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指标

“一带一路”战略需知己知彼

来源:证券时报 |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由于“一带一路”战略建设周期长,中短期投资回报不太明显,还可能面临投资无法回收的风险。“十三五规划”建议中,“一带一路”被多次提及。这一概念写入五年规划,可见得到了政府高度的重视…

由于“一带一路”战略建设周期长,中短期投资回报不太明显,还可能面临投资无法回收的风险。

“十三五规划”建议中,“一带一路”被多次提及。这一概念写入五年规划,可见得到了政府高度的重视。自“一带一路”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后,也成为资本市场追逐的热点。但从实际情况看,其建设并非一帆风顺。

目前中国企业已经遍布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但这些企业布局分散、没有形成能够实现共同成长的供应链。尽管我们都知道“一带一路”市场广阔,但这并不意味市场马上能为人所用,就好比我们知道数千米的深海下有些丰富的矿产资源,而我们当前的技术能力限制了我们的开发。

虽然“一带一路”的建设具有长期性,经济效益不会立刻释放,直接参与的企业将直接受益,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局势的紧张、战争的不可抗拒性、社会的不稳定是阻碍其经济发展、外部投资的一大难题,任何政体暂时都难以克服这一问题。在这种背景下,中国企业想凭借自身力量在异乡单打独斗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

不稳定性是“一带一路”战略中最大的风险,这种不稳定来自地缘政治、宗教信仰、文化差异、民族习惯、法律不同等一系列因素。若在战乱的背景下,即便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的意义再大,笔者相信任何企业都会将员工的生命放在首位,这也是企业的责任。

笔者看来,政府是保证“一带一路”正常建设、发展的最关键力量和坚强后盾。在我国经济增速数十年位居全球第一、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科教文卫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军事力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不得不向中国“示好”。在当前世界尤其是中东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国家实力的提升产生的威慑力量能够帮助中国企业更有勇气、有底气、有力气参与到“一带一路”的建设中去。

对中国企业而言,发现机遇的同时还需要认识到风险,但也不要因为恐惧风险就对“一带一路”沿线局势的不稳定、不确定性而退缩。国内此前的“走出去”战略主要是劳务输出,而“一带一路”的战略是混合型投资,即除了劳动力之外,还有有形及无形的生产材料,投资难度无疑将会加大。由于国别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法律体系不同,投资过程中会必不可少发生一些冲突。

这要求中国企业在“走出去”之前,需要了解所在投资国家的政治理念以避免冲突,了解对方的法律制度以避免各种政治上的相关风险,了解对方的融资模式以避免未来的股权纠纷,以及了解对方的贸易保护模式以防中国企业“哑巴吃黄连”。

由于“一带一路”战略建设周期非常长,中短期投资回报可能不太明显,而且还可能面临投资无法回收的风险。这种风险一方面来自于企业自身对项目的认知,不同国别认知能力、消费意识、投资风格有差异,项目建成之后的是否具备盈利能力还有待考量;另一方面,对方在项目建成之后会否背信弃义,导致企业颗粒无收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企业也需要有应急预案策略。另外,当政局不稳、战乱发生之时,资金、物力该如何处置回收同样是一大问题。

因此,笔者看来,中国企业在步入“一带一路”的过程中,有必要寻找合适的保险企业进行合作,尽可能降低各种不可抗因素导致的损失。

 

上一篇:宏观经济处下行周期 大宗商品弱势难改
下一篇:今日辟谣(2023年11月17日)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无

宏观经济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