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数据指标

本钢:从废墟上的“工业摇篮”到世界“钢铁巨舰”

来源:中国冶金报社|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1948年10月30日,辽沈战役的枪炮声结束了本溪饱经沧桑和蹂躏的历史。劫后余生的本钢工源厂区,残垣断壁、满目疮痍,已经没有一台能够转动的机器。当时一位日本留用人员说:“恢复生产谈何容…

 1948年10月30日,辽沈战役的枪炮声结束了本溪饱经沧桑和蹂躏的历史。劫后余生的本钢工源厂区,残垣断壁、满目疮痍,已经没有一台能够转动的机器。当时一位日本留用人员说:“恢复生产谈何容易,这需要美国的资金、设备,日本的技术和20年的时间,而现在你们一无所有,在这里种高粱吧!”

但本钢人决心自力更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恢复生产中。1949年7月4日下午,本钢第一炉铁水从二号高炉流出。自此,炼铁、炼焦、特钢、矿山等主要厂矿相继恢复生产,本钢人粉碎了日本人的预言。

1949年7月15日,中共中央东北局、东北行政委员会联合在本溪举行隆重的开工典礼。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为大会题词:“为工业中国而斗争”。那一天,在废墟上又新生了一个本钢。

回溯70年峥嵘岁月,本钢不断从波澜壮阔的伟大变革中汲取力量、发展壮大,从一个在废墟上新生的“钢铁工业摇篮”成长为今天向世界版图进军的“钢铁巨舰”,形成了资产规模1600亿元、年产能2000万吨、年销售收入超1000亿元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并将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续写新时代钢铁强国的无限荣光。


破冰前行  启动自我革命

本钢人的血脉里早已融入了改革的基因——40年前,改革开放初期,本钢坚定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20年前,本钢作为全国第一家实行劳动制度综合配套改革的特大型联合企业,打碎“铁饭碗”,破除“大锅饭”,建立了新型的科学劳动管理制度。在改革与创新面前,本钢人一直勇立潮头。

图为本钢集团一角

2017年,本钢集团开始精心筹划新一轮改革。2018年1月,第一阶段“四定”(定岗、定员、定责、定薪)工作开启了本钢自我革命的破冰之旅。

“在压缩2个管理层级的基础上,将原355个处级及以上机构压减至229个,削减比例达35.5%;打通干部能上能下通道,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削减15.03%、管理人员减少15%、生产厂矿管理业务人员比例降至8%以内(其中科级干部减少40%);同时建立起精干高效的集团管控体系,重叠、效能低、虚设的机构得到全面清理,释放了企业活力。”经过一年多的强力推进,本钢第一阶段“四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与此同时,领导干部末位淘汰、部门作风测评、领导干部问责追责等一系列配套改革举措,也逐步得到落实。

第一阶段“四定”工作的顺利推进,为本钢集团企业改革挺进深水区积累了经验。

“如果竞聘成功这个岗位,你对工作有什么规划?”经过15分钟的竞聘演说,竞聘板材热连轧厂某作业区级正职岗位的职工还要面对面试官的“刁难”。这是本钢目前正在推进的第二阶段“四定”工作的紧张场面。

从今年5月份开始,本钢“四定”工作第二阶段正式开启。重点工作是岗位竞聘,管理、业务、技术、高技能操作岗位人员“全体起立”后,将分7个轮次以自愿报名竞考的方式“找座位”,本钢为广大员工建立了公开竞聘的选人用人机制。目前,本钢所有单位和机关部门已经陆续按3个批次全面推动实施竞聘。

“要坚持规范合理、公开公平的原则,实现‘两个必须’,即必须有人落聘、薪酬待遇必须同步调整,确保本钢集团的顶层设计在基层得到较好贯彻执行。”针对第二阶段“四定”工作,本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继壮的话语斩钉截铁,掷地有声。

在“四定”工作全面推进的同时,集团层面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厂办大集体改革等企业体制机制改革工作也同步展开。一系列体制机制改革举措,犹如一阵东风激活了本钢集团企业深化改革的一池春水。

做强硬核 “百年老店”助力“中国制造”

翻开《本钢史画》,新中国的第一支枪、第一门炮、第一辆汽车、第一台汽轮发电机、第一艘万吨巨轮、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枚运载火箭,都采用了本钢优质的“人参铁”和特殊钢,本钢也被誉为“中国钢铁工业摇篮” “共和国功勋企业”。

