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指标

这帮行家里手,有多么神奇!

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在马钢南山矿有以全国劳模卜维平为代表的一批创新工作室,他们在各自的岗位消除设备隐患、解决疑难杂症、发明专利技术、确保安全高效运营等方面大显神通,仅今年前三季度就完成了179项攻关…

 在马钢南山矿有以全国劳模卜维平为代表的一批创新工作室,他们在各自的岗位消除设备隐患、解决疑难杂症、发明专利技术、确保安全高效运营等方面大显神通,仅今年前三季度就完成了179项攻关成果,直接创造和间接创造经济效益达1600万多元。

  从星星之火到燎原十里南山

  马钢南山矿职工创新工作室最早是高村铁矿电铲工段长、党支部书记卜维平发起创立的,创立之初10人左右,人气不旺,多数人都不看好,有人认为矿里、车间里有那么多工程师、技术员,他们去搞什么攻关、发明是瞎折腾。然而别人怀疑的目光和流言蜚语并没有影响卜维平的工作计划、工作节奏。面对高村采场环境恶劣,采掘设备劣化等诸多因素,使设备故障率高达70%,采场产能释放严重受到制约的不利局面。卜维平工作室团队立即义不容辞担当起攻关的重任,大家每天摸爬滚打在电铲上,一连辛辛苦苦几个月,也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失败是成功之母,信心比黄金还重要。”卜维平鼓励大家说道,看来总结经验和方法是我们寻求突破最好的途径。他的一席话顿时拨亮大家心头的灯火,于是大家立即召开了技术研究分析会。会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的十分激烈。经过不断的思想交锋、思想碰撞,终于形成了一套比较科学的攻关方案。这套方案主要对电铲电控系统采取了前瞻性的防控措施,将电铲电控系统的磁放大倍数下调,使电控系统反馈惯性趋缓,机械部分运转的平稳柔性上升,从技术上制约了电铲司机的非理性操作。打那以后,此项改革在采场所有电铲设备进行了推广,电气故障下降了45%,电气、机械故障总台时下降了60%。

  首功告成!卜维平和他的团队又开始了一项项技术攻关和攀登。在创新攻关路上,他们从制度入手,深入岗位实际进行调研,针对岗位操作、设备检修、班组管理等制定了16项113条管理考核制度,用执行力来约束和培养职工的标准化理念。通过创新工作室的引领,加强对先进岗位操作方法和岗位创新创效成果进行梳理、总结和推广,为高村采场在短短三年连续年产达到1700万吨历史新高和一举成为华东地区首屈一指的黑色金属露天矿山提供了有力的技术和管理支撑。

  工作室技术攻关是使命担当,工作室培养人才是神圣职责!为了技术不断层,为了后继有人,为了人才辈出,卜维平工作室首先从培养人的意识入手,打破“七分维护、三分修理”的传统检修、维护保养的旧观念,提出了“九分维护、一分修理”的新主张,目的是预防到位、分析判断准确,运用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思路,指导工作实践。

  培养人才方法很关键!为使职工在培训中听的懂、学的会,工作室结合工作实际,不断总结归纳提炼,利用业余时间编写培训教材。近年来,共编写职工教材14本,约60万字,既提高了自身的理论水平,又增强了培训教材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多年来,工作室多次为电铲司机初、中、高级工培训授课指导,让194名电铲司机取得了中、高级证书,其中18人已取得技师资格。同时,精心培养了13名岗位技术带头人,打造了国家二级创新工作室、安徽省“538”英才工程人选、马钢首席技师林震源、安徽省钳工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沈杨、12项国家专利发明人马守斌、马钢首席技师王本治等一批佼佼者。

  名师出高徒,名师自然了不起。近年来,卜维平创新工作室先后获得全国冶金矿山卜维平技能大师工作室、全国冶金矿山电铲实训示范基地、省、市劳模示范创新工作室、马钢矿山工匠基地和国家级卜维平技能大师工作室等称号。目前,卜维平创新工作室已发展成拥有145名采、运、选机械电气等复合型人才技能团队,覆盖十里南山。

