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指标

达钢1号高炉强化冷却的实践

来源:周庆 谢勇 李学文 廖存富 钱华东 |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达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炼铁厂)
1号高炉生产已达11年,大量的冷却壁损坏,2007921日,发生了2#3#风口上方炉壳烧穿事故,通过采取增加冷却棒安装密度、增加环形喷水管加大外部喷水量、调整高炉操作制度、制定应急处理预案等一系列的措施,确保了1号高炉在较高冶炼强度水平下的安全稳定生产。
关键词 高炉 冷却系统 管理
1 前言
达钢1号高炉生产已达11年,大量的冷却壁损坏,特别是2007921日发生了2号、3号风口上方炉壳烧穿事故,通过采取增加冷却棒安装密度、增加环形喷水管加大外部喷水量、调整高炉操作制度、制定应急处理预案等一系列的措施,确保了1号高炉在较高冶炼强度水平下的安全稳定生产,为集团公司创造了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 冷却系统的状况
1号高炉(370 m3)19978月投产,炉龄已达11年,现处于炉龄末期,冷却壁大量损坏,主要集中在炉腹、炉腰等重要部位。第四、五段炉腹冷却壁(48),损坏已达17块,炉腰第七段(24)已损坏22块。为保证冷却效果,在炉腹冷却壁损坏部位陆续安装冷却棒达82支,而损坏已有49支。控制冷却设备的三通旋塞阀锈蚀严重,无法保证阀芯完全处于关闭位置。因控不断水,炉内存在大量漏水现象,炉温极易波动,参数控制难度增大。同时休风时各风口喷出大量火焰,给风渣口更换带来极大难度。大量冷却壁、冷却棒的损坏,使炉内不易形成稳定的渣皮,高炉极易发生炉壳发红烧穿的大事故,造成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损失。特别是20079212#3#风口上方炉壳烧穿事故的发生,直接、间接经济损失达150万元。
3 实施的技术措施
31 增加冷却棒安装密度,更换漏水冷却棒
根据现场情况,利用一切休风机会,凡是需安装的地方均进行增补,并使在线运行的冷却棒发挥最大冷却效果。
32增加环形喷水管,加大外部喷水量
在炉身、炉腹、炉腰位置安装环形冷却喷水,使原有冷却强度增大两倍,以强化炉壁冷却,在炉内形成渣皮,保护炉壳;同时制作溢流槽,将喷水引入回水管。对回水管收不完的和喷溅的散水,在炉基建了一个蓄水池并安装抽水泵,将多余的散水全部回收至回水总管,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33局部集中喷水
2—6号风口炉腹、炉腰冷却壁已基本全坏,成了炉壳最薄弱的一块。对这一部份在环形喷水的基础上,再接上高压水进行集中喷水冷却,加大冷却强度。
34调整装料制度
由于冷却设备的损坏,炉壳必须要有稳定的渣皮来保护。要形成稳定的渣皮,边缘煤气流就不能太强,必须加以控制。故采用大矿批分装的装料制度,矿批定在13-13.6t之间,最大限度地抑制边缘气流。
35送风制度的调整
风口尺寸由原来的240mm调整为280mm,风口面积调整为0.1263m2
36造渣制度的调整
通过适当提高炉渣碱度,将二元碱度调整至1.1-1.2倍并勤调微调,减少波动来抑制炉渣过好的流动性,提高渣皮的稳定性。稳定的渣皮更好地起到了保护炉墙的作用。
37热制度的调整
炉温长期按0.35—0.55%控制,铁水温度控制在1430-1470ºC之间。因炉内大量漏水,尤其要严控炉温下限,防止低炉温对高炉顺行造成影响。
38采取相关应急处理措施。
加强炉墙温度的监测,当炉墙温度高,见蒸汽时迅速采取控氧、减风,加大冷却等措施,禁止冒险作业。
39抓好外围保障工作
全年误时休风率控制在0.33%以内;槽下筛分通过技改后,入炉粒级(5mm)由原来的7%控在了3%左右,确保了精料入炉;炉前出铁正点率达到了99%以上。
4 实施后的效果
有效地控制了炉壳发红的现象,避免了炉壳烧穿事故的发生,确保了高炉长周期的安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明显。2008年指标见表l

由表l可见,扣除受外围影响的月份(1月、5月、8),全年正常生产条件下平均日产1021.49t。去年10—12(无外围影响)平均日产988.9t。两相比较,2008年截止12月底,多产铁7854.19t
4 结语
通过上述技术措施实施后,对防止炉壳烧穿,杜绝重大安全事故发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高炉也保持了一定的冶炼强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创造了可喜的经济效益。
上一篇:宣钢7号高炉旋流顶燃式热风炉的分析及改造
下一篇:莱钢1号750m3高炉炉缸水温差异常对策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