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指标

希腊凭什么理直气壮的赖账

来源:和讯网|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希腊官员威胁称,希腊在欧元区不可或缺,一旦希腊退出,欧元区最终将崩溃。其实,自2010年欧债危机爆发以来,希腊一直在用"不救助就退出欧元区"这招换取救助资金。事实是这样吗?国际问题分析…

希腊官员威胁称,希腊在欧元区不可或缺,一旦希腊退出,欧元区最终将崩溃。其实,自2010年欧债危机爆发以来,希腊一直在用"不救助就退出欧元区"这招换取救助资金。事实是这样吗?国际问题分析员文昊对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自希腊激进左翼联盟政府上台后,就开始"理直气壮地赖账",“希腊大爷”在短时间内作出各种令人瞠目结舌的举动。

在今天的全球市场上,希腊成为了风行一时的热门话题。自希腊激进左翼联盟政府上台后,就开始“理直气壮地赖账”,总理齐普拉斯在短时间内作出各种令人瞠目结舌的举动。

事实上,希腊欠债不还早有传统,希腊人民从来不把欠债不还当回事。

做假账“混入”欧元区

希腊的债务危机还得从2001年说起。当年,希腊花尽心思加入欧元区,甚至不惜隐瞒自身的债务情况。

根据欧洲1992年签署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欧洲经济货币同盟成员国必须符合两个关键标准——预算赤字不能超过GDP的3%和负债率低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而当时的希腊不能满足这两个条件。

但在“高手”高盛的包装下,希腊掩盖了一笔高达10亿欧元的公共债务,以符合欧元区成员国的标准。这样,希腊在2001年“混”入了欧元区。为此,希腊政府支付给高盛集团3亿欧元的佣金。

2009年,希腊新政府披露了上一届政府隐瞒大量财政赤字,财务造假的小把戏,当时希腊的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已高达12.7%,远高于欧盟规定的3%的上限,公共债务余额占GDP的比重则高达110%。

2010年1月底2月初,货币掉期交易即将到期,高盛联合美国对冲基金大肆做空希腊债券,希腊债务危机由此开始,也揭开了欧债危机的序幕。

希腊经济缺乏内生增长力,工业产值只占GDP20%,支柱产业是船运、旅游、零售和商务,因此,长久以来希腊通过在欧元区发行国债作为国内财政的重要来源,而财政主要用于国民的福利和基础设施建设。在希腊,其社会福利不仅高昂且名目繁多,每年政府都要为公务员福利拨出数以十亿计的款项。

由于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福利基本无收益,希腊政府通过国债所募集的资金收益率也较低。偿债能力有限的希腊政府通过以债养债,将债务雪球越滚越大。

据希腊统计局的初步数据显示,2011年希腊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占GDP的比重分别达到9.4%和165.3%,远远超出了欧元区的红线。

正常情况下,如果经济能够快速企稳,其经济发展增速高于其融资成本(即国债利率),那么这种模式即可继续循环下去。当2008年金融海啸席卷全球时,希腊的滚雪球游戏终于走到了尽头。

船运、旅游等支柱产业萎靡不振,偿债链条断裂。2003-2008年,希腊经济的年平均增长率是4%,但受金融危机的冲击,希腊从2008年起陷入经济衰退;2009年GDP增长率为-2%;2010年这一数据为-4.4%;2011年经济继续恶化,GDP增长率为-6.8%。

以公投名义决定是否还债权国钱

为救助希腊、捍卫欧元区稳定,2011年10月27日欧盟峰会经过艰苦磋商,出台了一揽子欧债危机解困方案:

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从4400亿欧元扩大至1万亿欧元以上;为希腊债务减记50%以上;向欧洲银行业注资约1000亿欧元,将约90家欧洲大型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提高至9%。

2011年10月31日晚间,希腊总理帕潘德里欧突然宣布,将就欧盟解决希腊债务危机的方案举行全民公投,声称目前整个欧元区的命运掌握在希腊人民的手中。

潘德里欧表示,“相信国民,相信国民将会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而就在三天前,帕潘德里欧还对新的一揽子协议积极回应,称希腊将会开创一个自强的新时代。

随后,11月4日,迫于压力,希腊总理帕潘德里欧已经取消了对欧盟最新援助方案进行全民公投的计划。

帕潘德里欧在内阁紧急会议上对他的决定作出辩护称:“我们陷入了一种进退两难的境地,那就是既无法一致通过欧盟最新援助计划,也不能对其进行全民公投。如果不支持这项计划,那就意味着我们将会退出欧元区;但如果我们对这项计划意见一致,那么就不需要进行全民公投。”

