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国经济患上“债务瘾”的本质与根源
来源:和讯网 |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中国政府必须努力查明当前债务负担的真正规模以及债务质量。承认债务问题的严重性是戒除“债务瘾”的第一步。这篇文章具有一定参考意义。已有多家全球组织警告称,中国迅速扩大的债务负担正在…
中国政府必须努力查明当前债务负担的真正规模以及债务质量。承认债务问题的严重性是戒除“债务瘾”的第一步。这篇文章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已有多家全球组织警告称,中国迅速扩大的债务负担正在埋下金融危机的祸根,而国际清算银行(IBS)成为其中最新的一家。中国的总体债务规模本身并非高得不同寻常。该行估计,中国债务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仍低于英国、日本和欧元区等地区。但中国累积债务的速度严重令人担忧——不仅对中国政府来说是如此,对整个世界来说也是如此,因为近年来中国一直是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
2008年底,中国总债务与GDP之比为147%,每创造一个单位的GDP需要不到1.5个单位的信贷。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截至今年3月,中国的总债务相当于GDP的255%以上,每创造一个单位的GDP需要逾3个单位的新增信贷。
历史上,几乎所有经历过如此迅速的债务累积的经济体,后来都遭遇了金融危机。中国以及中国以外的乐观主义者反驳称,中国政府是所有银行以及很多借款方的所有者,同时中国的外部债务仍然很低。因此他们认为,中国不太可能经历“明斯基时刻”(Minskymoment)、也就是被迫的去杠杆和资产价格暴跌。
但是,尽管在一个政府官僚能够命令银行和借款方将坏账展期的体制内这种风险得到了缓解,却仍然存在增长停滞的问题,因为新增贷款中越来越大的比例被用于偿还旧债。
在中国,这种情况已经持续多年了,但由于不愿快刀斩乱麻,这个问题变成了慢性病。尽管关于有必要去杠杆和减少增长对信贷的依赖的讨论已持续多年,但中国政府的回应一直迟疑不决、效果不佳。
今年5月,机关报《人民日报》发表了对一位匿名“权威人士”的采访报道,这位人士在采访中批评政策制定者未能采取足够措施控制债务扩张。人们普遍认为,这位权威人士是习近平的首席经济顾问刘鹤。这一事实表明,最高层对全球最大经济体(按购买力平价计算)未来的增长模式存在健康的争论或者根本性分歧。
中国领导人知道,他们需要让经济戒掉危险的债务瘾,但将促增长的重担转到财政政策头上,将会让民众承受更重的税收负担。
北京方面应该采取的一个重要举措是,悄然废除过时的GDP增长目标。这将缓解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承担的如下压力:要过度举债以及过度投资于浪费性的基础设施和房地产项目。
在注意不过快去杠杆的同时,中国政府应该致力于稳步降低信贷增长,同时大幅扩大关闭僵尸企业、减记坏账和对金融机构进行资本重组的计划。
但在做这些事情之前,中国政府必须做出真正、透明且协调一致的努力,查明当前债务负担的真正规模以及债务质量。正如所有瘾君子都知道的那样,从上瘾中康复的第一步就是承认问题的严重性。
- [腾讯]
- 关键字: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