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指标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存在的四大突出风险

来源:上海商报|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从当前中国经济总体形势看,我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金融部门、地方政府等部门资产负债率均低于国际警戒标准,总体风险是可控的。但与此同时,也要高度重视我国经济面临的潜在性和系统性风…

从当前中国经济总体形势看,我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金融部门、地方政府等部门资产负债率均低于国际警戒标准,总体风险是可控的。但与此同时,也要高度重视我国经济面临的潜在性和系统性风险。

风险之一:财政收入大幅下滑是首要风险

2015年的首要宏观风险:中国将面临1981年以来最严重的财政风险。而这一点尚未被市场充分认识。土地出让金收入占地方政府总收入的35%,但土地招拍挂交易额在2014年下降了37%。伴随着土地出让金收入大幅下滑,2015年中国面临严重的财政风险,因为土地出让金收入占地方和全国政府总收入的35%和23%。地方政府收入可能会下降2%。

风险之二:非金融部门高杠杆风险突出

IMF数据显示,2005-2012年,中国非金融部门(居民、非金融企业和政府)债务占GDP比率整体呈上升趋势,杠杆率由139.3%升至176.3%,近两年又继续升至约210%。根据标普数据,2013年底,中国非金融类公司的债务总额共有12万亿美元,为GDP的120%。

过去五年,中国经常账户盈余已从2007年占国内生产总值峰值的10%降至2013年的2.1%和2014年的2%。中国今年一季度国际收支出现约800亿美元逆差,创历史新高且大幅超出去年四季度约300亿美元的水平。企业部门的自身造血功能开始下滑,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新兴经济体普遍出现经常项目账户恶化赤字和制造业部门杠杆率自2008年开始加速上升的重要原因。

风险之三:货币贬值预期引发资本外流压力

过去两年内(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由115.2上升至130.4,升值幅度超过13%。

外汇市场上的外汇供求大致由国际收支差额决定,如果国际储备存量上升,则外汇市场上本币供不应求,本币存在升值压力。反之,则意味着本币供过于求,本币存在贬值压力。中国国际收支表上的国际储备变动额在2012年第四季度至2014年第二季度连续七个季度为负,尽管该指标在2014年下半年为正,但在2015年第一季度再度减少802亿美元。这意味着当前市场上存在本币贬值压力。最后,从外汇占款增量来看,2015年1月至4月,外汇占款增量累计为-1891亿元人民币,表明金融机构在净出售外币,存在人民币贬值预期。

2014年第二季度至第四季度的短期资本净流出分别达到555亿、536亿与1016亿美元。这说明从2014年第四季度起,短期资本正在加速流出中国。

风险之四:巨额场外配资折射金融监管漏洞

在中国股市场内场外融资的总体规模预计在3.3万亿元左右,悲观情况下可能达到3.5亿—3.7万亿元,其中银行理财资金1.6万亿元左右,约占股市配资的一半。报告还称,在1.6万亿元银行理财融资资金中,场内融资约10000亿元,其中两融融资8000亿元,收益互换2000亿元;场外融资约6000亿元。另外,股权质押项目吸收的银行理财资金约5000亿元,但未被计入场外配资。

就本质而言,当前场外配资公司+Homs系统+信托/民间P2P账户,已经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互联网券商结构,配资公司在给投资者分配完分仓交易账户后,能通过信托配资/民间融资,直接让客户在自己账户上做高杠杆融资业务。

股市救市新政可能导致另类配资潮涌。据了解,目前大多数银行为上市公司提供质押融资业务提供的杠杆比率为1∶1,稍激进的商业银行最高能放到1∶1.5,甚至有些城商行将杠杆放到了1∶2,已经远远高过了融资融券的杠杆率,可能产生新的配资风险。

以上四大风险,内外联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决策层必须以有效化解并防范风险为首要前提,坚持底线思维,做好风险预案和政策储备。

 

上一篇:看看韩国历史就知道谁应为中国股市下行负责了
下一篇:今日辟谣(2023年11月17日)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无

宏观经济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