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指标

中国A股为何同时处于牛市与熊市?

来源:金融界网站 |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中国股市自今年夏天进入极端震荡趋势以来,如今正陷入尴尬状态:同时处于熊市与牛市领域。截至上周,上证指数较8月26日谷底价位强劲反弹24%,但较6月12日触及的5178峰值仍有30%的距离。这样…

中国股市自今年夏天进入极端震荡趋势以来,如今正陷入尴尬状态:同时处于熊市与牛市领域。

截至上周,上证指数较8月26日谷底价位强劲反弹24%,但较6月12日触及的5178峰值仍有30%的距离。这样的处境彰显了过去一个季度以来市场情绪的疯狂程度。年内迄今A股市场累计涨幅为13%。

美国RitholtzWealthManaGEment的研究主管MichaelBAtnick上个月日率先在推特(Twitter)点出中国股市这种错乱景况。当时他写到:“上证综指正同时处于牛市及熊市:自最近的顶峰大跌了35%,但又自最近的谷底反弹了20%。”

根据经典定义(牛熊市的技术性定义),分别是自最近谷底及顶峰反弹或下跌逾20%。Batnick表示,他当时主要只是想嘲讽喜欢给市场贴标签的行为。

近期金融、国企等权重板块狂热,带动大盘冲高,但中小盘股整体调整。大盘上涨之后,次新股接踵而来,乐观的眼睛总能从市场中找到亮点。虽然有色金属企业盈利不佳,但看看新能源、锂电池,在转型的风口上实在是妙不可言。

申万宏源(行情11.58-0.69%,买入)证券认为,A股有这样的表现有其内在的原因。美联储之所以要考虑升息,既源于国内实体经济复苏明显,不再需要通过超低利率来刺激。另一方面其目前通胀水平大致在1.8%左右,距离2%的警戒线已经不远,因此也存在调整利率的必要。

而升息与一年前的退出QE3一样,都表明美国超宽松货币政策正逐渐告一段落。股市、汇市因此而有所反应,也是很自然的。

反观中国,宏观经济状况还比较严峻,增长速度仍在下行,CPI只有1.3%,生产者价格指数下滑还很严重,这就需要在财政与货币政策上双双保持适度宽松,以达到稳增长,特别是稳住工业增长的目的。

显然,这种基于经济实际状况而导致的政策走向上的差异,决定了中国与美国的资本市场未必呈现完全同步的特征。

进一步考察A股市场,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场外配资等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市场杠杆率已经回落到了一个比较合理的水平,这也就使得市场具备了自我修复、自主运行的初步条件。

IPO重启之所以能够为市场所认同,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与投资者对于大盘形成了相对稳定的预期有关。

长城证券策略分析师汪毅认为,IPO的制度改革,从本质上看,是为了让游戏规则更加透明,让市场上多发的货币更愿意进来,借以消化中国经济结构中的债务压力,甚至产能过剩等难题。

但股票市场终究是以企业融资为目的,是为了发展实体经济所准备的融资渠道,所以经济体制改革、结构顺利调整才是支撑资本市场中长期持续健康走强的核心要素,即改革支持估值的逻辑可以延续的关键。

中期市场走势能否延续,归根到底要看改革进度和美联储收缩货币的节奏,目前已经进入了中美赛跑抢时间的时刻。中国资本市场毫无疑问步入了波动较大,但中枢缓慢上升的时代。

当然,新股发行改为中签后支付购股款,从形式上看只是回归了2000年的做法,但现在实施,还是起到了提高投资者持股积极性及强调按有利于稳定市场的原则实施变革的态度,因此对市场起到了很正面的作用。

另外,虽然时下公布的不少经济数据差强人意,但也有不少先行数据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而一段时间来有关方面不断采取各种稳增长措施,现在看来也在慢慢发挥作用。这也就意味着,中国实体经济虽然现在还很困难,但毕竟已露出了见底企稳的曙光。

对于作为经济晴雨表的股市来说,这可以视为做多理由。政策托底、经济企稳以及制度改革,成为近期A股上涨的基础,而这些显然要比美联储升息对A股的影响力要大。所以,时下A股能够风景独好。

中国股市卖压主要来自市场对实体的忧虑,但现在许多分析师们相信,中国经济已暂时度过难关。EosFunds经理人JonCArnes便持续认为,中国经济明年将走强,中国股市也将在12-18个月后再创新高。