70年来,本钢人通过技改升级,不断推进企业实现由量变到质变,实现了超千万吨产量和超千亿元量级收入的同步跨越,成为我国重要精品钢材生产基地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企业,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五”到“七五”期间,本钢人利用旧的初级工艺装备为共和国的建设和发展立下不朽的功勋。“八五”至“十三五”期间,本钢铁钢产能由200万吨逐级攀升至2000万吨。一大批具有时代特征、代表着行业领先技术水平的装备,使本钢完成了脱胎换骨式的改造。围绕矿山扩帮、高炉扩容、转炉自动化、1700轧机现代化改造,以及烧结、焦炉等落后工艺进行的一系列升级改造,让本钢结束了无连铸、无冷烧、无精炼、无冷轧、无铁水预处理的历史,并结出沉甸甸的果实:诞生了东北第一大高炉——本钢板材新一号高炉,当时(2009年)世界第一条最宽幅热连轧机组2300生产线,当今世界可轧制最高强度的2000兆帕高强钢的冷轧三号连退机组。

通红的钢锭送上2300mm热连轧生产线

如今,本钢坚持用硬核产品为自己代言,坚持在产品质量、研发体系、销售网络上做强硬核,提前谋篇布局,下好“先手棋”。

以产品质量为依托,全流程“精雕细琢”。每周三,对于本钢集团制造部部长林东来说,组织召开“销研产”质量例会都是“重头戏”。例会由本钢集团领导参加,销售系统、研发系统和生产系统各部门协调联动,围绕市场反馈、产品认证、新产品开发及生产质量运行情况,共同商讨解决存在的问题。同时,本钢以质量管理体系为中心,以方针目标管理为主线,以绩效考核为手段,重点采用“过程方法”和“PDCA”(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ion行动)的模式,应用六西格玛和QC(质量控制)改进的管理方法,使产品质量稳步提高。

加强研发体系建设,全力打造竞争优势。作为本钢技术研究院的负责人,黄健从研发体系建设上介绍了本钢做强硬核的具体举措。本钢着力构建“产学研用”产业链式科技创新平台,形成了着眼于钢铁前沿领先技术和未来产业链发展方向的超强研发体系。一方面,本钢夯实研发基础,先后成立了专家、博士后工作站,广泛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积极引进高精尖人才,加入科研团队;另一方面,坚持以科研打造“精品钢”的发展思路和模式,创造了本钢产品行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佳绩,更吸引了国内外顶尖钢铁企业、钢铁科研机构纷纷来到本钢取经。

在这一研发体系的支撑下,今年上半年,本钢成功开发新产品33项。其中,冷成型用淬火配分钢QP980填补了本钢在QP钢生产上的空白;镀锌双相钢DP980的成功试制,标志着本钢已经实现590兆帕~980兆帕级热镀锌双相钢的全覆盖;汽车用热轧酸洗板目前已经通过用户认证,成功替代进口产品;等等。

图为本钢产品

布局全球销售网络,做大海外“朋友圈”。近年来,本钢精准对接国家战略,由过去的“关门做产品”发展到现在的“开门做市场”,不断拓展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销售网络的布局,在香港分公司、韩国分公司、欧洲分公司的基础上,相继成立了美洲分公司和越南分公司。同时,以5个分公司为触角,本钢不断扩大辐射全球的销售网络。

“在布局全球的同时,我们进一步加强销售总部与分公司的协同互动,通过加快驻外销售分公司的销售节奏、强化与贸易商的合作、加大直供用户供货比例等方式,形成了本钢集团‘多条腿走路、多渠道开发市场’的新格局,推动本钢产品走出去的步伐。”国贸公司出口处相关负责人介绍。

截至6月底,国贸公司今年已与印度三大顶级管线钢生产企业签订了共7万余吨高级别石油管线钢的供应合同。今年上半年,本钢产品出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量合计69.17万吨,占本钢上半年出口数量的47%,进一步提升了本钢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通过全链条做强硬核的一系列举措,本钢牌产品远销欧洲、美洲、东南亚、西亚、东盟和中非等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仅再次擦亮了本钢这一“百年老店”的品牌形象,更成功为“中国制造”写下了生动注脚。

勇担使命 “钢铁力量”守护“山水之城”

上世纪70年代,本钢板材焦化厂飘出的味道一度成为该地区空气质量的“风向标”,这也是当时本钢生产条件的缩影。1976年,该厂硫酸尾气净化装置投入使用,成为本钢第一台环保设施。

从那时起,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企业发展中,就成为本钢人的使命和担当。

2008年底,曾为新中国奉献了3000多万吨优质“人参铁”的功勋高炉——一号、二号高炉“光荣退休”。这标志着本钢主动淘汰落后产能,从工艺流程上淘汰了落后的炼铁、炼钢、烧结、炼焦装备,几乎可以说淘汰了一个“老本钢”。

