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指标

“股市走强 损害实体经济”根据不足

来源:上海证券报|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在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不减的同时,A股却从去年四季度以来保持强劲走势。对此,各界争议明显。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宋国青昨日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主办的论坛上…

在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不减的同时,A股却从去年四季度以来保持强劲走势。对此,各界争议明显。

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宋国青昨日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主办的论坛上表示,“根据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的有关数据,来推断股市走强必然导致利率上升,从而损害实体经济是根据不足的”。

在他看来,关于股票价格和利率之间的关系,只是简单的分析远远不够。假设社会预期总量一定,特别是在可以融资买股的机制下,股市投资预期收益率上升将导致进入实体经济的资金减少,这个逻辑是成立的。“但是没有理由假定融资总量是既定的,因为这可以通过增加融资总量的办法来平衡。”,他说。

“个人将银行存款拿出来放在股市,不影响现在统计的货币总量,仅仅从这个转移财富效应的角度看对消费者的影响也是中性的”。不过,他也认为,至于企业将存在银行的资金搬到股市则应另当别论了。

目前有一种说法是银行资金流入股市,从而催生了股市强劲上涨。与此同时,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却居高不下。加上发行制度尚未完全市场化,股市的融资和再融资额度占比,尚无法解决企业融资难的根本问题。

数据显示,4月份银行间短期利率明显下降,整个市场的中长期利率也有下降,但幅度较小,显示市场对于较长时期的宏观调控有一定担心。就整体水平而言,目前真实的利率还比较高。

宋国青认为,股市走强的财富效应对于消费需求的影响是正面的。“就短期而言,从目前的数据中还得不到明确的结论。不过即使替代效应大于财富效应而抑制了消费,也不能理解为股市强劲对实体经济不利。从长期看,财富效应占主导地位。而且,股市投资预期报酬率很高也不会持续较长时期。”他说。

 

上一篇:林毅夫:产能过剩 中国还有投资机会吗?
下一篇:今日辟谣(2023年11月17日)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无

宏观经济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