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主任为何要给东北拉生意?
来源: 财经网|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东北是我们的一个大装备工业基地,特别是辽宁大连,有四大板块:钢铁、冶金、炼化、装备制造。是我们对外产业合作的重要基地。今天到会有很多企业界朋友,我们也非常愿意跟你们合作,可以企…
“东北是我们的一个大装备工业基地,特别是辽宁大连,有四大板块:钢铁、冶金、炼化、装备制造。是我们对外产业合作的重要基地。今天到会有很多企业界朋友,我们也非常愿意跟你们合作,可以企业跟企业合作开辟第三方市场。”在今日举行的夏季达沃斯《财经》分论坛上,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当着一众俄国、美国公司老板的面,直接开始给东北“拉起”了国际生意,引发了舆论热议。
徐绍史为何亲自拉起了生意?这与会议的主旨有关:中国产业合作新愿景。徐绍史表示,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的下行压力表现在三个方面:产能过剩、工业和投资增速放缓、前期高速发展积累的一些风险正逐步显现。
徐绍史:中国经济基本面是好的,但是目前面临的下行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具体的体现,一个就是产能过剩,我说了,我们这些过剩的产能并不是落后产能,这些产能都是符合技术规范,符合环保标准,而且都是比较先进的产能。第二个,可能就是工业和投资的速度有所下降,这是我们必须关注的两点,因为它涉及到实体经济,涉及到整个拉动经济增长的两个关键点。第三个,我们这些年高速发展积累了一些矛盾,一些风险,最近也在逐步的显现,这个不展开来讲了。当然我们对中国经济还是充满着信心。
如何应对呢?徐绍史给出的解决之策即为中国产能的出口化:中国应从消费品出口过渡到国际产能装备合作。
徐绍史: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真是抓住了这一轮产业分工调整的机会,中国本身深度的融入世界经济,我们既引进来又走出去,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又比较丰富的产能。那么,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中国不能完全依靠出口消费品来拉动我们的外需,应该从单纯出口消费品到进行国际的产能和装备合作,更好的来发展我们的外需,所以这是顺应国际产业发展分工潮流的。
按照这样的思路来看,身为“共和国长子”的东北老工业基地会率先被国家发改委主任推荐给外企也就不奇怪了。
同在会场的辽宁省常务副省长周忠轩对此也表现出极大兴趣。周忠轩表示,发展国际产能合作本身对辽宁来说,是调整优化结构也是新的动力。参加国际合作实行物资互换,取长补短,不管投资方还是受资方都受益。
周忠轩:辽宁是我们国家的老工业基地,被称为是共和国的长子,辽宁工业门类比较齐全,但同时由于历史原因,辽宁的重化工占的比重比较大,正像总书记所讲的那样,辽宁是初级号产品比较多,新一轮结构调整和升级过程当中遇到极大的困难,这些困难反映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就是我们的结构亟待调整,但是结构调整是一个历史的进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结构调整和发展速度之间是有一些矛盾的,我们必须要对传统产业进行调整,用信息化改造传统的产业提升发展水平。同时还要发展现代的新型产业,一段时间,大家可能都看到了,从各种报表当中看,辽宁的各项指标尽管总量仍然是在前十位,但是增长幅度都是在后几位,我们现在省委省政府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按照总书记讲的,就是要下决心要把结构调优,就像刚才绍史主任讲的那样,世界范围内的经济都在进行结构调整和优化,对辽宁来说这个任务更重要,同时我们就要加大改革力度,辽宁是计划经济进入比较早,退出比较晚。
大家都知道上个世纪我们国家实行价格双轨制,辽宁很多都是国家定价,不管市场多少、成本多少,都是按照国家定价支持改革和发展,市场经济必须顺应市场的需求进行改革,至于如何振兴雄风?可以看到尽管发展当中有很多困难,但是辽宁的产业基础还在,科技力量比较雄厚。辽宁有(国家级)院士54位,科技力量比较雄厚,而且产业功能技能非常好,尤其是我们优势产业装备制造业占的比重比较大,装备制造业占整个工业31%,经过这几年发展和振兴,装备制造业有相当多的产业包括矿山机械、包括特别电高压设备、包括海空设备、数控机床很多都在世界有先进地位,在国内有相当一批企业处于领军地位。辽宁基础很好,而且很有前景。发展国际产能合作本身对我们来说,也是调整优化结构也是新的动力。参加国际合作实行物资互换,取长补短,不管投资方还是受资方都是受益。
那么,老外对于合作开辟市场又是怎么看呢?
中国的邻居,俄罗斯方面的态度比较值得玩味。俄罗斯副总理兼远东联邦区总统特使尤里·特鲁特涅夫在论坛上表示,俄罗斯在远东有着丰富的资源,但很长时间没有利用这些资源的优势,现在俄罗斯将优先发展远东。“我们在开发远东时面临三个问题:首先是行政程序太复杂;第二是没有支持性的措施,没有优惠待遇;第三是基础设施不足。”
换句话说,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讲,俄国副总理讲的这三点意思很明显,俄罗斯有这个需求,但是深度合作有难度,因为俄罗斯远东又没有支持性的措施,又没有优惠待遇,基础设施不足,行政程序也很复杂。中俄如果开展大规模合作,就需要进一步商讨相关事宜。
美国企业家的态度则颇为有趣:合作OK,很好,但是,两家现在的理念有差距啊。美国铝业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KlausKleinfeld还吐槽道,“我们现在的生产理念是要保证我们的工作不会再伤害环境,而是把它变得更好,而我们知道中国公司(的理念)还没有达到这一点,1吨的铝在中国生产能够带来2倍的二氧化碳。”
- [腾讯]
- 关键字: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