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压力容器用钢生产工艺的研制
来源:周福功,熊慎凯,肖瑢,马晓妹 |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高强度压力容器用钢生产工艺的研制
周福功, 熊慎凯, 肖 瑢, 马晓妹
(新余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江西新余338001)
摘要:采用Nb V复合微合金化、直接淬火 回火工艺,工业性试制了类似07MnCrMoVR压力容器调质高强度用钢的XG62钢板,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完全符合GBl9189—2003标准要求,其工艺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高强度压力容器用钢;直接淬火 回火;综合性能
压力容器是发电、化工、石油化工等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以钢板、管子及配件制造。随压力容器用钢向参数化、轻量化的方向发展,对钢板综合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国内各钢厂也开始研发各种强度级别的高强度压力容器用钢。对于屈服强度ReL≥490 MPa级的压力容器钢板,国内外普遍采用传统的淬火 回火进行生产,能否采用直接淬火 回火方法生产此强度钢板,国内外鲜有报道[1]。新余钢铁公司打破了传统的生产工艺,根据客户协议要求,按GBl9189—2003标准、优化成分、生产出ReL≥490 MPa级、50 厚板类似07MnCrMoVR压力容器用调质高强度的XG62钢板,交货状态为直接淬火 回火。
1 化学成分与工艺设计
1.1化学成分设计
GBl9189—2003标准规定的07MnCrMoVR化学成分与研制设计的XG62化学成分见表1。从表中看出,GBl9189—2003标准规定中没有铌元素,但其说明中强调:为改善钢的性能,可添加表中之外的其它微合金元素。故成分设计时选择了添加铌元素。Nb—V复合加入,其强度比各自独立加入要高,同时可使奥氏体晶粒进一步细化,使冷却后的铁素体晶粒度细小,有利于韧性的改善[2]。
1.2轧制和冷却工艺的设计
为使钢板厚度方向晶粒尺寸均匀,在控制轧制过程中应合理控制每道次压下量及轧制速度:一方面,在奥氏体再结晶区轧制时,应使形变在厚度方向充分渗透至中心部分,以充分进行奥氏体再结晶,达到晶粒尺寸均匀细化;另一方面,在奥氏体未再结晶区轧制时,应确保钢板厚度方向形变累计效果均匀。控冷采用上下集管层流水冷却,应冷却均匀。
新钢在工业性试验时,连铸坯厚度为250 mm,采用控轧控冷工艺,成品厚50 mm。主要工艺参数为:开轧温度小于1150℃,终轧温度小于860℃,轧后采用Acc大水量冷却,终冷温度约600℃。
1.3回火工艺的设计
回火温度设计为(650±10)℃,钢板经步进热处理炉均匀加热,出炉后自然冷却至常温。
2 力学性能与微观组织
2.1拉伸试验
在钢板头尾部按GBl9189—2003规定取样。工业试生产的20个批号XG62压力容器用钢力学性能统计值见表2和表3,其成品头尾的ReL值和Rm值较稳定,伸长率(A)、冷弯均可满足GBl9189—2003性能要求。且钢板头尾性能差异较小,说明钢板性能均匀性良好。
2.2微观组织
取试验轧批号钢板样进行微观组织检验。组织为铁素体 贝氏体 珠光体,板厚1/4、1/2处的晶粒度为11~12级,见图1。
(1)熔炼成分ω(C)≤0.08%,ω(Mn)≤1.45%,ω(Si)≤0.30%,ω(Cr MO Ni)≤0.70%,ω(V Nb)≤0.08 %的250 mmXG62连铸坯,开轧温度小于1150℃,终轧温度小于860℃。轧后采用Acc水冷却,终冷温度600℃左右,热处理回火温度650℃,生产厚为50 mm的XG62钢板综合性能良好。组织为铁素体 贝氏体 珠光体,晶粒度较细且均匀。
(2)XG62成分在07MnCrMoVR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优化。其轧制产品直接淬火 回火生产实践表明,该综合性能符合GBl9189—2003相应牌号性能要求,生产工艺可行。
(3)直接淬火的XG62、厚50 mm钢板回火后具有良好的强韧性匹配和回火性能。
(4)直接淬火 回火的生产工艺成本较传统的调质(再加热 回火)生产工艺成本低,操作简单便利,且有环保并节能意义,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云燕.热处理工艺对690 MPa级高强度结构钢性能的影响[J].钢铁研究,2007,10(5):29.
[2]董成瑞.微合金非调质钢[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0.
- 上一篇:小型转炉负能炼钢的实践 下一篇:提高Q370qE钢板超声波探伤合格率的实践
- [腾讯]
- 关键字: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