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指标

财新指数到底靠不靠谱?

来源:和讯网|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汇丰终止冠名PMI(采购经理人指数)之后,财新传媒宣布获得Markit公司编制的PMI在中国的冠名权。财新中国PMI于今年8月起正式发布。Markit公司创建于2001年,是目前为止全球领先的金融信息指数…

汇丰终止冠名PMI(采购经理人指数)之后,财新传媒宣布获得Markit公司编制的PMI在中国的冠名权。财新中国PMI于今年8月起正式发布。Markit公司创建于2001年,是目前为止全球领先的金融信息指数,主要独立发布一些国家的金融信息。更名后PMI统计方法不变,包括财新中国制造业PMI和财新中国服务业PMI,财新传媒将组织经济学家对该指数深入解读。

现在笔者有一个问题,财新指数到底靠不靠谱?

这个问题,主要的焦点在于统计样本是否准确和是否包含了足够的样本数量,样本选取不准确或样本数量过少都会造成统计结果失真,并进而造成借助数据而做出的其它经济金融决策失效。

据有关报道,财新指数选取的样本数量为500家企业,而笔者百度了一下发现,中国截止到2014年的企业总数为4200万家,这些企业是工商注册的,占到总企业数的99.9%。从4200万家企业中只选择500家来说明中国经济的实际状况,这恐怕无法得出正确的结论来,笔者怀疑这个数据的可靠性。

相比之下,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样本数量为3000家,虽然也不能说绝对靠谱,但总比财新指数选取的样本数量大得多,是财新指数的6倍,因而相比之下,这样的数据笔者还是愿意相信国家统计局的,因为样本数量越大,反映的情况越接近更真实。

每个月,中国国内的很多机构,包括一些大型银行都在计算和发布这样的指数,但最终还是当国家统计局数据出来的时候更令市场震撼,这不仅是由于代表的是国家,更代表的是相对准确。

但是,在国内很多机构做经济和金融研判时,却总是引用财新指数作为依据,这更加令人质疑了,这到底是不自信呢?还是有什么别的目的?

如果财新指数有意向一些偏差的企业取值,会带来什么结果?

从表面上看是数据的误差而已,但数值差之毫厘,解读意义却大相径庭。从背后动机看,则有故意打压经济之嫌。在金融市场长期混迹的人都知道,为满足投机需求,故意制造一个不真实的数据出来,对市场的影响力是相当巨大的。

2011年欧债危机爆发时,当时的汇丰指数就明显压低了欧洲的各项指数,令欧洲金融市场动荡不安,等你弄清楚了真实的数据以后,事情已然发生了,这是国际投机资本惯用的伎俩。

现在,财新指数为了满足其炒作目的,开始对中国下手了,他们利用这些关键指数来影响整个市场,做出对中国经济的负面解读,然后实现其巨大利益。

遗憾的是,市场都在以讹传讹,并没有谁去澄清。笔者其实更愿意看到国内的财经机构拿出自己的令人信服的数据来,从而建立自己的信用。

 

上一篇:财政部:将及时给予PPP项目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
下一篇:今日辟谣(2023年11月17日)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无

宏观经济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