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指标

大众丑闻意味着柴油汽车的末日?

来源:华尔街见闻 |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大众柴油车排放造假丑闻可能加速柴油汽车末日的到来。因这一丑闻可能导致公众对于清洁柴油技术的信任危机,让人们更加看好电动车技术,从而跳过柴油车这一折衷环节。尽管电动车目前也存在种种…

大众柴油车排放造假丑闻可能加速柴油汽车末日的到来。因这一丑闻可能导致公众对于清洁柴油技术的信任危机,让人们更加看好电动车技术,从而跳过柴油车这一折衷环节。尽管电动车目前也存在种种不足,但仍可通过混合动力车的方式逐渐发展。

大众其柴油引擎车辆在检测时透过系统调节的方式,使其能够通过美国EPA的废气排放检测,然而实际上路的车辆的废气排放却超标四十倍,此事一出即遭受各界的谴责,而且除了大量的罚金、公司股价大跌,现任CEO也因此宣布辞职以示负责。

而不少媒体对于此桩丑闻的爆发有不同的角度,其中的一派认为,这桩丑闻将会加速汽车产业渐渐放弃柴油内燃机,并加速致力于电动车的发展。

尽管柴油引擎曾被视为内燃机节能的希望,因为看中其燃烧效率比起传统汽油引擎更高,加上先前又能通过排放检测,但如今大众作弊事件爆发,对照当时TDI引擎强调的清洁排放根本是严重的讽刺。

什么是清洁柴油技术?

大众丑闻把“清洁柴油技术”推上了风口浪尖,需要注意的是“清洁柴油技术”是相对“柴油技术”,即一般的柴油发动机来说的。由于柴油发动机通过压燃的方式做功,使得普通柴油发动机也面临较高的尾气及颗粒物排放等问题,并因此在公众认知中留下了“冒黑烟”、“不干净”的传统印象。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突破,各种降低尾气与颗粒物排放的手段应运而出,例如目前颗粒捕捉器(DPF)能够已经可以过滤接近99%的颗粒物排放。而对于这次“检测门”事件中让大众颜面扫地的氮氧化物,更是有废气再循环技术(EGR)、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SCR)等多种技术手段加以消除。据了解,在不同工况水平下,SCR可以降低65%至95%的氮氧化物排放。正是这些手段的综合应用,形成了今天的“清洁柴油技术”。

不过尽管挂上了“清洁”的前缀,但大部分柴油车仍然达不到美国的准入标准。欧盟对柴油车的氮氧化物排放值要求是不超过每公里180毫克。从9月份开始限制更严格,改为每公里80毫克,尽管如此仍是美国的2倍多,所以在大众在欧洲作为清洁汽车,但到了美国需要作弊才能过关。

信任危机让市场未来或转向电动车

大众“尾气门”的爆发导致了公众对于清洁柴油的信任危机,让很多人更加看好电动车技术。此外,不少国家地区对电动车真金白银的补贴,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政策的导向性。

虽然节能替代技术并非只有电力这个选项,如核能、太阳能、氢能等,不过从技术的成熟度以及能源取得型态,电动车应该是目前相对可靠的发展方向,尤其是在特斯拉(Tesla)出现后,也带动业界开始把目光从过度的混合动力车转往纯电动车发展。

而这次的事件也可能会成为一个契机,使汽车产业加速淘汰内燃机的脚步,有市场人士甚至称柴油引擎技术则会可能在这一波中首当其冲而被放弃的技术,毕竟因为这桩事件,针对家用车辆的柴油引擎已经成为被强烈指责的标靶,加上市场需求仍以汽油引擎为大宗,在弃保的两择下应该会把持续保留汽油引擎的研发,将柴油的研发转往纯电动车与油电混合车技术。

一名负责奔驰产品规划的高管曾称,“从长远角度看,混合动力更具有发展潜力,电气化混动系统最终将会取代柴油动力”。

而早些时候,戴姆勒集团旗下梅赛德斯-奔驰已经在考虑放弃柴油动力,转而专注于混合动力系统的研发。

电动车的优势与劣势

电动车在一般日用下相较于汽油内燃机车辆有着较好的能源使用效率,其实光看近期几款PHEV概念就可感受,例如三菱的OutlanderPHEV或是福特的MondeoPHEV,都是在低速下以纯电池运作,且即便电池电力不足,低速行驶时也不会直接改由引擎替代,反而是将引擎用于发电,反而比起在这样的速度下以引擎运作的油耗与废气排放更低。

另一个更重要的就是能源的取得方式,电动车顾名思义就是使用电能,电也是目前人类文明最主要的能源型态,相较其它替代能源是有着取得性的优势,毕竟其余的替代能源若要部属,多半都还需要重新规划能源交换点,然而电动车的能源来源只要透过既有的电网进行延伸即可。

当然电动车也并非毫无问题,充电的速度、电池的寿命以及电池后续的回收都是常被探讨的,所以还是有一派说法是会将中短距离以电动车、中长距离以及大型车辆以油电混合形式作为中期发展方向。

可以预期的是,在此波风暴过后,柴油引擎相当可能在此波的丑闻后失去在民用车辆的信赖度,但纯电动车却也还很难这么快普及,毕竟Tesla虽然已经在设法压低电动车的门槛,不过至少在目前为止也还无法降低到与汽油车相同的水准。此外从电力来源的角度说,如果仍然依靠传统的煤电发电,不过是将对环境的污染从行驶过程转移到充电过程,真实的排放水平并没有减少太多。

目前,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国均制定了百万级的新能源汽车发展目标,而从各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目标的实现程度来看,并不尽如人意,截至2014年,世界新能源车累计销量为60万辆,相对中国官方预计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总体销量2000万辆的目标,总体完成率为3%,分国别看,美国的完成率为9.7%,日本、德国以及中国的完成率分别为5%、2.5%以及2.4%。

不过电动车能够在下一波交通驱动技术中脱颖而出,也是由于现阶段的技术,电动车技术是目前技术较成熟且能源取得较容易的选择,一些车厂仍会持续研发前瞻性技术,包括氢气、燃料电池等方式,以更环保、节能的方式迎接未来的移动革命。

 

上一篇:为何日本会再度跌入通缩?
下一篇:今日辟谣(2023年11月17日)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无

宏观经济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