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指标

上海自贸区2014版负面清单对制造业的影响

来源: 中国经济时报 |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2013年8月22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上海自贸区设立;9月29日正式挂牌开张,9月30日对外公布负面清单。建设上海自贸区是中国政府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开放战略的一项重大…

2013年8月22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上海自贸区设立;9月29日正式挂牌开张,9月30日对外公布负面清单。建设上海自贸区是中国政府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开放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其中,对外商投资实施负面清单管理,是最大的亮点。其最大意义是减少政府审批,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成为中国推动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服务思维建立的重要方式。由于时间仓促,2013版负面清单存在着定义不清、解释模糊、条款冗长的问题。2014年7月1日,在2013版的基础上,上海市政府发布《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4年修订)》。与2013版相比,新版负面清单开放度更高,特别管理措施总数由190条缩减为139条,减少了51条;透明度进一步增加,无具体限制条件的管理措施由55条缩减为25条,并明确了部分无具体限制条件管理措施的条件。

对上海自贸区2014版负面清单的解读

2014版负面清单向外界释放了一个明显的信号——制造业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头戏。十八届三中全会已明确要进一步放开一般制造业。当前国内制造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逐步增强,已具备了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再实行幼稚产业保护政策已显得过时,此时对外资开放有利于营造更高水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对于这次发布的2014版负面清单,与制造业有关的亮点主要体现在两点:

一是加大了制造业放开领域的行业预测数量。与2013版相比,2014版负面清单在制造业上的放开力度明显加大。这符合我国提出的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国家战略要求。取消的14条管理措施中,有7条涉及制造业,包括:取消对投资400吨及以上轮式、履带式起重机械制造的股比限制;取消对投资各类普通级(P0)轴承及零件(钢球、保持架)、毛坯制造、一般涤纶长丝、短纤维设备制造的限制等。此外,在放宽的19条管理措施中,涉及制造业的有9条。

二是更加注重制造业产业链延伸。鼓励企业向产品的研发、设计、营销和品牌等产业链高端环节进军。与制造业领域相关的14条措施中,有5条涉及到产品的研发设计。包括允许外商以独资的形式从事汽车电子总线网络技术、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电子控制器的制造与研发;允许外商以独资形式从事豪华邮轮、游艇的设计;允许外商以独资形式从事船舶舱室机械的设计;允许外商以独资的形式从事航空发动机零部件的设计、制造和维修;允许外商以独资的形式投资与高速铁路、铁路客运专线、城际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配套的乘客服务设施和设备的研发、设计与制造等。

对上海自贸区2014版负面清单的思考

2008年的金融危机是中国制造业的一个转折点。中国政府从中认识到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命运,而简政放权,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对于制造业能否顺利发展至关重要。上海自贸区的建立以及负面清单的提出可谓中国政府在发展市场经济道路上做出的大胆尝试,突破点在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领导人关于中国制造业已形成三点认识:

一是中国处于全球制造业产业链低端。长期以来,在西方大国主导的国际格局下,我国一直处在全球价值链的加工制造环节,即微笑曲线的谷底,形成低端锁定与核心环节缺失的尴尬局面,产业向高端环节升级步伐严重受阻。具体表现为: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市场门槛低,竞争无序且恶性化。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产业升级路线可以概括为“工艺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链条升级”。对于前面的两个环节,西方大国持宽容态度,默许我国发展,甚至会在技术方面加以帮助。但是,对于后两个环节,由于蕴含更大的附加值,西方大国绝对不允许中国对他们形成挑战。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给中国政府带来了严重警示:中国制造业的低端锁定将会带来政治经济社会上的巨大动荡。因此,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俨然成为关系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重要命题。负面清单鼓励中国制造业向高端迈进的终极目的即在于此。

二是政府主导产业发展导致产能过剩问题。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蔓延扩散,演化成一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中国依靠积极的财政政策,辅之以稳健的货币政策,通过中央政府的4万亿元投入全力刺激经济,同时通过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在当时,这些举措起到了延缓危机爆发的作用,但是也为之后的种种弊端埋下了伏笔。为了享受到政府主导的产业规划中的补贴,众多企业一窝蜂地投入,让本已严重的产能过剩雪上加霜,并且伴随着恶性通货膨胀、房价高企、中小企业破产潮、失业大幅增加、居民储蓄缩水、群体性事件频发等。中国政府从中学到的教训是:要相信市场机制的力量,必须转变职能、下放权力,减少政府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直接干预,打破市场分割与垄断,消除制约转型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因此,负面清单的提出可谓理论付诸于实践。

三是制造业的希望在于改革。当前,我国已迎来人口拐点,制造业的劳动力红利时代即将结束。同时,资源环境的限制以及对能源的大量需求也带来了严峻挑战。放眼全球,许多发展中国家与我国争夺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而发达国家纷纷提出“再工业化”战略,意图在金融危机后布局新一轮产业革命,重获制造业优势。为使我国制造业不致落入“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尴尬局面,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已经刻不容缓。所幸的是,国家领导人高瞻远瞩、运筹帷幄,毅然决定将上海自贸区当作中国改革攻坚破难的一块试验田。从2013年成立开始接连出台的包括负面清单在内的种种措施有利于上海自贸区紧紧抓住当今世界产业重新布局的机遇,巩固并继续发挥好促进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试验田的作用。

 

上一篇:人民日报:经济或已过年内低点 四季度有望回暖
下一篇:今日辟谣(2023年11月17日)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无

宏观经济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