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包钢烧结矿固体燃耗技术攻关
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段祥光 贾 永 曹立刚 【摘 要】本文结合国内外先进的烧结节能技术,分析了包钢烧结工序能耗结构及工序能耗较高的原因,介绍了在降低工序能耗方面所采取的主要新工艺,新技术。通过…
段祥光 贾 永 曹立刚
【摘 要】本文结合国内外先进的烧结节能技术,分析了包钢烧结工序能耗结构及工序能耗较高的原因,介绍了在降低工序能耗方面所采取的主要新工艺,新技术。通过改善燃料粒度,提高烧结料层厚度,降低烧结矿FeO含量,稳定烧结矿化学组成,使包钢烧结矿固体燃耗显著下降。
【关键词】烧结 固体燃耗 工艺参数 措施
1.前言
烧结工序能耗约占钢铁生产总能耗的10%,仅次于炼铁,是钢铁生产的第二能耗大户[1]。烧结工序能耗成为吨钢成本中重要组成部分,而我国目前烧结工序能耗较国外先进水平平均高出约20kgce/t,且国内各厂之间的差距也较大。烧结节能潜力巨大,降低烧结工序能耗,对降低钢铁生产的吨钢能耗,节约生产成本,具有深远的意义。
烧结工序能耗包括固体燃料消耗、电力消耗、点火煤气消耗、动力(压缩空气、蒸汽、水等)消耗,其中,固体燃耗占到75%左右。因此降低烧结固体燃耗成为烧结降工序能耗的主攻方向。
包钢由于白云鄂博特殊矿的原因,烧结固体燃耗较其它企业偏高,包钢为此进行了多年的技术攻关,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为进一步降低烧结固体燃耗,改善烧结矿质量,包钢炼铁厂近些年进行了全面技术攻关。
2.包钢烧结工序能耗结构分析
2.1 包钢烧结工序能能耗结构
图1 包钢炼铁厂工序能耗结构
如图1所示包钢烧结工序能耗主要由四部分构成:固体燃耗、电、煤气和低压蒸气,其中固体燃耗占到81.74%。
2.2 包钢与其它钢铁企业工序能耗结构对比
表1 包钢与其它钢铁企业工序能耗结构对比
|
宝钢 |
鞍钢 |
武钢 |
包钢 |
工序能耗kgce/t |
59.62 |
55.32 |
53.92 |
66.52 |
固体燃耗kgce/t |
45.72 |
37.65 |
37.30 |
54.37 |
固体燃耗/工序能耗 |
0.767 |
0.681 |
0.692 |
0.817 |
就表1中数据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3.降低烧结固体燃耗主要技术措施
3.1 提高燃料粒度合格率,改善燃料粒度组成
在烧结生产过程中,固体燃料的燃烧反应为混合料生成烧结矿提供了充足的能量,对烧结矿的产量、质量、能耗以及环保产生显著影响[2]。众所周知,固体燃料的燃烧属于气——固反应,受扩散过程控制。因此,烧结燃料的燃烧速度及燃烧层的厚度与燃料粒径、气流速度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焦粉粒度偏小,小颗粒的燃料易被气流抽走,燃烧速度过快,产生的液相量不足,最终导致返矿量增加,能耗增加;同时燃料粒度过细时,燃烧速度与传热速度将不同步,高温时间短,使成品率显著下降,固体燃耗亦上升。相反,焦粉粒度粒度过粗,在烧结料中分布不均匀,易造成热量分布不均匀,燃烧不完全,造成烧结矿质量差,导致成品率下降,返矿量增加,固体燃耗势必增加。因此,探讨在同一原料结构下,燃料粒度对固体燃耗的影响意义重大。在包钢原料及工艺条件下,焦粉粒度
表2 原四辊和液压四辊相关参数对比
|
直径 (㎜) |
长度 (㎜) |
厚度 (㎜) |
进料尺寸(㎜) |
出料尺寸(㎜) |
出量 (t/h.台) |
普通四辊 |
900 |
700 |
110 |
0-25 |
0-5 |
20-40 |
液压四辊 |
1200 |
900 |
110 |
0-30 |
0-4 |
50-55 |
筛分筛网由普通筛网改为不锈钢筛网,延长了筛网使用寿命,由原来每周更换两次延长到40天更换一次,提高筛分效率。
通过以上技术改造,燃料破碎粒度合格率明显提高,其前后对比结果见图3。
通过对破碎系统及筛分系统改进优化,供烧结的燃料粒度组成及合格率明显改善、提高,2006年合格率为85.49%,2007年和2008年分别达到97.39%和98.22%。2006年
3.2 优化工艺参数
