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指标

清华18万字报告揭股灾元凶 券商过度逐利

来源:和讯网|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11月19日,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理事长兼院长、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联席院长吴晓灵在《财经》(博客,微博)年会上表示,本轮股灾至少包含六大原因:融资杠杆、市场机制、交易工具、投资者…

11月19日,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理事长兼院长、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联席院长吴晓灵在《财经》(博客,微博)年会上表示,本轮股灾至少包含六大原因:融资杠杆、市场机制、交易工具、投资者结构、新股发行制度、媒体言论,而股指期货并非元凶,它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现货市场的抛压,并呼吁尽快完成《证券法》的修改。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也首次向社会公开了其针对本轮股市异常波动的十八万字研究报告——《完善制度设计,提升市场信心——建设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资本市场》(下文简称“报告”),全面剖析本轮股市异常波动形成原因,并提出加快修订《证券法》、建立国家金融危机应对机制、正确运用衍生品等创新金融工具、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建立舆情分析检测反馈机制五大政策建议。

报告由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联席院长吴晓灵、联席院长李剑阁及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王忠民担任课题组牵头人,汇集二十余位行业专家全程参与研究写作。

报告认为,2015年6月-8月份的中国股市经历了“异常波动”,经过政府的有效应对,股市的风险已基本释放,逐步进入恢复调整期。但从深层次原因分析:从宏观上看,这次股市异常波动反映了人们对转型、改革的过高预期与短期经济表现未达预期的矛盾。

总体来看,吴晓灵认为有六大原因导致了本轮的股市波动:第一、杠杆的过度、无序应用和金融产品监管不完善导致监管层难以实时监测、量化股票市场的风险状况,是本次异常波动的最重要原因;第二、市场机制多空不协调导致积累了大量风险,同时对金融衍生品和套利对冲等金融工具运用不力,阻碍了股票市场自身功能的正常发挥;第三、交易机制方面的设计缺陷加剧了本次股票市场异动的幅度;第四、投资者结构散户化问题突出,投资理念偏短视,价值投资理念弱化,羊群效应明显;第五、新股发行制度、上市公司行为规范等方面存在一些漏洞。另外,媒体言论成为牛市思维助推器,未在舆论监督和市场净化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因此,吴晓灵建议应吸取本轮股市波动教训,着力建立市场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从而提升市场信心。首先,加快修订《证券法》,根据产品的本质扩展证券范围,将各类集合投资计划份额和份额化的P2P网贷、股权众筹等纳入证券范围,实行统一功能监管。其次,建立国家金融危机应对机制,并在法律中予以明确。另外报告认为本轮快速暴跌的原因并不因为股指期货,相反,股指期货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现货市场的抛压。因此,建议正确运用衍生产品等创新金融工具,完善市场定价和风险管理建设。另外,创业板等泡沫过大,部分程度上源于发行控制,应积极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度改革,恢复新股发行。最后,建立舆情分析监测反馈机制,正确引导舆论导向。

事实上,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公报公开了之后,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问题引发了市场关注,有消息称一行三会将合并。吴晓灵认为,不能够简单地考虑把监管当局合在一起。“银行、证券、保险、信托都有不同的功能,要按照他们的特点来实行分别的监管。银行是接受存款、办理结算业务,通过贷款方式以自身信用实现间接融资的机构。证券经营机构是直接融资的中介平台。信托业凭借自身专业与忠诚待客进行资产管理。保险业在大数法则的基础上为出险客户提供经济补充。这四种行业功能不会混淆的,也不可能混在一起。”

吴晓灵表示,一行三会的简单合并不能解决现有问题,应对金融产品的本质有清晰的认识,并克服当前“一行三会”的地盘意识,真正实现功能监管,尤其是要确立央行在金融业中的主导地位。央行和各金融监管部门应建立信息共享的工作沟通机制,及时掌握不同金融机构的监管情况和经营风险状况。

 

上一篇:国家统计局:用铁路运输等判断经济形势有失偏颇
下一篇:今日辟谣(2023年11月17日)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无

宏观经济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