政府换届就理直气壮不认账

2009年希腊债务危机爆发后,"三驾马车"(欧盟、欧洲央行、IMF)决定向希腊提供两轮共2400亿欧元救助贷款,作为条件,希腊承诺实施紧缩和改革措施。

前任政府为渡过危机,答应了欧盟和IMF的救助条件,紧缩财政、削减福利。

在今年,激进左翼联盟党领导的希腊联合政府上台后拒绝执行原有救助协议中的紧缩改革要求。

新上任的希腊总理齐普拉斯在对议会发表的讲话中称,明言要终止希腊与"三驾马车"达成的现有贷款救助协议,认为希腊人在这项救助计划中遭到压榨,要求国际社会削减债务,要不就不还钱。

但从目前情况看,希腊新政府的如意算盘暂难如愿。除了一些学者呼吁“正视现实”,希望“三驾马车”尝试减记或延期索债外,德、法、欧盟委员会等主要“债主”异口同声表示“这事没商量”。

素来对希腊债务问题持鹰派立场的朔伊布勒更毫不含糊表示“这件事一步也退不得”、“一个负责任的希腊政坛男子汉不应在试图‘赖账’上浪费时间”。

正如许多分析家所指出的,欧盟和欧元区理念的基础,是假定各成员国都平等享受权利、履行义务,一旦希腊“赖账”成功,那些债台高筑的成员国将纷纷高呼着“希腊能我们凭什么不能”起而效尤。

而那些经济状况较好、却被迫向“希腊们”提供抒困款并因此承担被赖账风险的成员国中。许多人就可能在“凭什么”情绪主宰下,把选票投给主张孤立主义、排外主义的极端势力,这个头谁也不敢随便开。

如今“债主”们恐怕都在等着希腊新政府到何时“绷不住”。

以讨债之名赖账

希腊激进左翼政府于10日坚称德国一直没有为其二战中的纳粹侵略行为对希腊这个债务缠身的国家进行充分赔偿,并将此与希腊债务谈判相联系。

希腊总理阿列克西斯•齐普拉斯(AlexisTsipras)表示,希腊不会放弃对德国进行索赔。

希腊总理阿列克西斯•齐普拉斯表示,1960年德国的赔偿政策并未满足希腊的主要要求,包括对被破坏的基础设施、战争罪行的赔偿,以及退回其占领希腊时所获得的强制贷款。

而德国已多次拒绝希腊关于进一步赔偿的要求,称问题已经依据现有的协议得到解决。

自2009年末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希腊与德国的关系日益恶化。德国一直是国际救援贷款的主要资助者,正是该贷款使得希腊自2010年以来尚未垮台。

同时,作为向希腊提供救助的条件,德国一直是国际贷款方要求希腊严格执行财政紧缩的支持者。

齐普拉斯表示,希腊将会对包括德国在内国际债权人履行义务,但不会放弃对二战进行索赔,并且其政府正在尝试对救援贷款协议中的条款进行调节。

在关于恢复要求德国战争赔偿的特别议会委员会的讨论中,齐普拉斯说道,“我们准备提供所有的政治、法律支持,从而确保这个委员会的努力能获得成果。”

希腊认定德国应就纳粹在二战中对希腊造成的巨大损失提供赔偿,总额达1620亿欧元(约合1845亿美元),超过希腊所欠债务的一半,将二战赔款问题纳入债务谈判。

希腊激进左翼联盟党经济专家米利欧斯则对德国媒体说,德国不应忘记历史,二战后德国经济陷入危机,包括希腊在内的战胜国向德国伸出援手,根据"伦敦协议"免除了德国半数国债,现在正是德国知恩图报的时候。

但事实则是,1990年当时的东西德国与二战同盟国签署的"2加4协议"(TwoPlusFourAgreement)已经解决了赔偿问题。

根据国际法,该条约也适用于希腊的索赔。希腊新政府向德国索要1620亿欧元,名为"讨债"、实为赖账。

不接受债务重整将没收德国财产

希腊司法部长11日公开表示,如果两国在二战赔偿问题上不能达成一致,考虑将德国公民在希腊的房产作为抵押。这句话是在欧盟讨论希腊债务重整的背景下表达出的。

希腊政府一直暗示,如果在债务重整上德国能够作出更多让步,则愿意重新考虑战争赔款问题。按照希腊法律,没收外国财产必须由司法部长批准。

两国在战争赔偿的问题上已争论了几十年。希腊新总理齐普拉斯说,“我们没有忘记,在纳粹统治之下德国人民也受了苦。但(赔偿)是对二战纳粹所有受害者及希腊抵抗力量的尊重”。齐普拉斯还说,德国在战后接受了债务重整,所以才取得了经济起飞。

类似事件曾在两国之间发生过。2000年,作为加入欧元区的要胁手段,希腊政府没收了德国在雅典的财产—歌德学院以及德国考古学院。德国同意希腊加入欧元区之后,该国司法部收回了没收上述财产的决定。

二战结束之后,希腊获得了德国的国际战争赔款。但战争受害者没有获得赔偿。1997年,希腊宪法法庭的一项决定称,二战中遭受纳粹屠杀的218名希腊受害者后人理应获得2800万欧元赔偿。