厚料层烧结不仅使热利用率提高,燃料消耗相应降低,而且因烧结过程自动蓄热量增加,高温保持时间延长,表层返矿量相对降低,减少了烧结过程不均匀带来的影响,使烧结矿的结构均匀,质量提高,成品率和转鼓提高,固体燃耗和烧结矿FeO降低。料层厚度越高,烧结固体燃耗愈低。我国主要钢铁企业烧结生产统计表明烧结料层每提高
根据包钢四个烧结车间设备状况及实际生产情况,分别采取了提高台车挡板,降低底料厚度等不同措施,以提高烧结有效料层厚度。
四烧车间1#、2#烧结机,二烧车间1#、2#、3#、4#烧结机,一烧2#烧结机料层提高到
一烧车间底料由
图4 烧结机料层厚度变化
烧结矿FeO含量是烧结生产和高炉冶炼的重要质量指标之一。以往的研究表明,烧结矿FeO含量与烧结过程配碳量呈强正相关关系,与烧结矿的还原度和低温还原粉化指数密切相关。降低烧结矿FeO含量有利于降低烧结能耗,改善烧结矿的还原性,降低高炉冶炼焦比[3]。生产实践表明:烧结矿FeO含量降低1%,烧结固体燃耗降低
如图5所示,2006年包钢烧结矿FeO含量8.52%,2007年和2008年分别降低至8.14%和7.94%,而FeO合格率由2006年的97.68%,分别提高到2007年和2008年的98.41%和99.79%。
3.3 提高烧结矿碱度合格率及稳定率
返矿主要来源于台车表层,两侧,底部等部位,返矿量的增加主要是烧结过程波动造成的,其结果是烧结矿产量的降低,燃耗上升。因此稳定烧结生产是降低返矿量,降低燃耗的主要措施之一。
首先在混匀料场的配料室增设电子皮带秤,并定期对电子称进行校正或整改,标定给料圆盘的下料量,达到配料有效计量。其次合理处理原料场平铺堆料的端部料。端部料理化性能波动大,采取端部料返回一次料场,有利于混匀混料。第三采用block堆料法,堆料层数不低于420层。
配料室圆盘给料机存在下料量不均的问题,尤其是焦粉、白灰、白云石、冷返矿等用量低但要求准确度较高的料种,波动较大。为减少生产波动,提高配料准确性,将焦粉、灰石等的园盘给料机改为拉式皮带,混匀料园盘给料机改为宽带给料机,提高下料准确度。
稳定烧结上料量,正常生产1#、2#烧结机上料量稳定在

4.包钢烧结固体燃耗对标分析
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攻关,强化管理,狠抓操作,包钢炼铁厂烧结矿的固体燃耗指标有了明显进步,具体数据见图6。
4.1 包钢烧结固体燃耗指标进步

图6 烧结固体燃耗变化趋势
与2006年相比,2007年和2008年1-10月烧结矿固体燃耗分别降低了
4.2 包钢与其它钢铁企业能耗对指标比
表3 包钢与其它钢铁企业工序能耗结构对比(2008年10月数据)
|
鞍钢 ( |
本钢 ( |
莱钢 ( |
唐钢( |
柳钢( |
包钢 |
包钢 排名 |
工序能耗kgce/t |
56.47 |
64.00 |
55.00 |
54.00 |
52.20 |
|
|
固体燃耗kgce/t |
49.00 |
|
50.07 |
46.10 |
40.43 |
48.66 |
3 |
FeO(%) |
8.19 |
8.88 |
8.39 |
9.27 |
7.26 |
7.94 |
2 |
料层(mm) |
650 |
665 |
750 |
597 |
700 |
630/700 |
2 |
注:为保证对比的合理对等,选取了全国所有
由于包钢在原燃料管理上的特别之处,包钢烧结固体燃耗较实际值偏高很多。其一,干馏煤的报表数据包含10%的水分,造成固体燃耗报表数据高于实际值;其二,报表中固体燃耗数据包括烧结强化剂,同样使其高于实际值。
5.结论
5.1 通过对破碎系统及筛分系统改进优化,供烧结的燃料粒度组成及合格率明显改善、提高,焦粉
5.2 通过提高料层,降低底料厚度,稳定烧结生产等系列攻关, 烧结矿FeO降低至7.94%,FeO合格率提高到99.79%,烧结矿碱度合格率及稳定率分别提高到96.75%和93.00%。
5.3 与2006年相比,2007年和2008年1-10月烧结矿固体燃耗分别降低了
5.4 烧结固体燃耗的降低不仅可以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可以减少CO2 及SO2等有害气体的排放。
参考文献
1.张军红等,烧结过程降低烧结固体燃耗途径的探讨[J],冶金能源,2002,(1):21。
2.吴忠军,烧结工艺操作参数对固体燃耗的影响[J],河北冶金,2007,(6):22。
延伸阅读
- 上一篇:改善烧结矿粒度的生产实践 下一篇:褐铁矿在烧结配矿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