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投资者将为中国量宽买单
来源:和讯网|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投资人夏理正(RichardHarris)撰文指出,如果资金流涌入股市的同时,经济也出现转机,中国或以某种形式成为全球投资经理的投资目标。对政府来说,虽然估值远高于基本面的股市算是出现泡沫了…
投资人夏理正(RichardHarris)撰文指出,如果资金流涌入股市的同时,经济也出现转机,中国或以某种形式成为全球投资经理的投资目标。对政府来说,虽然估值远高于基本面的股市算是出现泡沫了,但这是最可以接受的坏结果,尤其是当要为此而付出代价的是外国投资者。这篇文章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消息指内地房价去年下跌6.1%,但市场反应正面。这种反应值得深思──因为房价已连续四周没再下跌。
内地房地产市场以往只升不跌,这与外界看好中国经济有关。但目前地产公司其实负债累累,摩天大楼大量落成,但空置率却奇高,这都反映房地产市场正在受压。
数据不佳的情况持续多时,反映中国经济危在旦夕。有独立经济师估计,现时中国整体经济增幅接近2%,远低于今年的官方目标7%。
上周,有关方面公布4月出口较去年同期下跌6.2%。而由于资金撤出中国,转而投资全球市场,资本外流创下史上新高。
服务业增长缓慢,4月汇丰采购经理指数显示制造业收缩至48.9(50为临界点)。这是13个月来最低水平,同时制造业聘用情况也进一步下跌。中国经济正濒临硬着陆。
货币供应放缓,银行新增贷款也未有达标,首季税收下跌35%,政府开支则上升33%;这些只属暂时情况,然而却是经济放缓的体现,也反映社会需要基础建设及福利。
中央政府已向银行施压,要求其买入财政紧绌的省政府新发行的低息债券,并保证若有债务违约,将由中央包底。预料此措施将为经济系统注入多达1万亿元人民币(1600亿美元)。
地方政府债务现时可能已达到惊人的30万亿元人民币,规模远高于中央2008年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而推出的刺激政策。
估计今年中国通胀率将为0.5%。低通胀或可减轻人民的负担,但中国需要高通胀以减轻总负债压力。目前中国负债达到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00%。
企业资本的实际成本与发达国家相当。地方政府实际利率(含政府隐性担保)现时约为7%,在大多数西方国家约为1至2%。
官方推出过措施,以减息及加强银行放贷能力,但迄今这些措施未能发挥预期威力,仿佛降息就会令中国丢面子般。
中国近期加快经济改革步伐,希望可以弥补这个缺口。但改革需时,因此希望通过减息能将地方政府短期银行债务转化为长期债券,为濒临破产的企业提供支援,作为具“中国特色的量宽措施”。
银行或许毋须忧虑:两周前,政府最终失去勇气,未敢任由一家公司破产。显然国家有卖方期权,可以在关键时刻介入,避免出现破产及流动性紧绌等紧急情况。
中国股市连续下跌5年后,去年大升120%,今年迄今上升近4成。现时的经济困局与股市走势的关系密不可分。4月中旬,市况陷入停滞;国有媒体新华社对此情况作出回应,称中国并非已踏入牛市末期,而是进入“慢牛”状态──当局显然有意极力维持这种状况。
投资者希望中国当局可以加把劲,减息以刺激市况,不要仅着力维持股市的“慢牛”状态。
要助股市一臂之力,一个出奇制胜的方法是将中国纳入富时、MSCI新兴市场等全球投资者指数。纳入中国后,任何人若持有大量新兴市场股票,就需要买入中国股票。
现时的海外投资配额(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沪港通、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计划)占大盘指数5%。如果人民币如一些机构所预期,在未来2至3年大致可以自由兑换,届时股市将占指数的逾24%,市值则可达1.3万亿美元(约占目前沪市23%)。
如果资金流涌入股市的同时,经济也出现转机,中国或以某种形式成为全球投资经理的投资目标。
对政府来说,虽然估值远高于基本面的股市算是出现泡沫了,但这是最可以接受的坏结果,尤其是当要为此而付出代价的是外国投资者。
- [腾讯]
- 关键字: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