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指标

我国钢铁“走出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近年来,我国钢铁“走出去”主要体现在铁矿资源开发、海外建厂和钢材出口三个方面。  “走出去”现状  第一,资源开发。近年来,由于国内资源无法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国内企业加…

 ~近年来,我国钢铁“走出去”主要体现在铁矿资源开发、海外建厂和钢材出口三个方面。
  “走出去”现状
  第一,资源开发。近年来,由于国内资源无法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国内企业加大了“走出去”进行资源开发的步伐。据统计,2006-2014年中国各类企业海外铁矿权益投资累计超过250亿美元,参与了至少35个大型海外铁矿项目的勘探、设计和建设。
  截至2014年,中方涉矿项目探明和控制储量约为980亿吨,获得规划权益矿产能合计2.77亿吨左右,占参与项目成品矿总产能5.26亿吨的52.67%。2014年,中国海外权益矿产量7300万吨左右,仅占全年进口量的8%左右。而日本每年海外权益进口铁矿约7400万吨,占其全年进口铁矿量50%-60%,相比之下,中国差距巨大。
  第二,海外建厂。我国钢铁企业海外之路,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没有停止。我国钢铁海外投资项目的特点是:单独工序钢铁项目多,全流程项目少;海外钢铁冶炼项目多配套矿山资源开发;拟投资项目多,实施困难大,搁浅多。
  第三,钢材出口。2014年,我国出口钢材9378万吨,同比增长50%,创历年新高。2015年上半年,我国出口钢材5251.9万吨,同比增长27.87%,预计2015年我国出口钢材有望突破1亿吨。
  从出口目的区域来看,亚洲6318万吨,占67.4%;欧洲883万吨,占9.4%;北美洲719万吨,占7.7%;非洲691万吨,占7.4%;南美洲687万吨,占7.3%;大洋洲79万吨,占0.8%。
  从出口目的国来看,2014年我国出口钢材超过200万吨的国家13个,占出口总量的57.8%。韩国、越南、菲律宾、印度、泰国位列前五位,分别占出口量的13.8%、7.1%、5.1%、4.1%和3.9%。
  从出口品种来看,以板材、棒线材为主,其中:板材出口4367万吨,占46.6%;棒线材出口3086万吨,占32.9%;管材出口1006万吨,占10.7%;角型钢出口460万吨,占4.9%;其他钢材出口459万吨,占4.9%。
  “走出去”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企业“走出去”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具体问题如下:
  一是缺乏海外投资经验,对国外法律政策和投资环境了解不够。钢铁厂建设和矿产资源开发是一项持久、艰苦而科学的工作,切忌不顾主客观条件一哄而上,盲目投资。
  二是缺乏总体战略。我国企业“走出去”的积极性很高,但从全局看缺少统一规划,导致各企业多头对外,互不沟通,独立行动,不但影响中方形象,更使整体利益受损。
  三是控股欲望过强,片面追求独资或控股。中资企业追求对合作企业的“话语权”是必要的,但全部独资或绝对控股不仅加大投资成本,而且不利于分担风险。
  四是投资方式单一,仍以直接要素投入为主,资本运作较少。目前“走出去”主要方式是设立独资公司或合资公司,以资金、设备、原材料等直接要素投入为主,而兼并收购、控股境外企业等以资本运作方式为主的投资较少。
  五是高级人才缺乏,综合素质较低,缺少从事境外投资所必备的——既有专门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技能,又通晓国际商务惯例、国际营销知识和外语水平高的跨国经营高级管理人才。

上一篇:河钢集团石钢炼铁厂低硅冶炼显成效
下一篇:首钢股份拟定增110亿元加码主业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无

钢厂动态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