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指标

银保监会:截至4月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6.9万亿元,同比增长31.8%

来源:新华财经|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一级巡视员毛红军1日在银保监会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几年,银行业服务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能力不断提升,信贷供给取得了增量、扩面、降本、提质的多维度平衡发展,特别…

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一级巡视员毛红军1日在银保监会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几年,银行业服务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能力不断提升,信贷供给取得了增量、扩面、降本、提质的多维度平衡发展,特别是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连年高速增长。

据毛红军介绍,截至2021年4月末,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5.94万亿元,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6.9万亿元,同比增长31.8%,较各项贷款增速高19.8个百分点;有贷款余额户数2796.01万户,同比增加550.66万户。如果和2017年底相比,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贷款户数都增长了1.2倍左右(贷款余额增长119.3%,贷款户数增长120.5%),反映出小微企业融资环境正在效改善。

但从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的感受来看,融资难、特别是信用贷款难、首贷难的问题依然不容忽视。毛红军说,“银保监会将继续强化引导推动,近期我们在会同相关部门制定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在‘十四五’期间继续支持小微企业贷款增量扩面和结构优化。”

毛红军表示,实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要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协同发力:内部是银行机构完善体制机制,提升服务能力,外部是要继续加强政策支持,构建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一是银行机构要完善内部体制机制,真正做到“敢贷、愿贷、能贷、会贷”。引导银行基层对小微企业“敢贷”“愿贷”,归根结底是要从机制体制上解决内生动力问题,包括在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中对小微贷款给予优惠,提高普惠金融指标的考核权重,实施专项考核激励,适当提高不良贷款容忍度,加大不良贷款处置核销力度,落实授信尽职免责制度。对小微企业做到“能贷”“会贷”,关键是银行要加强专业服务能力建设,包括结合自身特点找准服务定位、做实普惠金融事业部等专业机构体系、运用科技手段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不断创新产品服务模式。

二是各相关部门强化政策协同,构建起良好的外部环境。银保监会在资本计量、贷款风险分类、不良容忍度和不良贷款批量转让等方面提出差异化安排,对商业银行服务小微企业提供激励。同时,货币、财税方面,有关部门也出台了支小再贷款再贴现、直达工具等货币政策,对小微企业贷款合同免征印花税、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等优惠政策,并设立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在外部风险分担方面,将进一步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信用保证保险的增信分险作用。在信用信息共享方面,继续深入开展“银税互动”“信易贷”,推动各地大力建设小微企业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共同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延伸阅读
上一篇:优化税收营商环境,6月1日我国全面推行财产和行为税合并申报
下一篇:银保监会:强化对个体工商户的精准“滴灌”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API handler does not exist

宏观经济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