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指标

杭钢烧结优化配矿技术的研究

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1.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2.杭州钢铁集团公司 浙江310022) 摘 要 本文对杭钢常用铁矿粉的同化性、液相流动性、粘结相自身强度、铁酸钙生成特性、连晶固结…


(1.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2.杭州钢铁集团公司  浙江310022)
    本文对杭钢常用铁矿粉的同化性、液相流动性、粘结相自身强度、铁酸钙生成特性、连晶固结强度等高温烧结特性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各种铁矿粉的合理使用原则。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四组烧结优化配矿方案,并进行了烧结杯试验,均获得了良好的烧结效果,验证了基于铁矿粉高温特性的烧结优化配矿方法的可行性,为杭钢充分利用既有的铁矿粉资源、改善烧结矿质量提供了良好的对策。
关键词  铁矿粉,烧结,高温特性,优化配矿
引言
    长期以来,在烧结配矿时,人们基本上都是根据铁矿粉的化学成分以及物理性能来选择铁矿粉种类,然后通过烧结杯试验来验证,并选出合理的烧结原料结构来组织生产[12]。这种方法对烧结生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不利于烧结生产的高效化管理以及烧结矿质量的正确预测[3]
    不同的铁矿粉具有不同的烧结特性,这一点已经从生产实践中得到了具体的体现。即使是同一铁矿粉公司的矿粉,虽然其化学成分很接近,但其烧结特性仍可能存在明显不同,因而生产出的烧结矿的质量也有差异。因此,通过研究烧结所用的铁矿粉的高温特性来指导配矿,从而改善烧结矿的冶金性能、提高烧结矿品位,进而提高高炉生产率、降低焦耗、节省成本,是钢铁企业非常注重的技术新方向。
    本文通过对杭钢常用的铁矿粉的烧结高温特性及其互补特性的研究,探讨了这些铁矿粉的合理使用原则,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烧结优化配矿方案,并通过烧结杯试验进行了验证,为杭钢优化烧结原料结构、改善烧结矿质量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对策。
2  杭钢烧结常用铁矿粉的化学成分
    杭钢烧结常用铁矿粉的化学成分见表1。铁矿粉S—ES—I的含铁品位很高,均在66.5%以上,烧损含量很低,仅为0.01%,但S—EAl2O3含量相对较高;S—AS—H的含铁品位很低,均小于60.1%,且S—A的烧损含量很高而S—HAl2O3含量很高;其它铁矿粉的含铁品位均在61.5%—63.7%之间,A12O3含量也较高。在烧结配矿中,应根据各种铁矿粉不同的铁品位、SiO2含量和A12O3含量等进行优化搭配,以获得合适的烧结矿化学成分。


3  杭钢常用铁矿粉的烧结高温特性研究
    铁矿粉的烧结高温特性,又称“铁矿粉的烧结基础特性”,是指铁矿粉在烧结过程中呈现出的高温物理化学性质,它反映了铁矿粉的烧结行为和作用,主要包括:同化性、液相流动性、粘结相自身强度、铁酸钙生成特性、连晶固结强度等[4]。近年来国内外基于这一新概念的烧结优化配矿实践结果表明,掌握铁矿粉的烧结高温特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应用这一新概念,针对杭钢烧结常用铁矿粉进行烧结基础特性的实验测定,以把握它们的烧结高温特性,明确它们的互补原则,从而指导烧结优化配矿。
    铁矿粉的烧结基础特性的测定方法及检测设备等,可参考文献49,由于篇幅所限,此处不再给出。
31  同化性
    同化性是指铁矿粉在烧结过程中与熔剂反应而生成液相的能力,可以采用测定其最低同化温度的方法予以评价,铁矿粉的最低同化温度高,则其同化性低[45]。一般而言,同化性高的铁矿粉,在烧结过程中容易生成液相,但过高的同化性会影响烧结料层的热态透气性,故要求铁矿粉的同化性适宜。本文测定的各种铁矿粉的最低同化温度结果示于图1


