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数据指标

广东试水平价商店平抑物价

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从去年底开始,平价商店在广东如雨后春笋般快速成长起来。这种由政府推动的商业模式在取得平抑物价效果的同时,也引来不少争议:平价商店由政府用优惠措施推广是否破坏市场公平?政府干预市场…

从去年底开始,平价商店在广东如雨后春笋般快速成长起来。这种由政府推动的商业模式在取得平抑物价效果的同时,也引来不少争议:平价商店由政府用优惠措施推广是否破坏市场公平?政府干预市场是否有违市场规律?平价商店如何存续下去?

毫无疑问的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当然由市场决定;但当物价过快上涨,已影响到广大群众,特别是中低收入人群的基本生活时,在市场“无形之手”之外,如何有效利用政府“有形之手”,在不违背市场规律的前提下,使“无形”、“有形”相得益彰?广东的平价商店在争议中探索求解这道难题。

“农超对接”狙击“最后一公里”涨价

《经济参考报》记者调查发现,虽然国家有关部门多年来一直倡导流通渠道取消中间环节、实现农超对接的商业模式,但始终没能走出徘徊不前的状态。而广东希望通过建设平价商店的模式,打破产销对接坚冰。

在广东的平价商店里,老百姓日常生活所需的30多种商品都能以低于市场价20%至30%,甚至高达50%的价格买到。菜价之所以能够实现平价,关键在于蔬菜从田间到餐桌的路线“裁弯取直”了。

昌大昌超级购物广场霞山店经理熊炜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以前销售的农副产品主要都是从本地的批发市场进货,现在采取农超对接的方式,直接从合作社进货,超市省去了中间环节,节省了20%至25%的成本

“为什么普通市民买不到平价菜?主要是流通环节太多了。”广东省物价局局长孙庆奇向记者描绘出“一斤蔬菜的价格之旅”,以西红柿为例,菜贩在田头的收购价约0.95元/斤,经过几轮辗转到达批发市场价格已经涨到1.39元/斤,再经批发商到超市,零售价就已经达到3.52元/斤。与收购价相比,市民付出的买价“几乎涨了两三倍”。

一斤西红柿从农田到餐桌的巨大价格变化,在农产品中具有普遍性。广东省价格调查队曾经对广州、汕头、惠州等五市的大众蔬菜流通成本进行调研,一般而言,蔬菜从田间地头到餐桌,一般要经历“收购商”“区域市场”“批发市场”“二级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等5个环节。每个环节层层加价,使得菜价居高不下。特别是从批发市场到超市这最后一公里,菜价普遍翻了几个筋斗。

“要让老百姓真正买到平价菜,就要砍掉繁冗的流通环节。”孙庆奇告诉记者,目前广东省各地都在摸索建设“平价商店”,一种是依托供销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产销对接”建设平价商店,广东全省有1300多家供销合作社,有600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另一种模式是依托大型农产品生产企业、农贸市场和超市建设平价商店。“两种模式各有特点,但道理一样,都是减少中间环节,让农产品从田头到商店只有一步之距,以降低终端价格。”

据介绍,广东推行的平价商店就是指在政府引导和扶持下,通过产销对接,销售群众生活必需农副产品,并在价格异动时承担保障供应平抑价格等社会责任的商店。

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广东省各地已设立平价商店108家,从各地上报情况看,年内可建成不少于614家平价商店,大大超过原定计划。

政府培育扶持,有违市场公平?

为了保障平价商店可持续发展,广东省政府有关部门采取让利扶持的原则,平价商店将享受到减免税费等一系列优惠措施。

如广东省将运用价格调节基金扶持平价商店建设,对平价商店承租经营场所,给予适当的租金补贴;对平价商店贷款自购经营场所,给予适当的贷款贴息。对与平价商店产销对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相关的农业企业生产基地建设、生产条件改善、疏菜大棚设施建设、实行标准化生产与品牌化经营,以及建立和完善物流配送体系、冷藏设施等,给予适当补贴或者贷款贴息。农副产品价格发生异常波动时,对组织调运并按照政府规定价格投放市场,实现保供稳价目标的平价商店,按照“先控后补”原则对差价给予适当补贴。孙庆奇表示,在平价商店背后,是政府运用价格调节基金推进“蔬菜大棚+冷藏设施+平价商店”的做法。

上述做法虽然对平抑物价起到了作用,但是也引来了争议,争议的焦点在于政府培育扶持平价商店是否有违市场规律?