  从拿下现场问题到征服行业和国家级示范项目

  自2012年卜维平创新工作室成立以来,他们拿下各种大小问题数不胜数,许多探讨与实践成为今天矿山生产应用的一大法宝。比如,用三年时间编印的一本电铲故障150例解析和13.6万多字的电铲司机培训教材;比如“卜维平电铲司机五字作业法”;比如“卜维平电铲司机快速点检法”,比如“卜维平挖坑填石防陷操作法”就让职工爱不释手,感觉非常适用。

  2013年3月,一项富有行业挑战的任务交给了卜维平工作室团队。公司要求他们对南山矿新购置的太原重工生产的WK—10C交流变频电铲完成组装并投入使用后,立即进行技术消化、技术合成。说真的这台大型新设备技术要求很高,许多技术控制、技术参数、技术要领,他们从没有预见过,根本谈不上有什么认知。为了尽快熟悉设备性能、掌握设备特性、了解设备构造,他们依靠马钢60多年电铲使用维护的经验,并结合厂家“设备维护保养手册”,为新电铲“量身定制”了更为详尽的电铲维护、操作保养以及岗位职工考核的规章制度。经过实际运用,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超越了厂家制定的保养制度,比国内同行业其他用户做得更规范、更科学,得到了太原重工的充分认可。事后,太原重工借鉴卜维平工作室制定的制度来进一步完善他们的设备保养制度手册,并在各大矿山进行推广。

  攻关有险阻,只要肯登攀。近年来,马钢高村项目上马。国家希望马钢使用国内冶金矿山运用皮带运输自动化连续生产工艺,解决好极贫矿资源的综合利用,因此将“国家级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的牌匾授予马钢。这个新工艺、新技术在马钢首次落地生根,让卜维平工作室人员顿感压力倍增,因为稍有不慎,不仅毁了马钢声誉,也砸了自己的牌子。

  为了让这个项目在马钢开花结果,他们在公司的大力支持下,从凹选、和选抽调7名技术骨干,远赴鞍钢齐大山、大孤山等兄弟矿山取经,并按照本矿实际制定了一系列设备维护保养、岗位操作规程、交接班、班组建设等规章制度,在实际生产运行中对员工进行实战培训指导,让他们尽快掌握新岗位、新工艺的基本技能。同时,工作室技能团队以现场问题为导向,着力开展修配改,逐一攻克了皮带跳停、跑偏、料仓口易堵等20多项生产难题,用半年时间使皮带运输自动化连续生产工艺达到每月50万吨的设计能力,年降本200多万元,为采矿新工艺高效建成并顺利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从单打独斗到采运选兵团联合作战

  近年来,在卜维平职工创新工作室的辐射引领下,马钢南山矿先后在采矿、选矿、运输、动力、汽修、尾矿、检修等单位,相继组建了11个职工创新工作室,构建了职工创新创效大舞台,极大地激发了广大职工的创造热潮和创新活力,形成了创新的“叠加效应”和“链式效应”。

  前三季度,各大师工作室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坚忍不拔的精神“扣准”了一个又一个攻关“蓝板”。

  卜维平创新工作室先后完成了WK—10C型电铲高压负荷开关隔离连杆创新、TR100矿用汽车排气系统改造、高村铁矿试验场架头皮带输送机漏斗衬板改造、WK—10C电动挖掘机电气柜改造、半连续生产工艺攻关等项目。

  孙玉林创新工作室在卜维平总室的带领下,成功实施了凹选主厂房污水改造、超细碎高压辊给料滑动门液压站改造、高频细筛改造、5号大井加药系统改造等项目。

  李善生创新工作室引导职工创造性工作,完成了数控等离子切割平台工艺优化、无噪液压铆钉铆接系统优化、电机车顶棚自动安全护栏改造等项目。

  这些项目有的大大减轻了职工劳动强度,有的有效提高了设备作业率,有的改善了环境质量,有的解决了水质污染,有的降低了噪音,有的节约了生产成本,有的替代了进口备件……可以说都是沉甸甸的果实。

  11个创新工作室的联合作战,有效解决了生产技术中的各种难题,不断掀起了职工创新创效热潮,构建了人人争当行家里手的浓厚氛围,呼唤出学好真本事,就能闯天下的最强音,打造和擦亮了南山技能创新和技能人才培养的特色品牌,有力推动了南山生产经营建设。

上一篇:陕煤化集团:利用动力煤期货 化解经营难题
下一篇:铁矿石荣景助澳元飙升,需求堪忧美油创十周新低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无

市场走势解析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