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就业结构来降低对经济的威胁
来源: 中国经济时报 |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与美国在2013年12月仍处经济紧缩之时的失业率6.7%相比,中国2014年三季度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仍保持在4.07%的较低水平。那么,从失业率的表现来看,同样处于宏观经济下行的环境中,作为发展中国…
与美国在2013年12月仍处经济紧缩之时的失业率6.7%相比,中国2014年三季度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仍保持在4.07%的较低水平。那么,从失业率的表现来看,同样处于宏观经济下行的环境中,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为何比世界经济强国美国的数字表现要更乐观呢?
在11月1日召开的2014CCTV中国上市公司峰会上,经济学家们表示,目前中国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存在着与经济结构调整和市场经济机制运行相矛盾的问题。
中国国际金融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梁红在峰会上表示,中国官方失业率的数字没有根据经济状况的改变有所波动,而是一条直线。东方社会的经济周期调整并没有采用市场化的机制,不像美国一样通过裁员来应对经济周期变化中的下行环境。
虽然中国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公布的失业率不高,但是,根据数据显示,中国9月汇丰制造业就业指数初值降至46.9,创五年半低位。
以梁红的观点来看,许多亚洲国家,如日本一样,在面临实体经济不振时,削减人力资源成本的方法是以降低工资和雇佣合同工为主,中国也是如此。而这种办法的普遍使用,无法使中国客观的经济运行状况通过失业率数字来反映。在她看来,中国的就业状况需要更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来带动。
对于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的中国就业问题,汇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认为,除了稳定总体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以外,尤其要重视提升工业领域高质量的就业。在他看来,由于工业领域增长失速,中国新增就业人员不是进入了第二产业,而是更多地流入了第三产业。
中国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11月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2014年三季度末与上季度相比,除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41.8%)、教育(6%)、金融业(2.7%)、国际组织(66.4%)等行业的用人需求略有增长外,其他各行业的用人需求均有所减少。其中,用人需求减少较多的行业有:租赁和商务服务业(-22.9%),批发和零售业(-15.8%),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15.1%),建筑业(-11.5%),住宿和餐饮业(-6.5%),制造业(-5.9%).
对于中国就业结构的现状,屈宏斌在峰会上发言时说道:“更多的这种新增就业,新增劳动力不断流向第三产业,这是有远虑的。这种趋势发展下去,中国经济结构会有风险。”他说,目前中国应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面积失业的压力,并且通过调整就业结构来减少对优化宏观经济结构的威胁。
“即便在大城市,服务业、第三产业的平均劳动生产率仅仅是其他产业劳动生产率的50%。如果大量劳动力仅仅流入一般性服务产业,那么,表面上它缓解了就业的压力,实际上,长期的结果是整体劳动生产率会逐渐降低。”屈宏斌在会上如此解释。他说,这个也正是过去欧美国家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
对于如何缓解中国实体经济的就业压力问题,屈宏斌表示,降低中国的政策利率,使其符合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承受能力,是中国复苏实体经济发展、吸引劳动力流入、避免就业出现大幅度下降所应该积极调整的。
- [腾讯]
- 关键字: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