最新数据显示,中国10月份零售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大增11%,创今年来最大增幅。消息刺激投资者乐观预期,强劲的消费者购买力,将协助弥补中国经济成长减缓带来的伤害。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外资的动向。KraneShares投资长BrendanAhern便看好中国服务业的表现,未来将持续超越制造业

他指出,许多报导仍旧将中国走跌的制造业数据,视为反映中国整体经济情况;但若以为中国经济只有单一面,往往才令投资者无所适从。

富国银行投资协会(WellsFargoInVestmentInstitute)的全球股市部门主管SeanLynch说,中国下调经济增长预期,市场平稳接纳的反应是个积极的信号。

展望后市,决策层预计仍将在改革方面加力,同事推进市场稳定和企业治理升级等,这些都很容易对上外国投资者的胃口。

Carnes指出:“我目前正抛出已经走强的股票持仓,并等待市场再次出现调整时寻找新的买入机会。”

沪股通依然在延续净流出的局面,在A股如火如荼时离场。11月12日,上证指数微跌0.48%,结束“六连阳”。当天,沪股通资金继续净流出15.34亿元,已连续18个交易日净流出,245.5亿元资金出逃。持续时间如此之长,沪港通开通1年来,绝无仅有。

沪股通资金规模不大,但在此次暴跌中,精准抄底。

8月24日开始,沪股通资金异动,当天净流入82.62亿元,而此前近1月都是个位数小幅流入流出。8月25日、26日、27日分别净流入80.71亿元、75亿元和48.99亿元。287亿元蛰伏A股,等待曙光乍现。

8月26日,上证指数盘中最低2850.71点,阶段性底部创出,此后连续两个交易日强势反弹,预演深秋行情。时至今日,A股正当3700点关口蓄势,外资抄底资金功成身退。

虽然沪港通总量不足以影响市场,但最活跃的跨境资金的动向值得密切关注,这表明境外资本对境内资本市场的看法与内地投资者产生了分歧。

一份涉及中国资本货币市场的资金报告值得关注。国际金融协会发布数据,今年10月新兴市场净流入资金139亿美元,为6月以来首次月度流入。其中,新兴市场股市流入资金62亿美元。

截至10月23日当周,美国的新兴市场股票和债券交易所交易基金资金流入翻了一番,总额达11亿美元。

知名财经评论家叶檀认为,外资对于A股市场似乎热情大减,选择逢高减持,这并不是一个乐观的信号。

境外投资者看的是大周期。从大周期看,目前美元加息预期浓厚,美元指数大幅上升,如果市况延续,那么资金会流出新兴市场回到美国与瑞士等国。

尤其是中国最近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不如预期,明年经济增速前景并不明朗,人民币资产从长期来看处于下行周期,最好的情况是维持震荡,出现大牛市的可能性比较低。

虽然央行仍在力挺,不过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趋势仍处于下行通道,只要央行一松开托市的手,人民币离岸市场就会下降。近期,美联储三巨头接连发表鹰派讲话,显示美国加息预期增强。

对于中国而言,这两年金融市场最重要的事件是人民币国际化,以及能否加入SDR的货币篮子,从而让国际资金源源不断流入中国。

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11月5日在2015凤凰财经峰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美国应尽快批准IMF份额改革方案,并强调2010年的份额改革至今因为美国国会的阻挠,仍然没有得到批准。央行要稳住人民币,就要不断耗费外汇储备。如果境内的资金持续不断地向境外转移,这对于中国将是不可承受之重。

叶檀分析,能够在全球配置资产的人,这两年关注的是分散风险,如同时做多美元、做空黄金、配置境外市场的股票,以避免鸡飞蛋打。

她指出,境外投资者不看好中国资产价格,境内向境外转移资产的人本质上就是在做空人民币资产。不能因为两天的牛市,就过度地乐观。

兴业证券(行情12.72-0.70%,买入)全球策略师夏维尔-丹尼斯(XavierDenis)也对中国更长期的前景却表示出了相对的警惕。

他表示:“我认为,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方面还存有许多问题,并且美联储将在特定的时候会进行升息。对任何市场上的上行趋势来说,这都可能会带来限制。”

相较于美国的股市,中国的上海证券综合指数还在处于其婴幼儿期。上证综合指数在2015年飙升了54%,直到6月中旬。在抵达5166点的最高峰后,上证综指在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就暴跌了月40%。此后,中国人民银行贬值了其货币,并在8月份和9月份震动了全球市场。

 

上一篇:巴黎遭恐怖袭击后 全球市场难逃“黑色星期一”?
下一篇:今日辟谣(2023年11月17日)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无

宏观经济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