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数据指标

攀钢“钢铁大脑”赋能“数智化”转型

来源:中国冶金报|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前不久,第二届冶金人工智能论坛在鞍钢集团举办。攀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敏在专题报告中分享了攀钢打造钢铁大脑,实现在线智能炼钢的故事。与会专家认为,攀钢钢铁大脑项目落地实践,…

前不久,第二届冶金人工智能论坛在鞍钢集团举办。攀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敏在专题报告中分享了攀钢打造“钢铁大脑”,实现在线智能炼钢的故事。与会专家认为,攀钢“钢铁大脑”项目落地实践,为人工智能进入传统钢铁行业起到了示范作用。

“钢铁大脑”是攀钢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试点项目。2018年5月份,攀钢率先在全国钢铁行业引入ET(极限科技)工业大脑,计划用人工智能炼钢降低生产成本,并启动实施了以降低炼钢钢铁料消耗、冷轧产品表面缺陷识别为代表的“钢铁大脑”项目。

两年来,攀钢强化顶层设计引领,发挥信息化管理部等职能部门的作用,汇聚西昌钢钒、积微物联、星云智联、阿里云四方力量,将AI(人工智能)、大数据、算法、云计算等新技术和传统钢铁行业深度结合,推动“钢铁大脑”智能模型在云端成功上线,取得了显著成效。

实现在线智能炼钢

加料、造渣、出渣……在西昌钢钒炼钢厂,每天都上演着钢花飞舞、炉火熊熊的场景,由此产生的数据和影像将被传送到阿里云端、现场电脑端及手机端。现场工人在工作电脑中输入云端传回的参数,就完成了脱硫工序操作。而在此前,他们只能用计算器手工计算。这是攀钢“钢铁大脑”在线智能炼钢的一个场景。

“钢铁大脑”究竟是什么“物种”?西部物联、积微物联副总经理,星云智联总经理陈源表示,通俗地讲,就是为庞大的钢铁“躯体”装上智能“大脑”,代替人脑指挥生产,通过数据采集、建模和算法,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和低效率情况的发生。然而,对于一个跨界合作项目来说,在毫无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要实现上述目标并非易事。“钢铁大脑”团队汇聚了数据、算法等新技术领域专家和现场技术人员,但受限于彼此工作的技术壁垒,在基础数据采集时遇到了诸多难题。

“采集数据不是简单地复制,而是把生产端的数据经过‘清洗’‘重建’,与现场实践经验有机汇集,才能为上层算法提供依据。”积微物联大数据中心工业大数据总监李早立表示,西昌钢钒生产环节中的设备、生产管控等相关数据,都需要经过“清洗”和基础模型建模才能使用。在项目负责人的强力推动和多个部门管理人员、技术员、操作工的支持下,积微物联完成了数据采集、提钒转炉炼钢模型搭建,实现了大屏可视化、零散报表集成等功能呈现。

截至目前,降低炼钢钢铁料消耗项目进展顺利,已搭建了脱硫工序大数据模型和精炼、连铸等10个大数据+机理模型,找到了炼钢工艺、物料消耗等的关键影响因子和最优参数。相关数据显示,采用该项目后,攀钢每生产1吨钢,可节约1公斤以上的钢铁料,加上合金投料成本节省,每年可降低炼钢成本1700万元。

智能判定板材表面缺陷

相较于降低炼钢钢铁料消耗项目,冷轧产品表面缺陷识别项目落地尤为艰难。因冷轧产品表面缺陷识别项目历史数据中,夹杂了人工修正判定现象,出现了人工干扰,导致该项目上线测试时,判定结果波动很大,不得不推翻重来。

人工干扰究竟会带来多大影响呢?项目团队组织质检员“背靠背”对同一钢卷表面质量缺陷进行判定。经过多次试验后,周敏感叹:“部分质检员判定水平确实很高,但仍有判定结果不稳定、不能持续的问题;部分质检员因对标准的理解差异和经验不足,判定结果波动较大。这种因人而导致的判定差异,正是产生质量异议,造成隐形成本的重要原因。”

实际上,同样的设备、同样的操作方法,产量、质量等指标却千差万别。说到底,与人的不确定性有关,这是整个钢铁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带钢表面质量缺陷检测的过程中,现场质检员在较短时间内识别出了带钢表面质量缺陷,并给出表面等级、主要缺陷和是否合格等判定。但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势必难以保证判定结果的稳定性。

为力求数据准确,很长一段时间,四方联合项目部成员天天守在现场,收集带钢表面质量的小缺陷、大缺陷、跨界缺陷,寻找质检员判定结果背后的原因,采集质检员判定的最佳方法,把经验转换为数据……在反复摸索中,冷轧产品表面缺陷识别项目于今年2月份正式上线,实现了智能辅助人工判钢和全自动判钢工作模式的功能,提升了判定准确率,降低了质检员劳动强度。该项目自上线以来,未发生一起表面质量异议。

持续打造最强“钢铁大脑”

9月12日,在外出差的西昌钢钒企管部信息化室主任工程师葛小波,在千里之外点开手机“钢铁大脑”App,查看当天西昌钢钒的炼钢实时状况,浏览炼钢关键经济技术指标……

实现远程监控,是攀钢“钢铁大脑”项目的一项成果,曾获评“2019年工业互联网App优秀解决方案”。“每一项成果的取得,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很多时候,‘石头’都没有,完全是强撑着游到河对岸。”当项目上线后,大家谈收获、谈感悟。有人开玩笑说,经过一年零六个月日碰头、周研究、月检查的艰苦攻关,周敏收获了两鬓斑白。周敏却认为,“钢铁大脑”项目带给他最大的收获是,看到了数据的价值;看到了各兄弟单位打破传统思维框架与认知局限,将自己多年的实战经验转换成大数据,在“钢铁大脑”中进行复制和传承的努力;看到了相关单位在基础数据采集方面的专业能力……

大数据、算法、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西昌钢钒落地开花,也吸引了同行企业前来取经。“学习大数据的目的是什么?现在有什么数据?如何运用数据实现企业管理目标?”取得一定成绩后,周敏并没有停止思考。他希望持续挖掘数据价值,消除数据孤岛,实施更多的智能制造转型升级项目。

延伸阅读
上一篇:永钢集团荣获江苏质量领域最高奖项
下一篇:鞍钢股份鲅鱼圈分公司炼焦部炼焦作业区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API handler does not exist

钢厂动态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