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37份中报全扫描:银行净利润占据半壁江山
来源:腾讯财经|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8月收官9月伊始,上证综指月线收出四连阳,上市公司的中期成绩单也悉数出齐。根据统计,与去年相比,2537家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总计为12662.46亿,与去年同期的11498.04亿…
8月收官9月伊始,上证综指月线收出四连阳,上市公司的中期成绩单也悉数出齐。
根据统计,与去年相比,2537家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总计为12662.46亿,与去年同期的11498.04亿相比,同比增长10.12%。
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的上市公司中期“成绩单”有变也有不变。
不变的是净利润最多的前八名依旧由银行和石化行业组成,其中工商银行虽然净利润增速跌至个位数,但依然以1481亿的净利润再度蝉联最赚钱的上市公司,而其他三大国有银行和中国石油分别位居其后。
而部分行业却产生了细微的变化,比如随着煤炭行业的低迷,中国神华已经跌出前十名行列。
管中窥豹,每一份上市公司的中期成绩单实际上都是每一个行业的细微组成,而今年上半年里哪些行业有细微的变化呢?
银行:净利润占据半壁江山新增坏账772亿
根据统计,16家上市银行上半年总计取得净利润6849.23亿,占据2000多家上市公司净利润总额的54%。
具体来看,16家上市银行中,包括工、民、中、建在内的多家银行净利息收入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其中,工行提升5个基点至2.62%,建行上升至2.8%,农行上涨19个基点至2.93%。
而随着金融脱媒的大趋势,银行也在拓展除利息收入之外的其他业务。银行的非利息净收入也同比上升,在16家上市银行中,仅有民生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3家上市银行的非利息净收入同比下滑。
不过尽管银行业依然蝉联最赚钱的行业,但是从中报来看,低速盈利增长、不良率上升似乎已经成为银行业新常态。
统计来看,16家上市银行中,包括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5家上市公司今年中期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已经跌至个位数,其中工商银行今年中报的增速创下2010年以来新低,而2013年中报净利润增速为个位数的上市银行仅有平安银行和中信银行。
而不良贷款率上升也成为普遍现象。统计显示,已公布财报的16家上市银行里仅平安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而今年中期16家上市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达5580亿元,新增不良贷款772亿元,其中,中行不良新增最多,达到125.89亿元,而工行不良贷款余额最多为1057亿元。
事实上,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坏账风险攀升的背景下,业内对银行的盈利能力普遍不看好。分析人士认为,在互联网金融冲击下,商业银行“躺着就能赚钱的好日子”结束了,2014年净利润增速继续下滑的态势已经无法逆转。
而银行业也在想办法应对坏账风险预期上升这一状况,中国银行业纷纷补充资本。此前,建行完成了200亿元固息次级资本债券发行,农行完成了300亿元固息二级资本债券招标。而也已经有浦发、农行、中行、兴业、平安和工行6家商业银行先后公布优先股发行计划,规模合计3400亿。
地产:躺着赚钱时代不再万科毛利创6年新低
银行忧虑,而地产的日子也不好过。
2014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明显的调整。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6.0%,销售金额同比下降6.7%,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同比下降7.8%,住宅销售金额同比下降9.2%。
而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调整,房地产上市公司的业绩也有所下滑。
统计显示,134家上市地产公司今年中期共实现净利润323.34亿,较去年同期的293.66亿下滑约6%,其中60家公司的净利润同比增速较去年上升。
在148家上市地产公司中,四大龙头股恐怕能代表今年上半年地产行业的一个缩影。
四大传统房地产龙头中上半年财报最漂亮的保利地产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39.99亿,同比增长11.31%,实现签约金额651.39亿元,同比增长2.35%,实现签约面积501.22万平方米,同比减少10.82%。