而德国政府却认为,两德统一条款中对于战争赔偿作出的解释,已终结了对受害者的赔偿问题。不过,希腊政府却从未对此认可。

据希腊报纸“ToVima”报道,该国政府向德国要求的赔偿现今已达2690到3320亿欧元之间。

不救助就退出欧元区

希腊退出欧元区,很可能在葡萄牙、爱尔兰、意大利、西班牙甚至其他国家引发银行挤兑,还可能造成金融资产和其他资产价格暴跌,甚至可能导致欧元区解体以及欧元的单一货币体系崩溃。

为了达到“赖账”的目的,希腊政府以"退出欧元区"来要挟"三驾马车"。

希腊财长瓦鲁法基斯(YanisVaroufakis)指出,目前希腊政府财政所拥有的资金仅足够用以支付政府雇员的薪酬以及退休金,至于其他领域的财政资金,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而他同时强调,如果国际债权人所给出的条件仍太过苛刻,那么是否接受这些条件的裁决权将被交给希腊全体民众,大家将通过公投决定是否要继续履行国际债务人所施加的义务。

希腊总理齐普拉所周末也在讲话中暗示,若有必要,可能需就希腊是否留在欧元区的前景举行公投。

目前,刚刚上任一个多月的希腊政府正在履行竞选承诺与阻止该国发生财政违约并退出欧元区的前景之间艰难地走着钢丝。

而民意调查也显示,在此前被迫向欧元区盟国进行了情非得已的妥协之后,该国新政府的民意支持率已从此前的超高水平明显滑落,不过,多数民众仍难对当前政府表示支持和抱有期望。

但业内专业人士对于希腊的政局前景则比该国普通民众来得更为悲观。

雅典经济商业大学的欧洲政经专业教授帕古拉脱斯(GeorgePagoulatos),要维持当前的反紧缩执政联盟的团结,同时又要争取与国际债权人达成继续受援协议避免更深财政困境,对于希腊新政府而言正日渐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因此,该国政府事实上面临两种选择,一是举行全民公投退出欧元区,二是向欧元区盟国妥协后失去民意支持被迫解散内阁再度提前大选。

而在本周五(3月13日),希腊政府又将需要偿还20亿欧元的到期债务,包括到期的短期国债以及IMF贷款,在目前资金捉襟见肘,而欧元区盟国又不愿高抬贵手的情况下,该国政府在财政方面的回旋余地正日渐受限。

因而,如果本周该国与欧元区国家财长的进一步谈判仍无进展,政府将势必需要决定下一步措施,即在退欧公投和提前大选之间二选一。

希腊官员威胁称,希腊在欧元区不可或缺,一旦希腊退出,欧元区最终将崩溃。其实,自2010年欧债危机爆发以来,希腊一直在用"不救助就退出欧元区"这招换取救助资金。

在2012年,希腊就逼着不情不愿的欧元区提出了"纾困换紧缩",把大笔资金借给了明知靠不住的希腊"穷光蛋",如今希腊新政府更是故伎重施。

若停止援助就放恐怖分子入欧

愤怒的希腊国防部长帕诺斯•卡门诺斯日前发表警告说,如果欧盟拒绝继续支付救助款,如果希腊3月份财政崩溃,希腊就把出国通行文件交给非法入境移民,向欧盟大量输入恐怖分子和经济移民。

卡门诺斯表示,“如果欧盟置我们于危机之中,我们就会用移民冲垮欧盟,倘若在上百万的经济移民大潮中,还有伊斯兰恐怖主义者,那么柏林的情况就会更加糟糕了”。

卡门诺斯称他的威胁会对欧盟免护照申根区造成影响,“如果欧盟打击我们,我们也会予以回击。我们会把移民出入申根区所需要的文件交给希腊来自各地的移民,这样人潮就能直通柏林了”。

如果欧盟停止支付1720亿英镑(约16364亿人民币)的救助金,希腊将面临财政崩溃以及被迫退出欧盟单一货币的风险。欧盟财务负责人目前正在决定是否继续救助希腊。德国正在为这笔交易做最后决断。

倘若希腊真的实践了这一威胁,英国因其采取的边境管制政策相对来说不会受到什么影响。

希腊欠债不还早有传统

对希腊来说,处理财政问题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历史上有记录的第一个国家债务违约的事例就出现在希腊。公元前4世纪,阿提卡海洋联盟(AtticMaritimeAssociation)的10个城邦未能偿还提洛神庙(Delostemple)的借款。

来自美国金融机构美银美林的数据显示,在过去两个世纪中,希腊共发生了六起主权债务违约事件。美银美林指出,在过去的192年中,希腊有90年在违约或者进行债务重组。

目前,希腊的总债务更是高达3230亿欧元,据欧洲统计局数据显示,希腊政府债务与GDP之比接近175%。


 

上一篇:经济增速放缓或需调整人口政策
下一篇:今日辟谣(2023年11月17日)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无

宏观经济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