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钢3号高炉炉役后期生产操作
来源:杨佳佳 |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摘要 南钢3号高炉进入炉役后期后,通过调整操作参数、加强设备点检、控制好合理的操作炉型、开展护炉工作,较好的完成了生产任务,并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
关键词 操作参数 炉型 设备点检 护炉
1 概 况
南钢3号高炉于1998年大修以来,至2006年已进入炉役后期,设备老化,炉内内衬侵蚀严重,炉底温度急剧上升,大大超过警戒温度,生产安全受到极大威胁,因此在2006年进行停炉抢修,抢修主要是更换了炉底炉内砖衬,部分冷却壁等。由于这次抢修主要针对炉底,而在其后的生产中暴露出了炉皮开裂漏煤气、现场煤气浓度严重超标、炉顶煤气管道开裂强度下降、高炉炉体平台腐烂、斜桥钢结构老化、炉缸热流超警戒报警等等一系列安全隐患,直接影响到高炉生产,所以在这次抢修以后,通过调整操作参数,加强设备点检,控制好合理的操作炉型,并开展护炉工作,3号高炉在护炉的同时较好的完成了分厂下达的生产任务,并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
2 炉役后期操作
2.1调整操作参数、控制操作炉型
2.1.1送风制度和装料制度
①下部调剂:
下部调剂是高炉操作制度的基础,决定着炉缸初始煤气流分布,影响着炉缸的稳定、活跃。
2007年9月,3号炉由7#大风机换成了4样小风机后,风量由原先的
②上部调剂:
针对3号高炉处于炉役后期这一特点,从护炉及改善煤气利用出发,上部采取措施适当抑制边缘发展中心,维持稳定的边缘和中心两股气流。南钢的原燃料波动比较大,针对这种情况,3#炉把矿批由原先的12t缩为8.5t,减小了矿层厚度,改善了上部的透气性,并调整装料方式为:kkpp 4ppkk,料线
③提高富氧率,尽可能全用风温
在风机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提高富氧率,一般情况下每提高1%富氧量将增产3%。因为富氧的使用,有利于加快高炉的冶炼进程、活跃炉缸、增强高炉的稳定性。富氧后风中含氧量增加,若保持富氧后风量维持不变,即保持富氧前的风量,则相当于增加了风量和煤气量,同时富氧鼓风与喷吹燃料结合起来,可以增加焦炭燃烧强度,大幅度增产。3#高炉在调为小风机、风量不足的情况下,提高了富氧率,由2006的0.41%提高到2007年的1.25%,基本保持在风量
3#高炉在热风炉也处于炉役后期的情况下,06、07年平均风温达到1050、
2.1.2热制度和造渣制度
针对3#高炉炉身上部一直存在结厚的问题,相应的提高炉温水平到0.6%,碱度做到小花到花玻,一方面保持充足的渣铁物理热,另一方面让渣铁具有良好的流动行,然后在长期顺行的基础上不断冲刷结厚处,从2008年后的热流监测来看,结厚有减小的趋势。
2.1.3冷却制度
①高炉冷却控制参数:
冷却水压力要求:进水压力≥3.5Kg/cm2;
热流强度:炉缸≤3万;
冷却水温差控制要求:炉身、炉腰、炉腹冷却壁△t≤l
单联△t≤8℃;炉缸一层、二层冷却壁△t≤3℃;
单联△t≤1.5℃:
风口带冷却壁△t<5℃;
②对漏水的风渣口套及时更换,防止炉缸向凉或冻结
2.2开展护炉工作
2.2.1喂钛精丝、加钒钛矿护炉
钛渣护炉的原理:在高炉配料中,加入含TiO2的炉料,使渣中TiO2达到2%一3%,铁液中由于TiO2的还原则含有一定的[Ti]。由于Ti与C及N可生成熔点高达
2007年11月以来,3#高炉炉缸铁口两侧热流一直在高位运行,且呈不断上升趋势,已经达到5.5万J/小时m3,威胁到高炉的安全生产,炼铁厂经过研究决定,对3#高炉薄弱的铁口部分,进行加钛精丝维护。钛精丝是从钒钛矿提炼出来,品位较高,去年在5#高炉护炉中使用效果较好,为了确保3#高炉安全生产到停炉,2008年1月,在2#、13#风口,装入了加钛精丝设备,经过一个星期喂丝,共加入钛精丝150吨,铁口二侧的水温差,由原来的1.
