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指标

分析师评11月外储意外大降:没啥大不了

来源: 华尔街见闻|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今天早些时候,央行公布的中国11月外汇储备意外大降872亿美元,为1996年有数据以来第三大月度跌幅,推高年内累计降幅至4050亿美元。野村首席中国经济学家赵扬在数据发布后第一时间表示,11月…

今天早些时候,央行公布的中国11月外汇储备意外大降872亿美元,为1996年有数据以来第三大月度跌幅,推高年内累计降幅至4050亿美元。

野村首席中国经济学家赵扬在数据发布后第一时间表示,11月外储下降主要受欧元及日元月内贬值幅度较大影响,造成非美货币资产重估的汇兑损失,预计12月外汇储备仍有可能进一步下降。

兴业证券宏观分析师王涵估算,非美货币贬值可以解释约60%的外储下降:

中国的外汇储备并非完全由美元资产构成,还有欧元等其他货币,而外储的估值是以美元估值。因而,美元相对于其他货币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外储以美元计价的估值水平。11月,美元指数再次出现快速上涨,涨幅达到3.3%。根据我们的测算,如果美元在中国外汇储备中的占比为60%(全球该占比为63.7%,2015年2季度数据),那么美元升值将能够解释本月外储下降的约60%。

今天外储数据公布后,离岸人民币兑美元(CNH)闻讯扩大跌幅至0.35%,可见市场对于人民币贬值的担忧不减。对此,王涵表示,其他指标指向人民币贬值预期并未升温。

通常人民币市场的高频交易量是外储较好的预测指标。然而,11月却出现明显的背离。而如果看历史上,两者出现方向性的背离时(如2015年5月)也对应着美元指数的升值(2.4%)。从人民币衍生品市场来看,也是如此。因而,我们认为11月外储的大幅变化可能更多源于估值的变化。

王涵进一步指出,美联储加息预期对新兴市场资产的冲击正在逐步下降。12月美联储会议前后,新兴市场风险资产可能至少有2个月的平静期。

该观点与国际清算银行(BIS)最近的观点不谋而合。BIS指出,在11月初美国就业数据公布后,2013年的“削减恐慌”似乎要在债券及外汇市场重演,新兴市场资产价格短时间内急速下滑。但是到11月中旬,新兴市场不同资产类别已基本收复了前期的跌幅,与“削减恐慌”后的市况大不相同。目前市场正呈现出“不安的宁静”。

最后,对于外储下降可能对国内流动性造成的冲击,赵杨认为,目前境内流动性宽裕,预计年底前没有机会再降准降息,并且预计今年年底前在岸人民币兑美元至6.5。

 

上一篇:OPEC内斗 受伤的却是卢布
下一篇:今日辟谣(2023年11月17日)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无

宏观经济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