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数据指标

用经济手段抗通胀 向居民发放食品券

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国家出台的稳定物价“组合拳”已经初显成效。笔者预计今后物价水平仍将高位运行,这个局面短时期内难以结束。物价水平,尤其是居住价格和食品价格水平,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在特定情况…

国家出台的稳定物价“组合拳”已经初显成效。笔者预计今后物价水平仍将高位运行,这个局面短时期内难以结束。物价水平,尤其是居住价格和食品价格水平,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在特定情况下,一些行政干预措施还是必要的,但必须慎之又慎。要尊重成本,尊重价值规律,尽可能采用市场经济办法——增加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千方百计减轻经济负担。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抗通胀能力。

包括食品在内的中国物价长期上涨趋势,主要来自于国内外两个方面的成本推动。

从国外来看,成本推动的主要力量来自于美元的长期贬值趋势。没有疑问,美国负债累累,不断增加的巨额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以及不达目的不罢休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将使得美元长期贬值趋势难以扭转。受其影响,国际市场石油、矿石、橡胶、粮食、大豆、棉花、食糖等大宗商品价格继续扬升,即使短时期内出现回调,亦改变不了整体向上格局,由此决定了中国制造的原料输入性成本推力有增无减,长期存在。

从国内来看,主要是生产费用增加推动。这种费用增加,首先在于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候增多,以及更多恶劣开采条件矿藏投入生产,导致农业和矿产品生产费用不断增多。

其次是随着国内外经济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调整,以往偏低的中国劳动者报酬将向合理水平回归,由此大幅增加商品价格中的工资成本。

再次是工业生产中环保费用、安全费用、资源占有等费用的增加。最后是资源产品价格逐步理顺后,动力、燃油价格的逐步“补涨”。所有这些,都会显著增加中国成本,最终反映到物价上来。

在增加城乡居民实际收入这方面,除了普遍提高工作者劳动报酬、调低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外,还有两种措施可以实施:

一是实行升降并存的差别贷款利率政策。提高利率,抑制物价,必须区分实体经济需求和投机需求。不加区别地统一加息,连续加息,会无一例外地加重所有贷款人的经济负担,尤其是弱势群体的经济负担。比如,增加购买第一套房的“房奴”利率负担,并且使得“穷人”更加买不起房,甚至租不起房。这与我们抑制物价的初衷完全背道而驰。因此,需要实施有区别的利率政策。对投机买房、投资买房、买第三套房、买豪宅的贷款,执行更高的利率,而对于买第一套房,特别是购买小面积住房的贷款,不仅不加息,相反还应当降低贷款利率。对于蔬菜种植、畜牧养殖、食品物流等方面的贷款利率也应当降低,真正有保有压。这才是帮助普通居民、弱势群体,增强抗通胀能力的有效办法。

二是动用国家外汇储备,向广大居民发放食品券。我们具有2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长期以来只是不断增加,缺乏使用,最终招致巨大贬值损失。与其这样每年贬值,不如加以使用,向城乡居民普遍发放食品券,以此对抗现阶段的食品价格上涨。比如每人每年发放1200元人民币金额(约合200美元)的食品券,连续发放5年。食品券主要用来购买粮食、植物油、肉类、食糖等各类食品。与此同时,有关部门动用相应数量的外汇储备,在国际市场进口相关食品,以满足国内需求。这样,可以大大增强城乡居民抵御食品价格上涨的经济能力。按照13亿人口,每人每年200美元额度,连续发放5年计算,需要动用外汇储备1.3万亿美元。我们完全有能力支付,这比过多使用行政办法干预物价要好得多。

来源:中国证券报

延伸阅读
上一篇:认清通胀特点 尽快推出核心CPI
下一篇:从“汇率之争”看中国经济应对之策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经济 手段

宏观经济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