2.2.2安装热流强度在线监测系统、制定特护炉操作规范
2008年1月,3#高炉安装了高炉冷却壁水温差与热流强度在线监测系统,重点对铁口两测热流进行监测,并成立护炉小组,发现异常立即按照3#高炉特护工艺操作规范处理:
要求:
①严格在规定范围内操作,若发现炉缸热流上升较快0.1万/h(连续4小时),因果断减风控压,力度要大,直到上升势头得到控制;
②警戒热流强度为6.5万,接近此值时,值班工长应处于高度警惕状态并立即向有关领导汇报、请示;密切关注炉底状况;做好随时休风准备;提醒职工注意万一炉缸烧穿说的紧急休风操作及撤离路径等安全事项;
③高炉车间对重点部位的热流,加强监控并绘出趋势图,便于工长随时控制并按有关规定或知识做出相应决断。
2.2.3加强设备点检维护
3#高炉已经处于炉役后期,高炉刚结构腐蚀,电气设备老化,大小钟泄露严重,炉皮有跑煤气开裂现象,上料系统也时有故障发生。因此:
①3#高炉加强了对设备的点检,发现问题,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并对重点部位建立点检台帐,每日白班早晚各对炉顶及各层平台各进行一次安全隐患排查,对炉顶煤气管道状况、平台各方向煤气浓度进行检测;
②加强水温差监控,每班对水温差测量两次,煤气浓度高的区域减少到一次,对水温差异常情况及时向车间、分厂汇报,及时采取措施;
③对漏水冷却壁加强监控,防止漏大影响炉况和断水烧坏;
④增加炉缸热流测量次数,每周不少于二次,及时掌握炉缸状况并向有关部门反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⑤每班对送风管道进行检查,对发红部位要及时进行接风管冷却,尽量避免进行打水冷却:
⑥利用每次计划检修的机会,全面检修设备,尽可能的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2.2.4铁口维护
铁口两测热流一直在高位运行,因此维护好铁口至关重要。
①保证铁口深度在
②铁口角度严格控制在≤13度范围内。及时出尽渣铁,炉缸存铁量不许超过理论容铁量,否则要控制料速;
③通过提高炮泥质量,减少二次出铁,杜绝大喷和潮铁口出铁,保证铁口深度,从而保护铁口两边冷却壁。
2.3抓好高炉操作管理
2.3.1及时掌握原燃料变化情况,做好应对措施。勤检查原料,发现烧结矿质量差,含粉超标时就作放仓处理,从而使入炉烧结矿的含粉量有了较大的降低,减少了入炉粉末,提高了高炉的顺行度;
2.3.2工长要严格执行操作方针,精心操作,尽可能减少高炉悬料,保持高炉稳定顺行,悬料应及时处理,原则上禁止顶烧以致高炉憋风;
2.3.3控制一定的高炉冶炼强度,做到安全均衡生产,护好炉的同时取得一定的生产技术指标:
2.3.4认真学习特护炉操作规范,熟练掌握事故处理程序,班中出现异常要及时向领导汇报,并积极采取措施,把危害减到最低限度;
2.3.5在日常操作中各班加强协调,发扬团队精神,精心操作,真正做到“分析好上班,操作好本班,照顾好下班”。牢固树立护炉意识。
3 结 语
(1)炉役后期注意保持煤气流的稳定,煤气流的控制,以适当抑制边缘、发展中心为主导思想;
(2)严格执行护炉操作规范,精心操作,做好护炉工作。
(3)炉役后期应加强设备点检和维护,牢固树立护炉意识。
- 上一篇:南钢1#高炉炉缸冻结事故处理与分析 下一篇:南钢矿4#高炉稳定操作实践
- [腾讯]
- 关键字: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