不过这个成绩在地产四大龙头中已经算是好看。万科上半年中期净利润仅同比增长5.6%,毛利率更是创下2008年以来最低水平,相比之下,招商地产净利润同比下跌30%以及金地集团同比下跌近50%,显得更加惨淡。
中金房地产行业研究员宁静鞭此前曾经分析,影响房产企业业绩有两个主因:一是竣工面积少拖累结算收入同比下降;二是房屋销售毛利率处于近年来历史低位,毛利率的下滑主要与销售均价偏低、土地成本上升相关。
对于业绩的下滑,绝大部分房企均表示“源于公司上半年实际结算项目的减少”。也有公司指出,房地产行业在国家调整产业结构、主动放缓经济增速的背景下,行业呈现出整体增速下降态势,公司业绩也出现相应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在各家房企的中报中,“加速去化库存”的字眼多次被提及。业内人士分析,下半年一二线市场很可能会成为品牌房企降价的主战场,随着万科、雅居乐等第一轮降价战之后,目标完成率低、货量充足的房企很可能也将加入跑量阵营。
白酒:寒冬未过何处寻突破
相比地产和银行的新添隐忧,白酒行业的隐忧却是延续已久,不过从中报来看,白酒行业的“严冬”依然没有褪去。
根据统计,15家白酒上市公司中期总计实现净利润166.28亿,相比去年中期的210.09亿,下滑约20.8%。
其中净利润最高的贵州茅台半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3.2亿元,同比增长1.37%;实现营业利润102.5亿元,同比下降1.41%;实现净利润72.3亿元,同比下降0.25%。
在半年报中,贵州茅台坦言,2014年,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白酒行业供大于求、整个白酒行业继续处于深度调整的复杂环境中。
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6月底,我国1489家规模以上白酒企业中,亏损企业达到131家,而全行业实现利润总额为347.71亿元,同比下降12.14%。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现在的行业竞争甚至可以用“惨烈”形容,而未来2至3年仍会如此。
实际上,行业不仅仍处于春天遥遥无期的痛苦中,且雪上加霜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五粮液中报显示,其应收票据从年初的36.25亿元累积到了现在的89.52亿元,半年增加了53.27亿元。
应收票据的快速增加则意味着企业原先“先款后货”的模式依然出现松动,而更多“赊账”则会徒增行业财务风险。
这已经成为行业普遍现象。沱牌舍得年中应收票据也较期初增长51.46%;青青稞酒应收账款增幅则高达322%;而山西汾酒增幅最大,报告期末较比与初期大涨约30倍。
券商:5公司业绩暴涨1倍转型初现
相较于白酒业的持续低迷,但券商却随着IPO的重启以及一系列创新业务的逐步开展迎来了“升机”。
根据统计,19家上市券商今年上半年共计盈利178.28亿,较去年同期的132.10亿增长34%,其中中信证券以40.75亿的净利润居首。
其中,19家上市券商中,有15家券商今年上半年业绩同比上升,其中太平洋证券、山西证券、国金证券、国元证券净利润同比上涨超过100%,而光大证券依然未从乌龙指事件中摆脱出来,今年中期以-50%的净利润增长率垫底。
分业务来看,似乎更有意思。上半年互联网金融的兴起给券商也带来了挑战。据证券业协会数据显示,上半年受经纪业务佣金率下滑的影响,117家证券公司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为321.03亿元,同比下降5.71%。中报也显示,经纪业务方面,19家券商中11家中期经纪收入较去年同期下降。
而受益于IPO的重启,券商的投行业务有所恢复。统计发现,19家券商中,仅国海证券的投行收入相比去年有所下滑,而西部证券、招商证券等投行业务均出现了较快发展。
传统业务褪色的同时,创新业务在迅速成长。而随着创新业务的增加,资产规模均有所扩大。已披露中报的券商规模最大的是海通证券,其资产规模较去年同期上涨27.55%,达到2157.1亿元。资产规模达到千亿元规模的还有广发证券、招商证券、华泰证券。
而资管业务也在快速前进,16家券商资产管理业务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国金证券资产管理业务收入由去年同期的6.66万元增长509%至7823.76万元。业绩最不理想的光大证券资产管理业务也实现了22.45%的同比增长。
不过这仅仅是开始,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规划化发展,以及沪港通、一码通等多举措的推出,未来券商将迎来转型期。
此前华融证券分析师指,从支持资本市场改革和国家产业转型的角度看,3-5年内将是证券行业跨越式发展的转型期,金融改革将为券商提供一个优秀的发展平台,新三板、场外市场、创新式衍生品、结构化产品等等,都将为券商提供非常好的发展机遇。
- [腾讯]
- 关键字: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