本钢规划部部长包明伟说:“本钢在攻坚克难中淘汰落后产能设备,改变的不仅是环境,还向环保、低耗绿色生产要出了效益。”“十二五”以来,本钢集团已先后在环保领域投入24.4亿元,全面完成“蓝天工程”“碧水工程”和“青山工程”共计95项省长、市长责任状项目治理任务,为本钢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力。

图为本钢冶炼车间

本钢还在保护环境、治理污染过程中,持续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2017年投产的板材发电厂的三电热电联产改造,每小时最大发电量达5万千瓦时,平均年节省标准煤9.13万吨。其配套的环保设施,使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污水、粉尘排放等环保指标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年减排烟尘566.96吨、二氧化硫3454吨、氮氧化物1398吨,对改善本溪市大气环境质量起到积极作用,具有明显的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

图为本钢一角

与此同时,本钢还向绿色智能化迈进。为了提升板材公司煤气利用效率,本钢将在板材厂区建设1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CCPP),预计这项技改总投资达10.6亿元;建设一套180兆瓦级CCPP发电站(自备电站),这套以大数据、智能控制为手段的发电站将于2020年底投入运行,建成后将充分回收利用煤气资源,明显提升本钢自发电率,降低生产成本。

意大利时间2019年3月23日上午,在中意两国领导人的共同见证下,本钢与上海电气集团同意大利安萨尔多能源集团共同签署了本钢CCPP发电工程项目的AE94.2K燃气轮机及合成气压缩机机组的采购协议。这是本钢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聚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精心谋划的第三轮大规模技术改造重点项目之一。该项目投产后,可提高富余煤气发电的利用效率,板材公司自发电率将提高10个百分点。

聚四方英才 为高质量发展构建“最强大脑”

7月14日早7时30分,本溪火车站迎来百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毕业生。他们分别毕业于中央财经大学、东北大学、吉林大学、江苏大学等高校。其中包括2名博士生,还有三分之一毕业生家住本溪,在外地读书毕业后选择回家乡到本钢就业。此前,本钢相关负责人在270天的时间里,分成4个招聘小组,奔赴50座城市、80所院校,为企业发展积蓄人才力量。这是本钢持续强化人才强企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图为本钢“迎新”现场

“最强大脑”是本钢产品实现个性化和自主型的“内部引擎”。近年来,本钢集团尤其重视人才的引进、关爱和培养,为高质量发展构建“最强大脑”。

首先,根据各类岗位人员分布实际,围绕本钢“十三五”规划发展战略和重点技改工程人力资源需求状况,细致研究存量,科学控制增量,强化政策宣传,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方式广泛吸引人才。针对学员的年龄结构和岗位结构特点,本钢开设了16门MBA工商管理主体培训课程,并精心设置了丰富的学习内容:从职业素养、党性教育到实践活动,从清华大学的高端充电到东北特钢的实地考察,从井冈山红色之旅到本钢主体工艺流程深度体验,培训内容既着眼高端视野,又紧密结合实际,在提升与实用相结合的培训方式上,做了一次次全新的尝试。

其次,为了解决大学生入职的后顾之忧,安心岗位,本钢大幅度提高全日制毕业生安家费待遇,并针对外地大学生出台婚后租房补贴政策。为助力大学生岗位成才,建立职业生涯跟踪制度,科学设计成长路径,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岗位竞聘、内部招聘等形式,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最后,为了汇聚英才,本钢打破招聘界限,符合招聘条件的往届毕业生也可以通过绿色通道参与应聘,通过全年、全天候的“常年招聘”形式,吸引全国各地优秀人才齐聚本钢。

本着扩大参与率、最广泛地吸纳人才的原则,本钢组织部还对岗位资格条件中的学历、年龄、工作经历等方面做出科学设置,同时坚持向生产(工作)一线倾斜,并适当放宽了职级准入“门槛”,具有一定资历的副科级岗位人员,均可报名参加公开竞聘。实干才有为,有为才有位。在这场用实力为自己证明的较量中,更多人体会到了竞争舞台的可贵之处。

◆  


回首70年,栉风沐雨,春华秋实,本钢始终以大国企的使命担当,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积极探索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做强硬核产品、发展绿色钢铁、汇聚高质量发展人才,真正做到了协调全面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添砖加瓦,为国富民强贡献力量。展望未来,本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谋发展、勇担当、促和谐,奋力谱写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企业集团的新篇章。


上一篇:严限产加强基建 十月钢市仍可期
下一篇:共建高质量钢铁生态圈 中国宝武与上期所达成“战略合作”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无

市场走势解析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