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探底回升 2015年还有哪四大事件将影响后市
来源: 南方网|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步入9月,回首2015年A股已有的走势,投资者在经历了大起大落,体味了投资历程的酸甜苦辣后,更加期待9月后股市的企稳反弹。展望未来,年内国内国际可能影响股市走势的几件大事,无不牵动着投…
步入9月,回首2015年A股已有的走势,投资者在经历了大起大落,体味了投资历程的酸甜苦辣后,更加期待9月后股市的企稳反弹。展望未来,年内国内国际可能影响股市走势的几件大事,无不牵动着投资者的心,“年终奖”的喜获与否仍在纠结中。
事件一:《证券法》修订年内能否审议通过
已于今年4月20日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一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修订草案(下称《证券法》修订草案),截至目前还没有进行公开征求意见。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8月21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立法机关正在对修订草案进行完善,证监会将全力配合,并希望尽快安排第二次审议。按照原定计划,新《证券法》有望在下半年年内三读审议通过。
然而,为期6天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8月29日闭幕,《证券法》草案无缘此次审议。这意味着《证券法》修订二读将继续延后,下一次审议的时间窗口为今年10月。
有参与《证券法》修订和讨论的专家表示,这次延迟,除了跟立法思想精细化有关之外,跟6月以来资本市场的震荡有关。这次波动是系统性风险还是人为造成的,还需要进一步观察和研究,如果找不出股市非正常波动的根本症结所在就仓促立法,会使法律出台缺乏针对性和科学性。
在中国股市经历这次巨幅震荡之后,市场对《证券法》修改推后、注册制改革放缓已经有所预期,但会不会就此搁置和无限期延后,市场有不同猜测。
“这次股票市场的波动,应该说又给证券修法提出了更多问题。”中国证券法学研究会会长、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锋日前在首届中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法治论坛上称。
“股灾”会导致《证券法》修改推后吗?“我们没有得到相关官方消息,但是从我们证券法研究会参与这个工作所得到的信息来看,我们认为立法部门对《证券法》的修订仍然一如既往地在往前推进。”郭锋说。
事件二:深港通年内能否通车
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周一在新加坡一个会议上称,近期中国股市动荡可能令两地市场“互联互通计划”的进程放缓。
其实,2014年11月份沪港通正式启动以来,何时启动深港通一直备受关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将适时启动“深港通”试点。随后,深交所总经理宋丽萍透露,根据监管层的预计,深港通有望下半年推出。
李小加曾在8月中旬表示,深港通技术工作7月份已完成。港交所正等待监管部门的批文。在更早的8月上旬,李小加称,深港通开启日期尚未确定,目前内地的重心放在稳定国内股市上。深港通的准备工作已结束,如方案获批,可能在三个月内启动。
证监会则在7月中旬表示,一贯支持深、港交易所开展合作,支持他们在沪港通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适时开展深港通。
按照“三个月内启动”计算,就算是本月能够获批,那么,开通可能也要到12月份了。
那么,从目前监管层的一系列表态来看,12月份能开通吗?貌似还是个未知数。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随着市场的慢慢稳定,深港通推出的条件正在慢慢成熟。至于具体推出的时间,当然还是要视市场情况而定。
虽然何时能够推出深港通目前尚未有具体时间表,但是,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不可否认的一点是,深港通将会是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又一重要里程碑,与去年11月17日“通车”的沪港通产生协同效应,以不同层次的资本市场及公司品种扩大两地股市“互联互通”的影响力。同时,有利于A股和H股的并轨,在流动性及估值等方面均有利于深港股市的长期发展,加强互补性及扩大投资范围。