    由图1可见,S—G具有很高的最低同化温度,1300上,说明其同化性很低;相反,S—AS—BS—CS—DS—ES—G的最低同化温度仅在12001250之间,同化性很高;S—HS—I的最低同化温度在1250 1300 之间,同化性居中。各种铁矿粉的同化性存在明显差异,说明它们在烧结过程中形成液相的能力有别,在烧结配矿中,应该采取同化性互补原则,即同化性过高和过低的铁矿粉搭配使用,互相弥补,以使在烧结过程中获得适宜的同化性能,为烧结混合料的固结提供适宜的粘结相。

32液相流动性

         液相流动性是指铁矿粉在烧结过程中生成的液相的流动能力,可以采用测定其流动性指数的方法予以评价[46]。一般而言,液相流动性大的铁矿粉,其粘结周围的物料的范围也较大,但液相流动性也不能过大,否则对周围物料的粘结层厚度会变薄,烧结矿易形成薄壁大孔结构,使烧结矿整体变脆,强度降低。由此可见,适宜的液相流动性才是确保烧结矿有效固结的基础。本文测定的1280°C下各种铁矿粉的烧结液相流动性指数的结果示于图2


          由图2可见,S—HS—GS—AS—F的液相流动性指数较大,均在1.5以上,尤其是S—H,其液相流动性指数达到了4.976S—BS—CS—DS—E的液相流动性指数较小,均在1以下;而S—I的液相流动性指数居中,在1—1.5之间。在烧结过程中,应当将液相流动性大小不同的铁矿粉搭配使用,以获得液相流动性适宜的烧结氛围。

33粘结相自身强度

           粘结相自身强度是指铁矿粉生成的固结未熔烧结料的液相冷凝后(形成粘结相)的自身强度。确保烧结固结强度需要足够的粘结相,而粘结相自身强度亦是其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可以通过测定试样的抗压强度予以评价[47]。一般而言,使用粘结相自身强度高的铁矿粉,有助于提高烧结矿的固结强度。本文测定的各种铁矿粉的粘结相自身强度结果(R2=2.0)示于图3


           由图3所示,二元碱度为2.0时,各种铁矿粉粘结相自身强度差别较大,其中S—E粘结相自身强度为最高,达993N;而S—FS—B的粘结相自身强度均很低,为106N148N;其它铁矿粉的粘结相自身强度均在300N—600N之间。在烧结生产中,铁矿粉的粘结相自身强度越高越好。因此,为了抑制粘结相强度的降低而影响烧结矿的固结强度,需要根据各铁矿粉的粘结相自身强度特性调整烧结原料的配比。

34铁酸钙生成特性

            铁酸钙生成特性是指铁矿粉在烧结过程中生成复合铁酸钙矿物的能力,可以采用岩矿相分析方法予以评价[48]。一般而言,使用铁酸钙生成性能优良的铁矿粉,可以增加烧结矿中复合铁酸钙矿物的含量,从而有助于改善烧结矿的强度和还原性。图4给出了各种铁矿粉的铁酸钙生成量测定结果。


            由图4可见,各种铁矿粉的SFCA生成数量各不相同,且存在明显的差别。五种产自国外的铁矿粉S—AS—BS—CS—DS—E具有优良的铁酸钙生成特性,而铁矿粉S—FS—GS—HS—I的铁酸钙生成能力明显较低。可推断在其它烧结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含有前者的配矿方案更易获得较多的SFCA粘结相,而含有后者的方案则不利于获得较多的SFCA粘结相。

35连晶固结强度

            连晶固结强度是指铁矿粉在造块过程中靠铁矿物晶体再结晶长大而形成固相固结的能力,可以通过测定纯铁矿粉试样高温焙烧后的抗压强度予以评价[49]。虽然连晶固结不是烧结成矿的主要机理,但铁矿粉自身产生连晶的能力也是影响烧结矿强度的一个因素。因此,有必要对铁矿粉的连晶固结强度进行研究。本文测定的各种铁矿粉的连晶强度结果示于图5


           由图5可知,各种铁矿粉的连晶固结强度的差别仍很明显,S—GS—ES—HS—I等四种铁矿粉的连晶固结强度较高,其中S—G的连晶固结强度相对最高,达1331N;其它铁矿粉的连晶固结强度均较低,尤其是S—F的连晶固结强度仅为110N。烧结过程中,铁矿粉的连晶固结是对烧结矿液相粘结的一个有益的补充,因而可以作为铁矿粉烧结优化配矿的参考,铁矿粉的连晶固结强度越高越有利,但要优先考虑其它几种特性。