广东省对平价商店的补贴,大多来源于价格调节基金。除省级统筹和拨付的价格调节基金外,各地的价格调节基金发展不平衡。有市场人士质疑,平价商店是通过拿政府大量补贴以及政府给予特殊的市场地位换取商品低价,并以此优势来与市场中的其他经济主体做“不正当竞争”,违反了市场竞争和交易的平等准则,是运用行政手段不恰当干预正常的市场秩序。

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惠武表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逐步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越来越明显,平价商店建设中政府与市场之间如何定好位,就显得尤为关键。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系吴迎新副教授认为,农超结合的经营模式有效运行要特别注意,农副产品的产销要遵循市场规律,而不能逆经济规律,稳定农副产品市场价格的根本途径在于供求平衡。短期内,农副产品的供给弹性较小,在价格异常波动期,政府采用价格临时干预机制是必要的,但不宜长期使用,以免发生低效率现象。

广东省委常委、副省长肖志恒对此表示,物价关系国计民生,不能完全推给市场,因为物价过快上涨,首先影响的是弱势群体的生活,而平抑物价,最关注的也是弱势群体的利益。这靠市场解决不了,必须“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共同作用。况且,广东进行的平价商店探索,并非靠行政力量为之,而是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居中引导扶持,根本上是按市场规律办事。政府扶持平价商店既有“力度”,也讲“适度”。政府的扶持是有限的,平价商店的建设还是要坚持以企业自主经营为原则,政府不能大包大揽。

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农村政策研究中心副教授杜金沛则表示:“平价商店所售商品之所以低价,原因在于压缩了流通环节的成本,而不是压榨了生产环节的利润。因此能在不触及农民利益前提下,不仅换来了价格的下降空间,而且在生存危机的逼迫下促使流通企业实现创新。这或许能从外部为多年来积弊日甚的商业流通带来一场具有革命性的变革压力,也正符合了当前国际上正日益盛行和蓬勃发展的新型农产品流通模式。”例如,日本在最近十几年里,主要蔬菜价格走势具有波动幅度小、波动频率少的特点。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压缩了大量的流通环节,逐步摆脱对批发环节的依赖,依靠网络和信息技术实现了“对手交易”,农产品可以从田间地头直接上餐桌。

杜金沛认为,对于初创和试行的平价商店来说,政府的支持是必须的。但在未来,平价商店形成一定规模后,政府应退居幕后,主要提供服务和管理。因此政府下一步工作应逐步过渡到督促企业加强自身管理,实现管理创新。

防止昙花一现,探索有效模式

平价商店作为我国稳价安民举措的新鲜事物,在争议中探索前行。平价商店该如何存续?需要依靠什么机制来获得自身的发展呢?诸多专家对此建言献策。

暨南大学经济学系主任刘金山教授认为,“单个商店,很难肩负重任,一定要靠连锁的方式,多布点,广覆盖,既不会形成个别平价商店的抢购风潮引发社会风险,又会形成充分竞争的市场压力从而熨平物价。更重要的是,平价商店所售商品应占有足以牵动市场价格波动的市场份额,才能产生其价格水平对其他零售商提价动机起到限制的作用。只有这样,平价商店才能真正成为稳定物价、稳定民心的有效手段。力促平价商店尽快做大与做强,应成为工作重点。”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系吴迎新副教授认为,平价商店选址应合理规划,应充分考虑消费者购物的机会成本。否则,即使平价商店的商品很便宜,但过高的时间成本、往返的乘车成本会使惠民政策变得并不实惠。

“平价商店的重要支撑点是平价本身,对进入平价商店行列的商家要有严格规范的要求,其进出与生死要遵循市场规律,可以考虑引入第三方来参与评价和决定其去留。”杜金沛说。

目前,完善价格调节基金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近日,广东省物价局已会同相关部门起草了包括价格调节基金补贴办法、平价商店经营平价农副产品目录、税收优惠政策、经营场所扶持政策、用电用水价格优惠政策、平价商店协议格式范本、平价商店准入资质管理办法以及平价商店价格监测办法等8个配套文件。物价局有关人士表示,将充分吸纳意见建议,抓紧修改完善,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健全建设平价商店的有效模式和各项管理制度。


来源:经济参考报
延伸阅读
上一篇:港府13日续审议财政预算案
下一篇:今日辟谣(2023年11月17日)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广东 水平 商店

宏观经济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