深港通一旦通车,个股弹性更高的深市有望获得北上资金进一步关注。在业内人士看来,从投资理念和市场风格角度看,相对稀缺、A+H高折价,以及高股息的蓝筹股最容易获得海外资金青睐。
今年下半年,美联储是否加息是全球经济最大不确定性之所在。随着9月中旬美联储会议的临近,有关美国加息的讨论再次升温。
投资者在密切关注美联储是否将在9月16日至17日召开的货币政策例会上启动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首次加息。从美联储高层官员的最近表态来看,他们并未完全排除9月份加息的可能性,但也未就9月份启动加息达成共识。
一方面,美联储已经多次明确表达了年内加息的态度。在最近的JacksonHole会议上,联储副主席费希尔仍然乐观看待美国就业和通胀前景,并认为需要在通胀抵达2%目标之前就加息。而刚刚发布的美国8月份就业市场数据也比较正面。美国失业率已经降至5.1%,为2008年4月之后的新低,达到了联储所认为的充分就业水平。
另一方面,市场中仍然有不少人认为美联储不应、也不会在今年加息。美国前财政部长萨默斯甚至认为美联储接下来应该做的是推出第四轮量化宽松(QE4),而非加息。与萨默斯持相同意见的还有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联合的创始人戴里奥。
总的来看,尽管近期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以及欧央行扩大QE的决策让美联储9月份加息的可能已经大为下降,但12月加息仍然是大概率事件。但未来究竟如何演变,还需拭目以待。
中金公司分析师吴杰云认为,美联储9月份加息的可能性小。一方面,在7月美联储议息会议声明及之后的纪要中,美联储没有给任何加息暗示;另一方面,近期市场的动荡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需要进一步观察近期全球市场的动荡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国际金融协会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查尔斯·科林斯也认为,如果全球金融市场持续动荡,美联储肯定会推迟加息时机,因为美联储目前并不面临通胀大幅上升的威胁,同时美联储也不希望因为加息而加剧市场动荡。科林斯表示,随着美国经济改善和失业率大幅下降,美联储对长期维持零利率政策感到不安,希望尽早开始启动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但会耐心等待正确的加息时机。
美联储加息这一不确定的事件,在未来可能对全球市场和经济带来的扰动不容低估。
事件四:A股纳入MSCI指数日期未定
6月9日,MSCI公司发布2015年指数年度评估公告,暂不纳入A股。
对于这一结果,外界并不感到意外。MSCI表示,将与中国证监会协作,在市场准入相关的主要问题解决后,就会立刻宣布纳入A股,而无需等待MSCI的年度指数评估。据悉,A股纳入MSCI指数还存在几个障碍:额度分配过程、资本流动限制、受益权属界定。
近日,在一次专访中,MSCICEO亨利·费尔南德兹(HenryFernandez)表示,A股加入MSCI全球市场基准指数的进程会比预想得快。
“只要A股准备好了,我们就准备好了”,他说,当前A股的波动不影响MSCI对A股纳入MSCI指数的决议,MSCI会根据市场开放程度,逐步提升A股在MSCI指数的比重。
他说,虽然在过去三个月中A股纳入MSCI的三个“障碍”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改变,但他相信改革随时都会出现,甚至会比预期得快,而MSCI也会随时启动关于A股纳入MSCI全球市场基准指数的讨论。
MSCI估计,A股被纳入全球市场指数的决定将为A股带来海外资产管理公司、养老基金和险资的流动性4000亿美元。
对MSCI指数来说,接受A股可能只是向前迈出一小步,但该决定标志着该公司对中国投下高度象征性的信任票。
分析人士指出,中国股市以超过9万亿美元的市值跃居全球第二,其重要程度已经让MSCI越来越难忽视。因此,A股纳入MSCI只是时间问题。
海外投资者开始抄底中国股票多支股票受青睐
周迪管理着110亿美元资产,正在买入贵州茅台股票。贵州茅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代,其股价自6月份以来下跌了22%。周迪称,考虑到较高的利润率,贵州茅台看起来是一个不错的投资。
