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数据指标

中国经济或面临“不太软”着陆

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的数据,9月PMI为51.2%,环比回升0.3个百分点,显示中国制造业增长仍未放缓,经济增长减速仍在渐次展开之中。值得庆幸的是,新增出口订单指数由8月的48.3%大幅反…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的数据,9月PMI为51.2%,环比回升0.3个百分点,显示中国制造业增长仍未放缓,经济增长减速仍在渐次展开之中。值得庆幸的是,新增出口订单指数由8月的48.3%大幅反弹至50.9%,购进价格则下调至56.6%。笔者据此认为,尽管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硬着陆”的可能性仍然较低,但全球经济衰退及货币政策持续紧缩都将可能加剧经济下行风险。

由9月PMI数据显示,生产指数为52.7%,小幅增长0.4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略增0.2%至51.3%,与上月持平。这些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增速仍然平稳。其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成品、金属制品业等10个产业低于50%,烟草制品业、医药制造业、交通运输及设备制造业等9个产业的新订单指数仍达到50%以上,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位于50%。另从产品类型观察,中间品和生活消费品类企业高于50%,原材料与能源和生产用制成品类企业低于50%。总体而言,经济增速略有扩张,但放缓态势依然不变。

据此预计,尚未公布的9月其他主要经济数据也会呈现与PMI相同的特征。估计社会零售品总额9月同比或将增长17.2%,工业增速同比增长将达13.7%,都与上月持平;固定资产投资将比上月略减至24.8%,但不会明显放缓。

尽管诸多经济数据均显示未来几个季度经济增速仍将可能继续放缓,但笔者认为,即便未来外部环境继续恶化,中国政府仍有能力通过刺激投资来维持经济增长。至于经济增速下行的风险,预计三季度经济增速将从二季度的9.5%降至9.0%,第四季度经济增速则将可能放缓至8.6%。

9月PMI中购进价格指数从8月的57.2%降至56.6%,支持通胀压力正逐步放缓的判断。但分行业看,医药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达到60%以上,只有石油加工和炼焦业低于50%,又显示通胀压力仍然较大。

此外,9月食品价格增长较快。据商务部公布的周度数据预测,9月食品价格将可能增长13.2%,其中蔬菜、水果和鸡蛋价格增速较快,猪肉价格在中秋节前后仍上涨。如此看来,9月CPI同比增长仍将达到6%,估计今年通胀水平将落在5.5%左右的区间内。

9月新出口订单指数意外大幅回升,可能源之于受西方传统假期订单提前完成的季节性因素,鉴于当前欧美进口需求仍将持续下滑,势必将影响今年中国出口增速不断减缓。毕竟,在影响当前中国经济运行的诸多因素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全球经济前景恶化将导致中国出口增速进一步放缓。可以预期,9月中国出口增速可能从8月的24.4%降至20%,但进口将继续呈强劲增长态势,同比或增长25%。贸易顺差将继续回落至138亿美元左右,全年贸易顺差预计将在1600亿美元左右。尽管如此,笔者依然认为,人民币仍将维持稳步升值趋势,预计今年年末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升值至6.25。

当然,对未来货币政策是否会微调,也将成为影响中国经济运行的主要因素之一。从目前来看,中国势必会在高通胀与下半年全球经济前景恶化所导致的经济放缓之间寻找必要的平衡。虽然央行仍不敢轻易放松货币政策,但鉴于眼下国内外经济形势已发生巨变,紧缩政策的反方作用正逐步深化,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处于低位、欧美经济增长放缓等因素更加深了这一预期,同时国内房地产商及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还在继续恶化,这都使得进一步微调货币政策的必要性日趋突出。笔者预计,今年最后两个月的通胀、房价及出口增速等主要经济数据可能会有较大变化,或将迎来货币政策进一步微调的拐点,且以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为主要标志。

来源:上海证券报
延伸阅读
上一篇:世界经济再次进入衰退风险将加大
下一篇:今日辟谣(2023年11月17日)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中国经济 面临 不太

宏观经济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