#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数据指标

郭施亮:A股独角兽是不是被妖魔化了

来源:兰格钢铁|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从闪电过会,到接连上市,今年以来独角兽的发行上市速度确实非常快,出乎了市场的预期。从药明康德、工业富联,再到宁德时代,一家接一家的独角兽企业,不仅募资规模不低,而且其上市后的估…

从闪电过会,到接连上市,今年以来独角兽的发行上市速度确实非常快,出乎了市场的预期。从药明康德、工业富联,再到宁德时代,一家接一家的独角兽企业,不仅募资规模不低,而且其上市后的估值与市值并不便宜,更有甚者还远超过同行业的均值水平。

   如果按照《2017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的名单显示,属于真正意义上的超级独角兽企业,或许多达10家,而符合普通独角兽企业的名单,却多达164家,估值均在10亿美元以上。然而,如果这份名单中,有三分之一的独角兽企业满足A股上市的要求,那么这无疑给了A股市场不少的冲击压力。

   从万众期待,到争议不断,独角兽企业在A股投资者心目中的地位却骤然下降。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大家原本以为可以通过独角兽投资获得不错的投资机会,但因近期上市的独角兽企业估值与市值溢价率过高,而大大降低了市场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另一方面则在于部分独角兽在海外私有化退市后,不用几年时间,就轻松实现6倍左右的市值增幅,而独角兽加快回归上市,看似为投资者拓宽了投资渠道,但实际上却以高出数倍的成本投资独角兽企业,潜在的投资风险也骤然增加。

   确实,对于国内投资者而言,原本希望独角兽企业加快回归上市,并尽快享受到独角兽企业高速发展的成果。殊不知,因独角兽在A股市场的定价过高、募资需求过于旺盛,原本的好事,却瞬间变成了一场资本套现乃至圈钱的游戏,这难免也会让投资者对独角兽企业的投资热情骤然降温。

   随着CDR细则的正式出炉,A股市场为CDR试点企业的准入门槛,也作出了更加细化的完善要求。在实际情况下,虽然CDR细则中对独角兽企业的要求不低,但规则的灵活性也不低,且设立了科技创新咨询委员会,为独角兽企业的发行上市提供了有益的参考等。

   由此可见,随着CDR细则的落地,独角兽回归的通道得到了本质上的拓宽,这实际上也意味着独角兽企业有望加快回归至A股市场之中。那么,对于独角兽加快回归的预期,A股独角兽又是不是被市场“妖魔化”呢?

   引导新经济企业、核心高科技企业回归至A股市场,这本身符合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从某种意义分析,随着独角兽的加快回归,实际上有利于拓宽投资者的投资渠道,增加可供选择的投资品种,同时也为投资者享受独角兽企业高速发展成果创造出有利的条件。

   不过,当前的问题所在,莫过于这几点。

   其一、在定价与估值难度较大的当下,独角兽偏高的定价是否存在较大的定价套利,而投资者成为了高位接盘的主要对象。

   其二、CDR细则并未从根本上对独角兽企业后续的解禁减持问题作出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至于采取股份锁定、引入战略配售策略的部分独角兽企业,在股份锁定到期后,又将会如何安排后续解锁问题,却颇具未知数。

   其三、CDR细则落地是否意味着独角兽企业的批量上市,而独角兽批量上市实际上还是大幅增加了股票市场的扩容需求。

   其四、在新股发行市盈率红线、新股上市首日涨幅限制以及炒新热情不减的背景下,即使IPO仍处高速发行的状态,却仍未从根本上破除新股不败的神话,反而进一步加剧对其余多数上市公司股票的存量流动性分流速度。

   其五、对于独角兽的核准,监管却不对试点企业的盈利能力、投资价值等方面作出监管背书,而未来独角兽企业会不会存在业绩变脸的问题,却存在着不少的未知数。

   由此可见,在投资者看来,独角兽加快上市,实际上并未给他们带来企业高速成长下的发展成果,反而将会以高出数倍的成本才能够买到这些独角兽企业。与此同时,在独角兽加快IPO的过程中,实际上还是变相实现股市扩容,进一步增强股市的融资定位功能,这对于本以存量资金作为主导的股票市场而言,也确实是一个不少的冲击。

   实际上,并非独角兽企业有问题,也不是说A股独角兽已经被妖魔化,而是独角兽定价估值的不透明、后续减持要求的不明确等,却给了市场投资者带来了不少的心理包袱。与此同时,纵观164家入围的独角兽企业,实际上这类独角兽企业的基本面质地水平参差不齐,更有甚者还是打着金融科技的旗号,却做着变相营销的事情,而对于这类伪独角兽企业而言,一旦可以获得A股上市的准入门槛,恐怕只强调抽血的需求,而并非真正意义上体现在投资者的投资回报身上。

   对于部分曾远赴海外市场上市的独角兽企业,一方面已经享受到这些年来海外市场股票市值高速增长的过程,而美股九年大牛市行情,部分独角兽企业早已晋升成为巨无霸企业乃至千亿美元市值的巨头企业;另一方面则是这类定价与估值已经比较高企的巨头企业,却再以更高的定价与估值回归至A股市场之中,实际上对投资者而言,已经较难享受到企业高速发展的成果,而对于这类企业而言,更可能逐渐步入高度成熟的发展状态,而一旦其定价与估值过高,则直接透支掉未来数年的盈利预期。

   由此可见,对于独角兽回归A股上市,初期热炒恐怕不能避免,而对于投资者而言,要么通过新股中签享受独角兽的市场炒作利润,要么耐心等待独角兽价值回归之后,再行找到更安全、更合理的投资买点,这或许也是参与独角兽投资的理性策略。但,对于独角兽上市初期,仍不建议任性参与,而一旦被市场炒高的独角兽企业开始步入价值回归之路,恐怕投资者在短时间内也很难获得解套的机会。

上一篇:董登新:海南养老保险30年回顾与展望
下一篇:今日辟谣(2023年11月17日)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无

宏观经济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