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指标

杨易君:茅台爱你一万年 矫情了些

来源:兰格钢铁|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在茅台市值超过产品链覆盖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第一大酒商—帝亚吉欧之后,有些“人红是非多”。 让我说说茅台,也说不好,在此主要提供大盘与贵州茅台的K线图表,以供在研究关注的投…

 在茅台市值超过产品链覆盖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第一大酒商—帝亚吉欧之后,有些“人红是非多”。

   让我说说茅台,也说不好,在此主要提供大盘与贵州茅台的K线图表,以供在研究关注的投资者更多直观比较:

   杨易君:茅台爱你一万年,矫情了些

   众所周知,反腐前的茅台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政商军生态经济。反腐后,茅台的定调是致力于老百姓“亲民”路线,以摆脱对政商军消费模式的依赖。

   由于贵州茅台2012年后的股本变化不大(仅有两次10送1),故就目前绝对业绩来看,相对于2012年末的业绩,算不上有多大绝对增幅。

   2017年25.2358%的净利增长率,伴随着茅台销售价格的上涨,其所谓的“亲民路线”高增长,能得到多大程度的持续,多少有些怀疑!

   就我自己体会而言,要说前两年多少还买过几箱茅台,但就近这一年,真没买过了。我买酒,都是自己消费,不为面子与商业应酬。如果价格变动让我感觉“不爽”,继续消费,多少有些被“劫持”消费的感觉,故在心理上就会有寻找替代的情绪——一年多涨价50%以上,为啥你使劲儿涨啊,我追涨傻啊?!喝你长生不老啊?前两年七百多买的,现在还有剩,看这价涨的,现在反而舍不得喝了,我这那多少有些啥的意识!对非商业与面子消费而言,可能这意识还真代表一种现象。

   就中高端白酒价格体系而言,涨价与降价都似以茅台马首是瞻。茅台先涨,五粮液其后跟涨,其它二三线酒再涨些,但涨得相对犹豫。目前多少感觉在白酒价格体系中,茅台就像一条橡皮筋的头部,被拉得过长了一样。橡皮筋条上的二三四线白酒跟上有些不容易!

   这些年,我也有些买酒习惯,近几年我曾经买过的酒,现在好些都没喝完。对这些酒的价格变化,我印象还算比较深:国窖1573,相对于前年的价格低位上涨了约37%;20年青花郎,相对于前年的价格低位上涨了约42%,与当时的53度飞天茅台价格相当;52度普通版五粮液、五粮液1618,涨幅约37/40%;53度五星茅台(以前应该叫飞天茅台吧),价格涨得最多,约50%。43度飞天茅台,我也买过,价格涨幅45%左右。就笔者对酒价变化的感知而言,基本都是茅台先涨,然后二三四线酒再梯队跟进。

   就价格走势而言,笔者很难想象茅台价格能有多大长期性的“实质”上升空间,记住,是完全依靠消费推动的“实质性”上涨,而非囤积炒作。据来自笔者未经证实的朋友消息称(前年):军、政接待用酒的价格标准,不得高于400元。如果这个标准目前变化不大,那就意味着茅台的生态经济必须依靠亲民和商业消费。这一年多约50%酒价涨幅,至少在心理层面离老百姓越来越远,我认为价格上也是。亲民越来越是个口号、噱头。至少就我而言,即便自己消费,前两年我还会成箱成箱买一些,现在真没买的“心思”了。不讲面子讲口感、实惠的酒,不是找不到,今年自己就一次性买了30件其它替代用酒。

   前些天,看过一些对茅台经营、销售的另类报道:认为茅台价格是被酒厂与经销商联合“炒起来”的。很多茅台酒并非真正消费到了餐桌上,而是被经销商囤积起来了。我认为这个逻辑是讲得通的。中国有这样的炒作传统和炒作武功:当初的普洱茶、蒜你狠、姜你军……,不都这样干过吗?

   对茅台而言,利用自己特有的资源与品牌效应,囤积居奇搞饥饿销售老套路,并非不可能。为何称之为老套路呢?前几年曾听过来自茅台经销商消息:将茅台酒酒囤积起来,质押给银行,套出资金,再买茅台股票,最后会是多赢——茅台股价涨了,经销商炒股赚钱了;茅台酒价格涨了,囤在银行的货物也更值价了;这种搞法,还可以为茅台酒迎来靓丽的经营报表,进而又可以推动股价上涨;银行也乐得为如此“安全”的品种提供质押,稳健获得相关融资利息。真可谓多赢啊!然最终结果基本可以猜到,过于依赖于这种生态模式,定会有什么下场!前些年囤积普洱茶的,相信体会更深。故当前茅台的经营模式与价格管控体系:如果轻实质性的餐桌消费市场,脱离前两年响铛铛的“亲民”口号,那极可能迎来另外一场变种的“塑化剂”冲击事件。2012年11月,媒体爆酒鬼酒塑化剂超标,年底部队敬酒令,以及政府限制三公消费,拉开了白酒泡沫破灭的序幕。茅台股价也从没有复权的266.08元下跌至118.01元,也即图表中复权状态下的200.83元-83.77元下跌段。

   笔者不太成熟的看法认为:如果茅台真致力于亲民消费路线,且能取得这样的经营绩效,应该具备一定可持续性。也许是笔者消费档次不高,对最近一年多的茅台价格亲民体会不深;也许或是低估了商业应酬消费对茅台经营的利好。但同样可能是笔者档次不够高,偶尔受邀参与的一些应酬场合,茅台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少了!然有一点应该大致可以肯定,就是那些敢于在茅台酒股票上下重注的机构,他们对茅台的实质性生态模式应有更深了解。

   关于茅台股价,就笔者浅层次的理解而言:在大盘环境如此的背景下,茅台酒股价相对于2013年底部已上涨超过5倍,已超过2008年金融危机见底后至2012年,被“塑化剂”与限制三公消费刺破的那轮牛市涨幅。到目前这种价格位置,再继续唱多,实非我等“智慧”可以理解的!再加上自己对其生态模式的浅见怀疑,以及覆巢之下,它也不可能是“完卵”的146.73-37.40元金融危机下跌段历史表现来看,我只能将目前的茅台股价,当一道仅此而已的“风景”去看待,无论驶向股价千元,市值过万亿的天堂;还是再被一场变种“塑化剂”危机拖入另一场深渊,都与我无关。“茅台,我爱你一万年”——不仅矫情了些,也更虚情、更“用心”了些!

   当然,也许,是我目光所不能及,当茅台产品也覆盖全球180多个国家与地区时,会值得拥有一万年!然目前,无论对其产品线,还是对全球消费习惯的浅显体验,我的目光真不能及。基本很难在国外找到酒精度在45度以上的酒类消息习惯。过高酒精度酒类,在主流发达国家,很大程度上被理解为非健康酒类。尽管也曾看过喝茅台酒,喝出健康的“科学论证”报道。只是这种科学论证的全球普世会有多艰辛,我难以意料!

上一篇:蔡阳:美团成功给我们的启示
下一篇:今日辟谣(2023年11月17日)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无

宏观经济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