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金公司救市小试牛刀 国家队后援正在集结
来源:腾讯证券 |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1200亿元的券商资金,聚集到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证金公司),并已被视为救市的主力代表。虽然证金公司目前并未透露其7月6日是否出手买入上证50ETF及相关个股,但从龙虎榜的成交回…
1200亿元的券商资金,聚集到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证金公司),并已被视为救市的主力代表。
虽然证金公司目前并未透露其7月6日是否出手买入上证50ETF及相关个股,但从龙虎榜的成交回报窥看,国家队似乎已在集结火力。
7月6日,证金公司作为营业部席位之一,此次肩负国家队托市之责,也被市场寄予厚望。也因此时隔半年多再次现身龙虎榜,成交总额达59.6亿元。
让市场意外的是,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总部证券营业部(以下简称“中信证券总部营业部”)在7月6日的交易额是证金公司的两倍有余,达160亿元,拔得当日营业部成交总额头筹。
“中信证券总部营业部一般都是中信证券自营部门的交易席位,再加之中信证券是参与证监会救市会议的21家券商的龙头,这无疑可以看做是中信证券应监管层号召的托市交易。”一位私募基金经理说道。
一般而言,券商自营部门的成交量都较为固定,不会出现大起大落。但仅7月6日单一交易日,中信证券总部营业部成交量就已是6月份整月的4.7倍。“如果不是某些突发因素导致的,不会出现这种成交量的暴涨。”上述基金经理说。
7月6日,救市行动已初见成效,上证指数涨2.41%报3775.91点。
与此同时,保险、基金等机构的资金也在迅速集结,声援证金公司。国家队“勤王”救市资金正在不断增加。
中信证券成证金强援
龙虎榜显示,证金公司共参与30只个股,中信证券总部营业部共参与108只个股。“证金公司肯定和中信证券总部营业部也在其他个股上肯定是主多(主力多头),但是成交回报不会全部放出。”一位私募交易员向腾讯财经表示,这说明证金公司和中信证券总部营业部参与交易的并不止138只个股。
数据表明,证金公司在这30只个股中,买卖交易总额达59.6亿元,净买入58.5亿元,卖出1.1亿元;30只个股显示证金公司营业部是净买入,没有卖出动作,唯有中石油显示证金公司买入29亿元,卖出1.1亿元。
但这30只个股的成交回报可谓惨烈,其中15只个股依旧被砸到跌停板,仅有三只个股涨停。“作为国家意志,证金公司其实并不会积极拉高个股,只是对手盘出多少货都要能接得住。”上述基金经理称。
30只个股中,5只为上证50成分股,分别是中石油、中国铝业、金地集团、中国远洋和中煤能源。
单一净买入额最大个股为中石油,第二为海油工程,达2.1亿元,净买入额最小个股为西藏城投。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石油的成交回报中,中信证券总部营业部超过证金公司,成为买一主力,买入额达33.4亿元,占总成交比例为34.3%,而中石油尾盘也因此被强力封涨停,动态PE已经超过90倍。
由于中石油是上证指数的超级权重股,因此通过大力做多中石油进而维护和拉升指数的动机不言而喻。
数据显示,7月6日,中信证券总部营业部净买入152.4亿元,卖出7.6亿元,108只个股中有76只个股净买入没有卖出。每次操盘动用资金均量为1.4亿元。
其中,单一净买入额最大个股为中石油,第二为中航动力,达5.9亿元,净买入额最小个股为廊坊发展,为108万元。
如果以之前所声称的1200亿元计算,此次龙虎榜显示证金公司所动用资金不足5%,再加之券商自营与公募机构的做多意愿,后市仍有巨大的操作空间和余地。
“准平准基金”呼之欲出
一位接近证金公司的知情人士对腾讯财经透露,21家券商与证金公司已于7月5日签署秘密协议,按照协议,1200亿元救市资金计划需于7月6日11时全部在证金公司集结,由证金公司统一管理。
21家券商各自出一名投资经理和一名交易员,于7月6日8时到证金公司报到,全体人员由证金公司指挥调配。
据腾讯财经了解,7月6日上午,证金公司入市资金有限,绝大部分资金尚在观望。
早在7月4日上午,21家券商高管曾齐聚证监会,商量救市方案。会议商讨的救市方案由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告形式发出。其中内容包括各家按照2015年6月底净资产15%出资,合计不低于1200亿元投资蓝筹股ETF。同时还包括4500点以下这些券商自营盘不减持,并择机增持。
