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数据指标

后收储时期需求主导棉价

来源:期货日报 |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3月30日USDA公布的美棉意向种植面积预测显示,2012/2013年度美棉意向种植面积约为1315.5万英亩,同比减11%,高于此前市场预计的1274万—1276万英亩,美国棉花种植面积的缩减幅度低于预期。在…

3月30日USDA公布的美棉意向种植面积预测显示,2012/2013年度美棉意向种植面积约为1315.5万英亩,同比减11%,高于此前市场预计的1274万—1276万英亩,美国棉花种植面积的缩减幅度低于预期。

在棉花消费没有好转之前,面积缩减及美棉区局部极度干旱等题材均不能成为实质性利多。当前全球棉花市场的核心问题仍是需求疲弱。2012年3月USDA供需报告显示,2011/2012年度全球棉花库存消费比为57.3%,高于2月份预计的55.4%,这是2001/2002年度以来的最高水平。

对补库需求不应抱太大希望

近期境外棉纱报价走低,拖累国内棉纱价格。3月下旬,普梳32S生产毛利率由2011年的3.5%下降至-3.3%,精梳40S毛利率由27.3%降至16.1%,中低端纺纱厂生产处于微亏的状态。纺纱厂利润状况不佳,对后市信心不足,对原料采购采取“随用随买”的策略。

2月末国内棉花商业库存量为343万吨,与前两个年度同期基本持平,高于2008年、2009年同期水平,但是工业库存量仅为85万吨,是近五年以来最低值,这足以说明当前棉花需求的疲弱。

尽管后期存在补库需求,下游消费仍有季节性回升的可能,但由于整个棉纺产业链运行不畅,不宜寄太大期望于统计意义上的“周期”,棉花需求的恢复还有赖于全球经济复苏。3月汇丰中国制造业PMI降至48.1的低点,低于2月份的49.6。欧元区3月份PMI制造业指数回落至47.7,低于预期的49.5,也低于2月份的49.0。尽管4月1日中国官方发布的PMI数据为53.1%,远好于市场预期,但纺织业的PMI与新订单指数均低于50%,棉花需求前景仍不乐观。

内外棉价差居高不下

除需求疲弱外,中国棉花市场面临的另一问题是居高不下的内外棉价差。3月上旬内外棉价差曾高达3166元/吨,3月下旬价差虽有回落,但仍达2500元/吨。国内棉花托市收储的同时,对棉花进口实施配额制度,是内外棉价差维持高位的主要原因。配额制度在抑制国外棉花冲击以及保护国内棉农利益方面作用重大,但内外棉价差的存在,使得我国众多外向型纺企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加之近年人工成本不断提高,传统纺织订单的流失以及纺织业出口订单指数的回落也就成为必然。

据了解,某纺企采购的M级1-1/8巴西棉提货价为19100元/吨(等级相当于国产棉328级)。3月底328级国产棉棉商报价大都在19800元/吨一线,而3月底保税区M级1-1/8巴西棉最新报价在105美分/磅左右(滑准税下折合人民币报价约17300元/吨),不计港口费用、运费等粗略计算,进口棉与地产棉差价将近2600元/吨。因此,目前多数纺织企业仍钟情进口棉,即使没有配额的小型企业,目前从贸易商手中购买的进口棉价格也比同等级国产棉便宜800元/吨左右。

棉花进口配额成市场焦点

2012年第一批棉花进口配额,除89.4万吨1%关税的配额外,还有110万吨滑准税配额,主要为加工贸易类。在国内300万吨的中高等级皮棉已进入国储的背景下,市场普遍认为政府将于4月份增发滑准税棉花进口配额,这将对国内棉花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此外,部分纺企在没有获得配额的情况下,转向寻求进口不受限制的棉纱,部分抵消了国内纺企的用棉量,市场对国内高价棉花的需求相应减少。2月份我国棉纱进口量创2003年以来单月新高,为12.35万吨,环比增长72.36%,同比增长122.37%。另外,国内棉花库容已经接近饱和,若2012年继续收储,则需提前腾挪库容。如若抛储,市场将又多一重压力。

总体来看,在全球棉花库存消费比创十年新高的大背景下,棉价的上涨空间有限,棉市难以出现大牛市行情。“后收储时期”国内棉价可能出现惯性下滑,对补库需求不应寄太大希望。内外棉(纱)价差居高不下,将抑制纺企对国内棉花的需求。如果4月份增发滑准税棉花进口配额的预期兑现,则国内棉价将再一次承压。

延伸阅读
上一篇:江铜铜工业产业化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下一篇:钢铁一季度陷行业性亏损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收储 时期 需求

钢厂动态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