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数据指标

市场“寒冬”里,华菱衡钢忙“众创”

来源:中国钢铁新闻网|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管加工分厂计划员李秋芬的工作主要是通过电脑下达生产计划,她从没想过自己能当上项目经理。在全员创新的"热潮"中,李秋芬也"拉"起了一支项目团队。  降成本、压费用,5000多名员工启动的…

 管加工分厂计划员李秋芬的工作主要是通过电脑下达生产计划,她从没想过自己能当上项目经理。在全员创新的"热潮"中,李秋芬也"拉"起了一支项目团队。 

  降成本、压费用,5000多名员工启动的911个大小项目犹如烈火一样温暖了处在"寒冬"中的企业,源源不断地给企业生产经营注入新的活力。通过大力推行项目制,第3季度,华菱衡钢挖潜增效1.27亿元,相当于吨管成本降低400余元。 

  面对钢市"寒流",华菱钢铁今年提出,要通过项目制管理力促各项指标落地,通过全方位的对标,瞄准标杆,形成了以项目为支撑的多级降成本体系。 

  "每一位员工都是项目制的主角,让最熟悉现场的人来当好项目的指挥者和实施者。"今年7月份,在华菱衡钢创新项目专题会上,华菱衡钢董事长、总经理赵建辉强调,创新不是少数人的专利,创新成果不分大小,每一位员工都可以参与到创新项目中,只要能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效益就是值得嘉奖的英雄。 

  目前,该公司员工申报公司级项目30个,各二级部门申报项目达881个,其中,已结题或阶段性结题的项目共127个,形成了全方位、全覆盖的创新项目管理网络。 

  卸载观念枷锁 "独舞"变成"广场舞" 

  以往一提到创新,华菱衡钢很多员工往往会将其与"高大上"划等号,认为"这是技术专家的事""创新项目必须是大项目",并认为普通员工没资格参与创新,小改小革算不上创新。 

  这次则不同,员工们看到"英雄莫问出处,只要创效就是企业功臣"。公司将项目制打造成了一个开放平台,在时间、人员、标准上统统放开,一轮创新大潮就这样被掀起来。 

  华菱衡钢炼钢分厂全面推行"千人项目制",以一线员工(含外协人员)为侧重点,对能直接计算效益的项目,按创效额的1%~5%进行奖励;不能的则根据鉴定级别,一次性奖励1000元~20000元。这样的举措调动了员工的创新热情。截至10月下旬,炼钢分厂员工已申请立项140余项。 

  在日常工作中,前文提到的李秋芬发现,该厂主要加工成品套管,配套的接箍在子公司生产,由于一些客观原因,接箍加工数目总是略多余管体数目。如果按合同统计,每个合同产生的剩余接箍并不多,没有引起大家关注;而李秋芬统计得出,长年累月的库存接箍已经高达37295个,库存价值达数百万元。于是,她立即提出立项申请,并马上被分厂任命为项目经理,组织项目小组运作。通过共同努力,8月~9月份,小组共使用库存接箍5129个,为分厂创效100余万元。 

  由点及面,员工们打破了观念桎梏,迸发出创意的火花,项目制由原来少数人的"独舞"变成了全体衡钢人参加的"广场舞"。据华菱衡钢创新项目工作小组统计,在二级部门立项的精益生产778个项目中,由一线员工申报的项目有662个,占总数的85.09%。 

  夯实存活根基 "初生萌芽"变成"参天大树" 

  李英勇是华菱衡钢生产制造部的副经理,他的手机微信总是不时发出提示的震动声。因为需要生产制造部协调,很多项目小组的微信群都把他拉进了群。 

  在衡钢,为了及时通过工作群分享信息和沟通进度,上至中层管理人员下至一线员工,每个人都通过手机微信或QQ加入了项目群。这已经成为大家的一种习惯性行为。 

  唐文华是华菱衡钢炼铁分厂一名技术人员,负责降低高炉氮气消耗项目。前段时间,看到微信群里面的讨论,他总是高兴不起来,原因是他提出取消二均阀门和降低炉顶氮气用量的建议后,有人提出了反对的意见:高炉工长提出,如他所说,可能出现炉顶均压不到位而影响正常上料的情况,得不偿失;设备线提出,降低炉顶氮气用量,气密箱设备能否正常运行也有待论证;还有人认为,开炉到现在一直就这样,何必自找麻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唐文华算了一笔细账,按每日消耗氮气13万立方米计算,仅此一项,分厂每月支出就高达百万余元,如果能将高炉氮气每日用量控制在10万立方米以内,每月就可节约成本20万元以上。于是,他不顾反对意见,专心钻研项目。他长时间在炉顶摸查管道,终于找到了真正的难点所在:由于设备设计原因,一均阀门时常出现关不到位的情况,造成炉顶不规则的泄压,以致炉顶卡料现象频发。唐文华迅速找来技术人员着手改造,在设备系统人员的配合下,将一均阀门由三相改成两相,一举突破瓶颈,取消了二均阀门。改造后,设备运行平稳,实现了高炉每日氮气用量控制在10万立方米以内的目标。 