7月5日,“21家券商按2015年6月底净资产15%出资,合计不低于1200亿元”,这一条款同样写进了秘密协议。
在此次签约会议上,有券商对投资经理和交易员如何管理的问题提出质疑,部分券商高管一度提出,成为投资委员会,共同进行人员和资金的管理。但这一方案最终被证金公司否决,证金公司要求各券商,在“非常时期”,应以全局战略为重,避免各自为政。协议同时明确,将直接投资属于大盘蓝筹ETF的成分股。
会议未曾提及1200亿元的退款问题,以及征调人员何时撤出。知情人士对腾讯财经表示,诸多环节需要完善,未来可能通过签署补充协议的方式解决。
央行成证金公司后盾
7月5日晚,中国证监会公告,将充分发挥证金公司的作用,多渠道筹集资金,扩大业务规模,增强维护市场稳定的能力。中国人民银行将协助通过多种形式给予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流动性支持。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孙立坚认为,央行与证金公司这一组合存在多种可能性,不排除证金公司成立平准基金,央行负责注资。采用何种干预工具,可视市场的多空博弈,灵活选择。
证金公司成立于2011年10月28日,是中国境内唯一从事转融通业务的金融机构,旨在为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提供配套服务。其股东单位有: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和郑州商品交易所。根据章程,证金公司负责为券商两融业务提供转融通服务,并可直接买卖股票。
华泰证券研究所金融首席分析师罗毅对腾讯财经表示,这一做法,确实是救市大招。证金公司刚刚完成增资,继续启动资金杠杆开展业务,央行为其提供流动性支持,可以快速帮助证金公司在救市行动中发挥作用。
罗毅指出,未来央行给予证金公司流动性支持的方式可能多种多样,使用定向支持工具、在银行间市场开辟额外通道等,都是可选项。而证金公司未来影响市场的方式,可能主要还是通过支持券商开展融资融券业务,同时不排除证金公司直接入市的可能。理论上,证监会不禁止的业务,证金公司都可参与。
多类型援军已经在行动
证金公司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保险、基金也在通过各种方式,筹集资金,声援证金公司。
7月6日,一家业内排名前十的保险资管公司负责人对腾讯财经表示,自上周以来就一直在谨慎加仓,标的股主要是在本轮暴跌中低估值的大盘蓝筹股。
这也是腾讯财经采访到的多家险资资管的一致动作。另外一家规模稍小的保险资管内部人士对腾讯财经透露,尽管规模稍小,但进入7月以来,他们一直在加仓。这位人士并未透露具体仓位和金额。
不过,腾讯财经了解到,之所以险资目前如此活跃,部分原因归结于险资认为目前一些大盘蓝筹股遭低估,具备投资价值。此外,很大程度上还与保监会的要求有关。
上述保险资管公司负责人对腾讯财经透露,近段时间保监会通过口头传达意见,要求其加仓买入。
多种因素下,众险企纷纷亮相表达救市信心。7月2日,华夏人寿公开表示,坚定看好中国经济增长,坚定看好中国保险行业,坚定看好中国证券市场。为此,华夏人寿将,坚决支持金融监管机关新近推出的一系列稳定证券市场的新政策、新举措,并在近期大举逢低建仓并将持续加仓入市。
7月4日,众多金融机构共同现身一则公益广告,倡导市场共同守望价值。腾讯财经注意到,其中包括泰康人寿、华夏人寿、幸福人寿、中华联合财险、珠江人寿以及弘康人寿等6家险企。
腾讯财经从北京一家大型基金公司获知,过去一周,仅该公司自己就接到了200亿元险资的申购单,这200亿元资金目前已经申购了指数基金,并已进入市场。
同时,基金公司自己也筹措资金入市。7月6日,基金业协会公告称,目前已经有94家公募基金表态,愿意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当天,大批基金公司公告,公司自有自己及高管资金,已着手申购投资大盘蓝筹的偏股型基金,截至7月6日,公募基金全行行业已筹资数十亿,按照申购流程,这笔资金将在未来两日,陆续进入股市。
分析人士指出,从目前监管层透露的信息来看,最大的杀手锏莫过于,央行将为证金公司提供流动性支持这一条,这意味着央行将成为此次国家队救市的最大强援。截至7月6日晚,尚不能确定央行是否已经向证金公司提供资金支持。
- [腾讯]
- 关键字: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