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指标

专家预计2017年CPI压力温和 PPI涨幅明显

来源:中国证券报|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国家统计局10日数据显示,2016年12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上涨0.2%,同比上涨2.1%;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上涨1.6%,同比上涨5.5%。业内专家表示,当前物价水平和经济形势总体…

国家统计局10日数据显示,2016年12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上涨0.2%,同比上涨2.1%;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上涨1.6%,同比上涨5.5%。业内专家表示,当前物价水平和经济形势总体匹配较好。

CPI同比回落PPI涨幅超预期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受去年基数较高影响,2016年12月CPI同比上涨2.10%,较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全年CPI累计上涨2%,创三年来新高,但仍低于全年3%的控制增长目标,属于温和通胀。结合去年三季度以来宏观经济企稳回升看,当前物价水平和经济形势总体匹配较好。

“未来CPI压力整体温和。”中信建投宏观债券分析师黄文涛认为,2016年12月CPI增速回落,主要是由食品项(主要是蔬菜)带动,CPI增速波动主要受食品项影响的逻辑依旧持续;粮食价格虽然涨幅有所扩大,但整体温和且仍处于历史低位,目前对CPI影响较有限;PPI对CPI的传导效果较有限,这一逻辑短期将持续。

PPI方面,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表示,PPI继续上涨,涨幅再次大幅超出预期。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价格同比上涨7.2%,0.8%,涨幅分别比上月提高2.9和0.4个百分点,分别影响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上涨约5.3个百分点,0.2个百分点。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预计,2017年PPI同比将涨幅显著上升,高点出现在一季度,之后随着翘尾因素减弱及工业需求的趋缓,下半年涨势将有所放缓。但2017年PPI全年平均同比将转正,结束持续五年的负增长局面。

货币政策基调不变

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表示,未来PPI传导、春节前需求旺盛引发CPI上升,一季度见顶回落,供给出清和需求二次探底,2017年通胀温和。

“工业品和消费品价格走势分离趋势未来将延续,2017年两者间的高剪刀差态势将成常态。”上海证券宏观分析师胡月晓表示,当前物价的伪高位以及价格的分化局面不会影响货币政策基调。价格的变动主要是资源品的价格变动引起的,并非需求变化引起,因此主要着眼于防风险、调结构的货币中性基调不应变动。

温彬认为,从当前物价和资产价格形势来看,央行或将继续通过“逆回购+MLF”的方式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保持市场流动性稳定,同时通过‘缩短放长’的期限结构调节降低金融机构投资的期限错配和杠杆率,防范金融体系流动性风险。

上一篇:银监会要求今年严控风险增量
下一篇:今日辟谣(2023年11月17日)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无

宏观经济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