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雾除尘技术在宝钢BSSF渣处理装置上的应用研究
来源:刘 茵,李永谦,肖永力 |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喷雾除尘技术在宝钢BSSF渣处理装置上的应用研究
刘 茵,李永谦,肖永力
(宝钢研究院,上海201900)
摘要:对宝钢BSSF钢渣处理装置排放尾气所挟带的粉尘进行了粒径分析,结合并应用湿法除尘机理实施了喷雾除尘净化方案。试验表明:常规喷嘴雾化除尘方案在液气比为0.79 L/m3时除尘效率波动较大,平均值仅能达到69%;当在烟囱内增设三道高效气雾两相流喷枪后,在液气比为0.84 L/m3时,除尘效率提高到94%,尾气中粉尘浓度低于40 mg/m3(干),达到了国家的排放标准。
关键词:渣处理;喷雾除尘;粒径分布;除尘效率
中图分类号:X703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8—0716(2009)03—0021—03
0 前 言
宝钢BSSF冶金渣处理技术是宝钢独有的炼钢熔渣处理新技术,它首次把炼钢熔渣传统的开放式、静态缓冷、先冷却后破碎处理工艺改写成密闭式、动态急冷、热态破碎处理工艺,不仅处理效率高,处理后的成品渣易于磁选分离和直接利用,而且过程中产生的含尘蒸汽通过烟囱集中排放,消除了传统渣处理工艺蒸汽弥漫、尘土飞扬的弊端。为响应节能减排号召,进一步减少粉尘排放,本文针对宝钢分公司二炼钢1#BSSF渣处理装置排放的尾气进行了喷雾除尘净化研究,以确定适合该工况条件的设备选型和工艺布置方式,为其他BSSF渣处理装置的技术改造和BSSF装置商业化工程的选配提供参考。
1 除尘方案的确定
布袋、塑烧板及电除尘器都是目前成熟可靠的高效除尘技术,可以保证50 mg/m3以下的排放指标。但缺点也明显:不仅投资和运行费用高、占地大,而且对现有工艺装备改动大,施工时需要停产且周期长,最重要的一点是该尾气含湿量大,所挟带的粉尘为钢渣的超细粉,性质与混凝土相类似,具有水硬性和胶(结)凝性,在布袋或塑烧板上可能易板结,造成清灰困难。喷雾除尘方案虽然没有实施的先例,其最终结果尚存在不确定性,但工艺简单、投资和运行费用低,不用改动现有设施,容易实施;可以先在l台装置上进行试验研究,一旦成功再移植到其他装置上,以节约资金和时间,达到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1.1现场工况条件
宝钢BSSF渣处理装置适应转炉炼钢的需要,实行间歇式作业,每处理1炉钢渣大约需要10~20 min,冷却10~15 min后处理下一炉。处理过程中尾气发生量2万~6万m3/h(干),温度68~110℃,含湿量13%~15%,气流速度为3~6 m/s(干),平均含尘浓度400mg/m3 (干)左右。
1.2尾气中粉尘粒径的分布
反映除尘技术性能的重要指标有除尘效率和分级效率,其中分级效率是指某一粒径(或粒径范围)的除尘效率,反映除尘效率和粉尘直径之间的关系。据文献报道[1]:在不同气速和不同液气比下,对于粒径大于10μm的粉尘,喷雾除尘的分级效率都接近100%;当液气比达到一定值时,大于2μm尘粒的分级效率也可达100%;从0.2μm到lμm,分级效率随粒径的增加而急速上升。所以在实施高效喷雾除尘方案前需要先分析出粉尘粒径的分布,尤其是1μm以下粉尘所占的比例,以确定是否适合喷雾除尘工艺。
宝钢BSSF渣处理装置排放尾气含尘粒径的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基本上呈正态分布。处理后的数据汇总在表1中,可以明显看出:小于lμm的粉尘所占的比重尚不到总量的4%;l~2μm的约占9%左右,2μm以上者占87%,其中大于10μm的占到56%。粉尘粒径的这种分布基本符合喷雾除尘技术对粉尘粒径的要求,因此只要选用恰当的喷雾除尘工艺参数,使得大于2μm以上的粉尘的分级效率达到100%,即可以实现87%的总除尘效率。按照平均含尘浓度400mg/m3(干)计算,除尘后的理论排放浓度约小于52 mg/m3(干),符合国家环保法规规定的大气颗粒物排放浓度的要求。
