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数据指标

今年新增贷款总量难超7.5万亿

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上半年,信贷较去年明显收紧。目前还难看到下半年出现货币政策转向的趋势,信贷收紧局面或将持续。

上半年,信贷较去年明显收紧。目前还难看到下半年出现货币政策转向的趋势,信贷收紧局面或将持续。

央行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人民币贷款增长3.53万亿元,同比少增4737亿元。尽管6月数据尚未公布,但受存款准备金调至历史高位、6月末日均存贷比考核等因素影响,6月信贷投放难以出现反弹。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报告认为,年内信贷将继续呈总体平稳、增长可控的总体态势。

从中长期看,货币政策转向宽松的可能性不大,信贷难以出现大幅反弹。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部务委员会副主席焦瑾璞认为,目前发达经济体通胀有所上升,新兴经济体通胀压力较大,通胀将成为下一步全球经济体共同面临的问题。如果未来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稳中趋降,货币政策将更需要关注通胀而非经济过热的风险,合理货币供应量水平应主要基于通胀走势来考虑。

今年以来,监管部门采取多项措施控制流动性,下半年,这些措施仍将对信贷增长产生强有力约束。

一是在大型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升至21.5%的历史高位后,货币乘数下降,理论上信贷增长已难以超过7.5万亿元。

二是前期为应对金融危机大量投放货币,不仅带来了通胀压力,也带来了未来可能爆发资产质量不良率升高等诸多风险。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此前呼吁,中国有条件也应尽快实施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建立逆周期市场运行和调节机制。在宏观方面,除运用货币供应量、利率等具有逆周期调节效果的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外,还引入了逆周期调节的创新手段,如建立逆周期的资本缓冲制度和动态损失准备制度等。在微观方面,主要侧重于加强金融监管改革,改进原有的资本协议、杠杆率、拨备计提等监管政策和工具,提高金融机构资本质量和资本充足率,建立与经济周期调节相适应的杠杆率要求,开展前瞻性拨备管理,推进会计制度、评级机构、衍生品交易和清算体系等的改革,加强对影子银行监管等。减缓顺周期影响,减少对经济波动影响。

银监会日前起草了资本充足率管理新规,大幅提高了资产计入风险权重的比例。某银行人士指出,现在监管机构已经对资本达标提出了具体的时间表,商业银行必须留有足够的时间缓冲,而按照新的资本标准计算,现在不少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岌岌可危。分析人士指出,在资本充足率的硬约束之下,银行不得不适度收紧信贷来调整资产风险权重。

来源:中国证券报
延伸阅读
上一篇:油荒平息难再现 电力缺口恐登高
下一篇:今日辟谣(2023年11月17日)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今年 新增 贷款

宏观经济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