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占中可能成常态 但对中国经济无关痛痒
来源:和讯网|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香港政策研究所行政总裁冯可强撰文指出,占中领导者就如何开展下一步行动,绞尽脑汁地提出一个又一个想法,例如与中央官员会面;在APEC峰会期间前往北京;或由一名或五名泛民立法会议员辞职引…
香港政策研究所行政总裁冯可强撰文指出,占中领导者就如何开展下一步行动,绞尽脑汁地提出一个又一个想法,例如与中央官员会面;在APEC峰会期间前往北京;或由一名或五名泛民立法会议员辞职引发变相公投等。所有这些想法似乎都是异想天开或不切实际,无助打破僵局。而占中示威者每一次都强调,这些建议不会促使他们自动撤离。港府似乎跟随中央,采取了“不妥协、不流血”的原则,反映他们准备耐心等待示威人士自行散去。香港去年的本地生产总值(GDP)仅为内地的3%左右,因此香港爆发动荡会对本地中短期经济造成损害,对整个中国的经济却无关痛痒。这篇文章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占中在香港已经持续一个多月,似乎没有办法打破僵局。越来越多人认为,警方最终会武力清场。不过近期不太可能发生这种情况,因此在未来数月内,现状可能成为常态。
港府似乎跟随中央,采取了“不妥协、不流血”的原则,反映他们准备耐心等待示威人士自行散去。香港去年的本地生产总值(GDP)仅为内地的3%左右,因此香港爆发动荡会对本地中短期经济造成损害,对整个中国的经济却无关痛痒。
但另一方面,内地官员反覆引用一句中国俗语“敬酒不吃吃罚酒”,反映示威人士及泛民阵营若想以强硬方式行事,最终或会自食其果。
中央对香港特别行政区拥有全面管辖权。如果有需要,中央会毫不犹豫地取消先前给予香港的特殊优惠政策及妥协,并加快实施计划,将上海及深圳打造成国际金融中心,降低香港在中国经济中所起的作用。过去几年,香港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已然下降,未来势将进一步被边缘化。
在许多内地官员眼中(甚至是大部分官员眼中),香港就像一个“被宠坏的孩子”,最好任其自生自灭,不值得对其给予更多让步和特殊照顾。香港部分商界人士也表示,在内地与内地官员会谈时,内地官员严厉批评香港,有人还出言贬损香港。
另外,香港部分官员向朋友们表示,北上与内地官员们会面期间,遭受到冷待及冷眼。
国务院六月发表《“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白皮书,明确指出中国主权、安全及发展的利益优先于香港的稳定与繁荣,暗示为了维护前者,后者可以被牺牲。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只要没有威胁到国家利益,有关当局没有迫切需要平息示威。
然而,示威者在各街道坚定地维护自己的阵地。多次民意调查和媒体采访都显示,示威者决心留守,维护占领之地,尽管希望渺茫,但仍求借此获得推动“真普选”的筹码。正是因为占领区的人一直拒绝撤离,迫使学联领袖与他们一起留守。
后来港府提出向中央提交意见报告,并设立多方平台。学生领袖就此咨询占领人士,但占领金钟的人群断然拒绝该提议。
较为激进的示威者始终颇具影响力。迄今,这些小型激进组织的代表们已成功进入了示威者的最高决策核心小组。该小组成员来自几个组织,依影响力高低排位如下:学联、学民思潮领袖及占中最初的发起人。
占中领导者就如何开展下一步行动,绞尽脑汁地提出一个又一个想法,例如与中央官员会面;在APEC峰会期间前往北京;或由一名或五名泛民立法会议员辞职引发变相公投等。所有这些想法似乎都是异想天开或不切实际,无助打破僵局。而占中示威者每一次都强调,这些建议不会促使他们自动撤离。
与此同时,金钟占领区已经成为自给自足的社区,民众自愿分工,架设及管理路障、帐篷、资源中心、诊所、学习中心及艺术展览等。据报,资源中心物品供应充裕,足以撑过即将来临的冬天,而且有更多物资源源不绝地送来。
占领人士可以自由活动,轮流回家好好休息、饱餐一顿,确保这一社区可继续存在。白天往往仅有数十名示威者在金钟留守,留意港府会否采取清场行动。而许多其他示威者去上学或上班,晚上及公共假日再返回。
最为重要的是,示威者对共同占领的“领地”有了归宿感、也构建了社区身份,彼此之间还发展出一种同袍之谊。港府或反占中力量若采取任何清场行动,将被视为侵犯其“权利”及“家乡”。
另一方面,港府及港人不情愿地勉强找到方法,以适应占中成为常态。不过占中持续时间越长,人们受到严重伤害的可能性越大。例如可能发生纵火、暴力冲突,甚至爆炸事件。任何此类事件都可能引发骚乱,导致警方严厉镇压。
若不能取得突破,香港金钟的占领行动可能一直持续至2015年。
- [腾讯]
- 关键字: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