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指标

证券法修订草案年底过会 将决定发审委去留

来源:腾讯财经|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中国资本市场将迎来注册制时代,执掌新股发行生杀夺予大权的发审委或将成为历史,新股的发行更多地将由市场来决定,而这一切的前提有赖于《证券法》的修订。9月22日,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李曙光…

中国资本市场将迎来注册制时代,执掌新股发行生杀夺予大权的发审委或将成为历史,新股的发行更多地将由市场来决定,而这一切的前提有赖于《证券法》的修订。

9月22日,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李曙光向腾讯财经透露,《证券法》的修订工作正在进行中,“争取今年年底上会讨论”。

《证券法》修订后,“发审委”或将成为历史。成立21年的发审委因其审核程序不透明、存在寻租空间等饱受市场诟病。而在前不久的证监会例行发布会上,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表示,发审委委员邓瑞祥由于涉嫌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行为,已被立案调查,故解聘其第16届主板发审委委员职务。

这是自1993年首届发审委成立以来,首位主板发审委委员被查。

虽然是邓瑞祥本人的问题,且问题发生在其就任发审委委员之前,但舆论的风暴再次来袭,市场也再次掀起了对于注册制改革的呼吁。

也正是在这次新闻发布会上,张晓军透露,注册制改革方案预计于年底出台。

饱受争议的“把关人”

1993年发审委设立之初,发审委主要负责对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上报的材料进行复审。1999年《证券法》出台,发审委作为证监会外设机构,正式成为国内股票发行的“把关人”。

在经历2003年、2006年和2009年三次改革后,发审委增加了对于自身委员的监督力度,并形成目前的主板发审委和创业板发审委格局。

自设立以来,发审委在发挥专家把关的功能,提高发行审核工作的公信力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由于其审核程序并不透明、存在寻租空间等而饱受诟病。

“审批多了,监管(的精力)自然就少了”,上海证券交易所研究中心主任胡汝银这样表示。他例举香港的上市审核机制,“过程透明,且否定必须要有过硬的理由”。

不过,市场中也有不少人希望保留发审委。某券商人士表示,针对目前国内资本市场的现状,发审委的存在是必要的,“投资者需要他们来把关”。

他给腾讯财经描述他曾经见过的发审委办公环境,“富凯大厦发审委的办公室里,连中间的过道都堆满了山一样高的材料”,他说,并不能因为一些瑕疵就否认发审委的工作,“他们都是在超负荷工作,非常累”。

在核准制下,发审委既行使行政权力又要作出商业判断,为此,发审委采用了证监会会内人员和会外人士相结合的人员结构,以便其作出的审核决定更贴近市场。

今年以来,发审委的人员结构也在进行调整。在6月份换届的第十六届主板发审委委员中,增加了市场买方的投资者代表,并邀请香港证监会和港交所各一名专家担任委员。而在刚刚例行换届的第六届创业板发审委中,还出现了两名上市企业董秘的身影。

这一变化被业内解读为发审委过渡到注册制的提前演习,发审委的使命将在注册制实行后结束。

聆讯委员会或取代发审委

但发审委是否会随着注册制的推行而取消?

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微博)对腾讯财经表示,由于发审委是《证券法》中明确指定的股票发行审核机构,所以“该怎么处理,还需要走法律程序”,而“修改《证券法》,不是简单的事”。

而多数专家和业界人士都认为,注册制改革并不能一蹴而就,而需要循序渐进。

曹凤岐主张,可以让注册制先在新三板试水,然后再逐步地推广。

刚刚卸任证监会主板发审委委员的李曙光认为,注册制的目标和方向都非常正确,但根据目前证券市场和发审情况来看,比较理想的注册制,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实现。

李曙光建议,可以把目前的发审委改为聆讯委员会,聆讯委员会在前期替代发审委,对拟上市企业进行审核把关。“因为目前的市场还不算成熟,审核起到了替市场背书的作用。”

在注册制逐步成熟起来后,聆讯委员会脱离出监管机构,成为第三方组织,为市场提供参考性意见。

“注册制的改革的关键是以信息披露为核心,要满足真实、准确、完整、及时这四条要求”,李曙光认为,目前IPO的一些企业,通常问题出在信息披露上,而聆讯委员会则是在市场还未完全成熟的情况下解决这些问题。

李曙光称,在2020年过渡到注册制之前,聆讯委员会的作用是帮助政府把关、帮助投资者做判断,属于中间机制。将来,它是以自己的信誉和专业性来立足,而不是作为监管部门的一部分。

“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而不是监管部门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李曙光说到。

注册制将改变政府定位

简政放权是实行注册制的核心意义,也是激发资本市场创新活力、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根本所在。

截至8月,国内IPO排队上市企业数目为628家。过高的排队成本和繁琐的审核程序让本土成长起来的大型互联网企业望而生畏,纷纷赶赴海外上市。

上海证券交易所研究中心主任胡汝银对腾讯财经表示,要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加快资本市场的改革。“只要符合发行标准的,信息披露完整及时的,都可以上市。”

而对于股票的价格和规模,“由发行人和承销商来决定”,最终交给市场来把关。

胡汝银称,改革的关键问题是整个市场的,通过自由化和市场化实现市场的自我调节,由卖方市场变成买方市场。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李曙光对腾讯财经表示,对于资本市场的变化,必须要在法律上有所反应。他透露,目前《证券法》的修订工作正在进行中,“争取今年年底上会讨论”。李曙光告诉腾讯财经,在《证券法》的修订中,他已经正式的向有关方面提出了改革发审委的建议。

但法律的修订工作尚需一段时间。李曙光指出,作为资本市场根本大法的《证券法》,修订必须要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三审程序。

“证券法以后是否可以加快一些修法的速度?”他表示,立法要跟金融创新和资本市场的创新结合起来,资本市场变化比较快,法律需要跟上这些变化。

李曙光称,注册制最重要的是改变了政府的定位,新股上市让市场说话,而政府应该把精力放在监管上。

 

上一篇:国企负债65万亿债台高筑 部分成地方政府扩张工具
下一篇:今日辟谣(2023年11月17日)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无

宏观经济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