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数据指标

中办国办出台意见 着力疏通民营企业融资堵点

来源:兰格钢铁|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市场各方反响热烈,视之为实质性解决民企融资难问题的关键信号。《意见》着力疏通民…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市场各方反响热烈,视之为实质性解决民企融资难问题的关键信号。《意见》着力疏通民营企业融资“堵点”,针对常见障碍或“虚晃一枪式”支持,提出了解决办法和落实意见。

   一是以制度性保障提高民企融资可获得性。

   率先明确的是目标与责任。根据《意见》,新发放公司类贷款中,民营企业贷款比重应进一步提高。贷款审批中不得对民营企业设置歧视性要求,同等条件下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贷款利率和贷款条件保持一致。

   这正是民企融资难问题的症结所在——民企相对于国企的隐性弱势地位。而与政策目标配合的是“敢贷、愿贷、能贷”的长效机制,是改变扭曲权责机制的制度保障。包括加大正向激励力度、健全尽职免责机制、提高不良贷款考核容忍度。

   二是强化信用建设,减轻对抵押担保的过度依赖。

   实际上,一段时间以来,随着政策的号召和引导,已经有不少金融机构与企业签订贷款协议。不过,不少市场人士表示存疑,银行近期签订的贷款协议,究竟是此前已经谈好的项目拉出来充数,还是真实的“适度扩大支持”?究竟是真金白银的付出,还是“口惠而实不至”的授信承诺但不放款?一系列问题是政策落地的“堵点”、民企融资的“痛点”。

   过去的经验表明,无论是缺少可供抵押担保物品的小微企业,还是需为未来技术研发买单的大型企业,均受限于抵押担保不足而难以得到有效的资金支持。有鉴于此,《意见》特别强调,要把主业突出、财务稳健、大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信用良好作为授信主要依据,合理提高信用贷款比重。包括产业链、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相关的核心数据,被视为企业发展画像和融资能力的新“证明”。

   三是提高业务效率,避免“上热下冷”或冗长机制带来的执行不力。

   比起长期的融资困难,抽贷、断贷往往更让企业措手不及。特别是宏观经济环境变化、重大政策调整以及金融强监管下部分表外融资渠道的收紧等诸多因素叠加,企业面临的是发展环境和发展战略的骤变。

   当然,并非所有的融资需求都必须得到支持,政策鼓励的是聚焦主业发展、经营合规、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而对于本身经营不善或此前过度扩张、盲目加杠杆造成的资金链断裂则需慎之又慎。

   对于上述情况,《意见》强调,对于贷款到期有续贷需求的,商业银行要提前主动对接。同时,为保证业务开展的灵活性和实效性,鼓励商业银行开展线上审批操作,各商业银行应结合自身实际,将一定额度信贷业务审批权下放至分支机构;确需集中审批的,要明确内部时限,提高时效。

   四是保持政策可持续,稳定市场预期。

   金融支持民企是一场持久战。政策激励之下表态式的支持、追逐首单效应式的创新、口惠而难兑现的承诺、不切实际脱离商业基础的“一窝蜂”,均是大忌。

   因此,要制度支持而非“口头表态”,要加强风险管理而非“救急式的猛药”,要严格监控资金流向而避免被滥用、盗用甚至套利,一系列政策是确保政策不会因过激而被叫停或因低效而不了了之的保障。《意见》强调,商业银行要遵循经济金融规律,不得组织运动式信贷投放,要健全信用风险管控机制,强化贷款全生命周期的穿透式风险管理,要加强享受优惠政策低成本资金使用管理,严格监控资金流向。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意见》不仅是方向性的指导,更是聚焦此前问题与矛盾的集中点,推出的纾解营企业融资堵点的细化方案是针对实际问题有的放矢。伴随着政策制度的完善,接下来考验的将是金融机构的智慧与决心。在方向形成共识后,未来,真正脱颖而出者必须从“家中”走出来,真正深入了解企业需求;心怀警钟,时刻关注市场变动,未雨绸缪;加大实质性技术投入,培养专业数据分析人才,不计成本;踏踏实实做业务,不辞劳苦。而这场持久战的成绩不是仅仅通过3个月、半年的数据就可以见分晓,而将以更长周期的发展为答案。

上一篇:金融资源支持小微三农 需由政策弥补市场机制不足
下一篇:今日辟谣(2023年11月17日)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无

宏观经济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