实际上并不是周迪一个人这么认为。8月份全球投资者通过沪港通买入了人民币214亿元(合34亿美元)在上海上市的股票,创2014年12月份以来的最大月度买入规模。7月份投资者抛售了人民币315亿元股票。
尽管近几周来中国股市遭遇了疲软经济数据的冲击,并经历了大幅的震荡,许多投资组合经理仍认为,在上证综指较6月12日高点跌去40%之后,中国股市值得关注。他们在寻找他们认为会从中国经济转型中受益的保险、医疗保健、食品及科技类公司。目前中国政府正在推动经济转型、试图提高消费在整体经济中的比重。
这些投资者在买入在香港上市的中国移动[1.53%](ChinaMobileLtd.)股票以及中国中央政府债券。中国移动是中国第一大移动运营商。至于中央政府债券,自2013年底以来其回报率一直好于同期限美国国债。这些投资者也在押注电商巨头阿里巴巴集团(AlibabaGroupHoldingLtd.)和腾讯控股[1.78%](TencentHoldingsLtd.),后者的即时讯息服务应用在中国可谓无处不在,另外还有在中国比谷歌(GoogleInc.)更受欢迎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BaiduInc.)。
为瀚森全球投资有限公司(HendersonGlobalInvestors)中国基金管理约12亿美元资产的奥德里(CharlieAwdry)说,各国的股票都遭遇了投资者无差别的抛售。自从中国8月11日出乎意料地引导人民币贬值以来,各国市场下跌惨重,而且波幅大得不同寻常。
奥德里已经购买了一些在美上市的中资公司的股票,例如阿里巴巴,该股自从6月12日以来已经累计下跌了26%,600亿美元市值蒸发。奥德里说,阿里巴巴是一家拥有巨大现金流生产能力的企业,这一点被投资者忽略了。截至3月份的一年,该公司来自运营活动的净现金流增加50%,至67.9亿美元。
许多交易员和分析师说,外界普遍认为,中国经济增速的放慢意味着对原材料需求的减少,也就意味着投资者应该绕开金属和采矿类股。不过,管理着超过3,000亿美元资产的MacquarieInvestmentManagement的亚洲股票主管勒科尔尼(SamuelLeCornu)说,随着中产阶级人群的壮大,其他行业会受益。
勒科尔尼说,押注这种趋势的办法之一是购买中国保险公司的股票,这类股票在最近的下跌中跌幅惨重,但潜力巨大,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寻求通过购买寿险来给家人提供保障。
他的首选股包括香港上市的中国太平[3.13%]保险控股有限公司(ChinaTaipingInsuranceHoldingsCo.,0966.HK,简称:中国太平),该股在近期的下行行情中下跌35%,但过去两年中仍上涨一倍。买入该类股的投资者称,保险类股估值仍相对较低:其H股往绩市盈率平均为10倍。中国太平按去年每股收益计算的市盈率为9倍。
不过,几乎没有人怀疑中国经济面临阻力以及其地区贸易伙伴将受到拖累。7月份中国的进口出人意料地同比下降,今年迄今为止新兴市场股市资金外流规模超出去年全年水平。即使普遍认为中国是崛起中大国的投资者也在重新评估所持资产。
TIAA-CREFEmergingMarketsEquityFund投资组合经理AlexMuromcew称,过去几周市场下跌帮助那些相信中国可以继续维持7%年增速的投资者认清了现实。该基金在全球范围内管理着8.862亿美元资金。他说,中国使用政府资金救市以阻止企业卖盘的做法已经不合时宜。
他表示,他认为过去几周中,中国政府的公信力大失。他还称,他正在度过这一艰难的过程,设法理解在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他所持有的公司的基本面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
不过中国的一些投资者表示,中国推出的经济政策旨在建立一种能够逐渐吸引全球机构投资者入场的市场。在近段时间的市场暴跌中,AshmoreGroup研究主管德恩(JanDehn)买入了5年期中国国债。该公司的资产管理规模约为590亿美元。
以美元计算,自2013年底以来,5年期中国国债的回报率达到10.2%,相比之下,5年期美国国债的回报率仅为5.8%。在德恩看来,中国债市很快就能够与日本、英国、美国以及德国债市形成直接竞争之势,他希望赶在投资者大量涌入之前,抢先进入中国市场。
德恩称,中国的决策层有着长远的考虑,他们会成功的。
- 上一篇:下一个加入货币大战的国家是? 下一篇:今日辟谣(2023年11月17日)
- [腾讯]
- 关键字: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