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指标

不只是中国?美国债务水平逼近历史峰值

来源:华尔街见闻|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早在2015年麦肯锡的报告中,全球央行铸币化操作所带来的债务高企已经引起了市场的关注。而一年之后,投资者的关注点已经转向这种债务规模究竟何时会触及上限。根据花旗的计算,美国非金融债务…

早在2015年麦肯锡的报告中,全球央行铸币化操作所带来的债务高企已经引起了市场的关注。而一年之后,投资者的关注点已经转向这种债务规模究竟何时会触及上限。根据花旗的计算,美国非金融债务/GDP比已经接近275%,即大衰退时期的峰值水平。一旦进一步触及300%的话则可能引发“质变”。

花旗指出,如果希望寻找一个可能的转折点,那么上一次导致美国金融体系崩溃的非金融债务/GDP比300%值得关注。而当时金融体系被动迫去杠杆是否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值得深思……

前IMF首席经济学家布兰查德则对日本债务情况发出了警告。布兰查德指出,随着当地投资者不足,政府最终可能通过拉高通胀来摆脱债务,日本正趋向于爆发全面偿付能力危机。因负利率掩盖了日本公共债务的潜在危险。日本公债占GDP比重今年可能触及250%,并将螺旋式升至不可持续水平。

除了美国和日本,中国的债务情况也令人担忧。5月10日,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发布有关中国负债情况的报告称,中国整体债务已增至大约GDP的280%,与此同时,国企负债占GDP的115%左右。

而根据瑞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团队的估计,中国不同部门的债务规模在GDP总量中的占比不同,非金融实体经济部门的债务占比在2015年末攀升至260%。同时最让人担心的,不是中国债务规模的庞大,而是其增长之迅速。

从2008年以来,中国非金融部门的债务占比迄今已经增长近100%。按照国际经验来看,如果一个经济体的债务以这种节奏膨胀,通常就会在随后陷入麻烦:重大的资产市场调整、债务违约、银行体系问题,甚至是货币危机。

 

上一篇:关于降成本 企业向总理“投诉”了
下一篇:今日辟谣(2023年11月17日)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无

宏观经济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