试验过程分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只在烟道内安装了喷嘴雾化除尘系统,即在尘发点附近的烟道部位,沿气流方向分别设置了一道环形的水喷嘴和一道环形气水喷嘴(见图2),保证喷射面完全覆盖气流截面,并均逆气体方向喷淋,以便增加水雾与粉尘的惯性碰撞效率,提高捕集大颗粒粉尘的效果,并适当冷却烟气,设计液气比为0.80 L/m3。
第二阶段在保证烟道内喷嘴正常工作外,在烟道和烟囱中分别增设了1根和2根气雾两相流喷枪,喷枪的喷头都分别位于烟道或烟囱中心,一顺两逆喷射,用于尾气中水雾微滴的长大、融并和冷却,总的液气比为0.9 L/m3。具体工艺参数列于表2。
3 结果与讨论
相对于传统的开放式冶金渣处理工艺,BSSF渣处理工艺已经消除了操作现场尘雾飞扬的环境问题,但在增设专用的除尘设备前,其排放尾气的粉尘浓度仍然达413 mg/m3(干)(波动范围185~769mg/m 3 (干)),远远超出100 mg/m3 (干)的宝钢排放标准,这也从侧面印证了传统开放式渣处理工艺对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当1300℃左右的高温熔渣在被快速水淬时要产生大量的低温蒸汽,因挟带而扬尘是不可避免的。在BSSF渣处理装置作业过程中,由于熔渣的渣性(组成、温度)不一、控制进渣速度的人为因素影响大,所以尾气粉尘浓度的波动比较大,如图3所示。
当在烟道内增设常规雾化喷嘴,在平均液气比为0.79 L/m3的条件下进行喷雾除尘,降尘效果明显,除尘后的排放浓度见图4中的“喷嘴”系列,但波动很大,效果好时可以达到53 mg/m3(干),差时仍有287mg/m3(干),均值在128 mg/m3(干)左右,除尘效率仅有69%,相当于仅仅捕集了粒径大于6μm的粉尘颗粒。说明常规水喷嘴的雾化效果较差,所喷出的雾滴直径大、密度小,单位时间内与尘粒碰撞接触的概率较小,捕集尘粒的效率低下。
当在烟囱上安装气雾两相流喷枪后,平均液气比仅增加到0.84 L/m3,但除尘效率一下子从69%提升到94,波动范围也明显收窄,排放浓度被有效地控制在40 mg/m3(干)以下(均值26 mg/m3 (干))。结合测得的粉尘粒径分布和文献报道[1]可知,本除尘方案的配置不仅可以将大于10μm的粉尘全部捕集下来,就连10μm以下的粉尘捕集效率也达到86%,相当于捕集了粒径大于1.5μm的所有粉尘颗粒,基本上达到干式除尘的效果。
另外,从图4中的两组数据分布中可以看出,液气比的波动相当大,可能是由于渣的种类、进渣速度、处理时的冷却工艺等参数的不同,导致处理时产生的烟气量也不尽相同。但由于现场无烟气量自动检测装置,未进行烟气量和喷雾系统的连锁,而喷水量和压缩空气量相对比较稳定,所以造成这种结果。
试验过程中也遇到过喷嘴和喷枪被堵现象,导致喷水量大幅度下降,经过人工处理后才恢复到原有状态。经过分析,可能是尾气湿度大、粉尘粒径细小且浓度较高,一旦除尘系统与渣处理操作不同步,BSSF渣处理设备运行而喷雾除尘系统停止,粉尘就很容易在喷孔部位沉积、板结,轻则喷孔减小,重则喷头堵塞,严重影响雾化效果和除尘效率。鉴于此,一旦喷雾除尘系统投入运行,就必须加强标准化操作,确保每处理一炉钢渣都使用喷雾除尘系统;另外,最好通过旁路气体为喷枪和喷嘴提供少量的不间断气体,保证喷头内一直处于正压状态,避免粉尘侵入并堵塞喷孔。
4 结论
(1)BSSF渣处理装置排放尾气的粉尘是微米级的尘粒,10~600μm的粉尘超过一半,2~10μm的约占31%,小于1μm者不足4%,这种粒径分布较适合喷雾除尘技术。
(2)常规的水喷嘴能起到一定的抑尘作用,但效果较差,在平均液气比0.79 L/m3时除尘效率只达到69%左右。
(3)在烟囱部位安装适量的气雾两相流喷枪,协同常规的水喷嘴在平均液气比0.84 L/m3时,除尘效率可达94%,尾气粉尘浓度被控制在40 mg/m3(干)以下。
参考文献
[1] 刘社育,蒋仲安,金龙哲,等.湿式除尘器除尘机理的理论分析[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98,27(1):47—50.
- [腾讯]
- 关键字: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