4  烧结优化配矿研究

41配矿原则及设计

            从以上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各种铁矿粉的烧结基础特性有显著的不同。基于铁矿粉高温特性及其互补原理的烧结优化配矿方法,就是在掌握铁矿粉的烧结高温特性的基础上,运用铁矿粉之间互补性规律,进行铁矿粉种类的优选和组合。该方法要求遵循的一般配矿原则是:同化性高的铁矿粉与同化性低的铁矿粉搭配使用;液相流动性指数小的铁矿粉与液相流动性指数大的铁矿粉搭配使用;尽量多用粘结相自身强度高、铁酸钙生成能力强以及连晶强度高的铁矿粉。使烧结混合矿粉具有适宜的同化性、液相流动性,较高的粘结相自身强度、连晶强度以及较强的铁酸钙生成能力。

           根据上述的配矿原则,对杭钢常用的9种铁矿粉设计了4组烧结优化配矿方案,如表2所列。其中基准方案为目前杭钢烧结生产所使用的配矿方案。


42烧结杯试验结果

           根据表2的优化配矿方案,进行烧结杯试验测试。5组配矿方案的烧结杯试验结果列于表3


           由表3可知,4组优化配矿方案的烧结杯试验结果均好于基准方案,且效果明显。4组优化配矿方案的烧结杯各项指标均良好,烧结成品率均在65.8%以上,转鼓强度均在60.8%以上,烧结固体燃耗均小于63kgt,烧结利用系数均大于l.22 t.m-2.h-1。这充分说明基于铁矿粉高温特性及其互补原理的烧结优化配矿方法是可行和有效的。掌握这一烧结优化配矿新技术,对杭钢充分利用既有的铁矿粉资源、改善烧结矿质量等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5  结论

           (1)杭钢烧结常用的9种铁矿粉不仅在化学成分等方面存在差异,而且在其同化性、液相流动性、粘结相自身强度、SFCA生成特性以及连晶固结强度等高温特性方面也存在明显差别。

           (2)基于铁矿粉自身特性的优化配矿,是在全面掌握铁矿粉常温特性和高温特性的基础上,通过铁矿粉的合理搭配,实现铁矿粉高温特性间的互补搭配,使混合矿粉的具有适宜的同化性、液相流动性,较高的粘结相自身强度、连晶固结强度以及较强的铁酸钙生成能力。

            (3)针对杭钢实际生产情况,通过基于铁矿粉高温特性及其互补原理的烧结优化配矿,获得了烧结杯实验的各项指标均较基准期方案有显著改善的四组配矿方案,验证了这一烧结优化配矿新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PRDawsonRecent Developments in Iron Ore SinteringIronmaking And Steelmaking1993(20)135—143

[2]邹志毅.铁矿烧结技术新进展.烧结球团,1992(5)12—15

[3]陈先智.宝钢烧结生产技术的发展.烧结球团,1998(5)8—11

[4]吴胜利,刘宇,杜建新,等.铁矿粉的烧结基础特性之新概念[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224(3)254—257

[5]吴胜利,刘宇,杜建新,等.铁矿粉与CaO同化能力的实验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224(3)258—261

[6]吴胜利,杜建新,马洪斌,等.铁矿粉烧结液相流动特性[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526(2)169—172

[7]吴胜利,杜建新,马洪斌,等.铁矿粉烧结粘结相自身强度特性[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527(2)169—172

[8]吴胜利,王军,杜建新.铁矿粉自身铁酸钙生成特性的基础研究[A].冶金研究[C].冶金工业出版社,200317—21

[9]吴胜利,刘芳,杜建新,等.铁矿粉的铁矿物连晶特性的实验研究[A].第八届全国炼铁精料会议论文集[C].中国金属学会,200384—87

延伸阅读
上一篇:烧结除尘灰气力输送系统的组成
下一篇:莱钢型钢烧结厂自动控制系统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 烧结 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