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还能“飞”多久?
来源:和讯网|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2014年,美股牛市并未因美联储量化宽松(QE)政策的落幕而终结,相反,三大股指迭创新高,谱写了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好成绩。进入2015年,美联储货币政策有待进一步收紧,但从近期市场表现来看,…
2014年,美股牛市并未因美联储量化宽松(QE)政策的落幕而终结,相反,三大股指迭创新高,谱写了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好成绩。进入2015年,美联储货币政策有待进一步收紧,但从近期市场表现来看,美股依旧“牛气冲天”。这让不少投资者陷入思考:通常情况下,一国货币政策收紧对股市不利,那么,眼下的这种强劲势头究竟是落幕前的繁华,还是全年牛市的序曲部分?如果美联储如外界预期的在年中如期加息,美股能否单靠基本面的支撑再创辉煌,值得持续关注。
开年以来,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加剧,也蕴藏诸多意外,最大的莫过于在大宗商品熊市以及能源价格战硝烟弥漫的大背景下,国际油价竟能顶住压力逆势反弹。相比之下,美股行情并无太大意外。承接着2014年的大牛市,美股虽然今年开局迟滞,但经历了2月的大幅反弹,整体向好的趋势并未改变。上月最后一个交易日,即便有美国第四季度经济GDP终值被下修以及2月芝加哥采购经理人指数(PMI)降至2009年7月以来最低等利空因素的打压,致使美股全线收低,但全月涨幅依然喜人,其中,标普500指数还创下2011年10月以来的最大月度升幅。道指也在2月劲升5.6%,为2013年1月以来表现最好的一个月。
从趋势性因素来看,近年来,美国经济强劲复苏,欧、日萎靡不振,中国增速放缓,其他新兴经济体也乏善可陈,全球经济格局分化成为美元资产持续受到投资者追捧的重要原因。近期,俄乌达成停火协议、欧盟对希腊网开一面、日股刷新15年来最佳纪录、中国2月PMI制造业创7个月来新高等消息给美国市场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从内部环境看,虽有个别数据不尽如人意,但与前期欧强美弱不同的是,近期美国宏观数据亮点再现,耐用品订单、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和新屋销售等都有不俗表现。与此同时,美联储主席耶伦在国会参议院的证词更是上周市场关注的焦点。在连续两天的发言中,耶伦反复强调将继续对经济发展提供支持,并确保就业市场持续改善。虽说外界到头来并没有看到首次加息会推迟的明显迹象,但从美股大幅上扬的走势判断,市场的解读偏鸽派,认为美联储对加息仍持非常谨慎的态度。投资者相信,即便美联储加息势在必行,也不会采取过于激进、快速的方式进行。在相对充裕的流动性支撑下,美股依然是值得追捧的资产。
现在问题在于:美股牛市已经进入第六个年头,是否还具备充足的上涨空间?
对于这个问题,相信大多数人会说“不”。但是,“美股还有多久才能触及天花板”,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经济学家称,在美联储开始收紧货币政策后,美股平均上涨29个月,最短的也是上涨10个月。这暗示着,如果美联储在今年加息,美股将迎来29个月上涨,那么,本轮牛市将延续至2018年。总体而言,当前的经济前景利好股市增长,且股市总体估值水平仍然较低,因此这将利好美股涨势的延续。或许这种极度乐观的预测有失偏颇。当然,也有悲观者认为,美股由牛转熊的节点与美联储加息时点吻合。这6年来,由于近零利率、美联储QE政策以及长期的低波动率,投资者纷纷增持股票等风险资产,现在则需要削减大量风险持仓。随着投资者大量平仓,标普500指数可能从2100点上方跌至1750点。
当然,从1946年以来的表现来看,美股在同一升息周期内的首次加息后的3个月内平均下跌1.5%,这样的次数有16次。随后,市场会趋于平缓。在首次加息后的6个月内,股市仅有6次下跌,平均上涨4.8%。由此可见,加息势必会对美股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影响到底有多大则取决于基本面的情况。如果基本面足够强劲,美股应该还能“飞”一阵。
- 上一篇:美国经济正在复苏是骗局? 下一篇:今日辟谣(2023年11月17日)
- [腾讯]
- 关键字: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