  降低氮气消耗只是高炉炉役后期稳产降耗这一课题分解出来的小项目,而高炉炉役后期稳产降耗又是冶炼系统成本优化这个公司级项目的子项目。目前,冶炼系统成本优化项目已经衍生出小项目200余个。同时,炼铁分厂7月~10月份共立项69项,已结题的28项实现收益500余万元。 

  通过层层分解,华菱衡钢让项目制从"初生萌芽"长成根深叶茂的"参天大树",每一个小项目犹如树叶和树枝,向树干这个大项目输送养分。 

  拆除利益藩篱 "单打独斗"变成"联盟作战" 

  华菱衡钢《降低辅助生产费用和能源转供成本》项目参与部门众多,包括企业管理部、生产制造部、财务部、各生产分厂和辅助单位、百达先锋等10余个部门。虽然牵涉范围广,但该项目进展迅速。从3月份实施以来至9月份,该项目已累计降低辅助费用和能源成本770万元。 

  降低高炉煤气放散率是该项目重点目标之一。项目组在攻关中采取了多种措施。生产制造部组织炉窑专家对生产分厂加热炉进行试验分析,将混合煤气热值固定在最经济的数值,并将混合煤气内部供应单价由以前的按配比定价调整为固定价格。可这一调整对能源分厂来说难以接受,因为这会让他们产生几十万元的收益缺口。 

  "这可不行!这样我们就亏大了!"一开始,能源分厂很不情愿接受调整。于是,项目经理朱红平及时做工作,向能源分厂负责人讲清道理:"整个项目是一盘棋,在项目中大家都是利益共同体,只有项目组成员不计较单个部门的得失,拆除各方之间的利益藩篱,完成项目目标,公司利益才有保证,大家也才能从中受益。" 

  最终,能源分厂接受了调整,并以此厘清了混合煤气的转供责任,使权责一致。 

  为提高煤气提纯系统原料气的使用量,能源分厂主动对煤气提纯设备进行改造,使提纯系统原料气进气量提高了10000立方米/小时。为了保证提纯系统正常运行,能源公司还与各单位建立了联络机制,修订了燃气生产协调机制,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当高炉生产波动时采用气柜在线运行的方式,保证提纯系统优先生产。 

  340分厂环行炉、管加工分厂热处理炉有其特殊性,采用天然气加热成本较经济。但为了降低煤气放散率,项目组通过沟通,说服两个分厂使用混合煤气加热。最终,两个分厂认识到"项目的目标就是公司的目标,为了实现目标我们应该不讲条件、不讲价钱,全力配合。"于是,两个分厂毅然决定采用混合煤气加热。 

  通过种种措施,煤气放散率由最高时的19.6%降到9月份的8.78%。 

  在以往,如果一项工作涉及这么多部门,推动起来肯定困难重重。因为涉及各方利益,难以平衡,各有各的"小算盘",不配合、不主动也就自然而然了。可是这一次,项目制让这些都改变了。因为,只有通过项目制集合各方力量,化解各方利益博弈,才能实现从"单打独斗"变为"联盟作战",才能聚集起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 

  及时激励员工 "创新基地"变成"创效源泉" 

  8月18日,华菱衡钢89分厂首批通过评审的15个精益项目刚刚出炉,华菱衡钢领导赵建辉、殷世清、肖东田第一时间来到该分厂亲自发放奖励。项目参与人员倍受鼓舞。 

  89分厂莫其元等人通过对主控楼中央空调实施自动化、智能化改造,实现节能运行,一个月下来节约用电1万余度,一年可节约电能17万度、创效10万元,他们因此获得分厂一次性奖励2000元。当天颁奖会上,莫其元从公司领导手中接过红包,脸上洋溢着被肯定的幸福和满足。 

  一散会,大家就围着获奖的员工,叫喊着要他们请客喝酒,热闹极了。 

  让员工从项目中尝到甜头,通过自身努力提高收入,是衡钢项目制的精髓之一。因减少机架倒角问题,保证了钢管质量,89分厂机加班员工此次也获得了奖励。该班班长杨旭东说:"干这个活需要耐心。现在有了项目激励,大家积极性更高了,哪怕减少一支问题钢管也是成效啊!" 

  为使广大员工真正成为项目的倡议者、实施者和受益者,华菱衡钢专门出台奖励办法,设立专项奖励,公司级项目月度业绩超过50%即可预提奖励,按月兑现;二级项目由公司工会和二级单位各发放50%奖励。8月份,《炉役后期高炉稳产降耗攻关》《钻杆管精益生产》《炼钢系统成本优化》《降管理和销售费用》4个公司级创新项目月度指标完成率超过50%以上,首获公司月度奖励,奖励金额从1.6万元~3万元不等。这一消息激发了更多员工参与项目制的热情,大家都说:"要想让自己的收入增加,就得好好运用自己的智慧,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公司创造更多的效益!" 

上一篇:看浦项如何进行“解决方案式”营销
下一篇:国内煤炭行业产能过剩需求受压制 被倒逼产业加快“供给侧改革”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无

市场走势解析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