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指标

民间资本角逐“银行战场”

来源: 新金融观察报|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让民营银行落地,是民营企业家长期以来的梦想。而久久未能破题,也使得民生银行成为我国金融体系中难得的个例。不过去年,高层却不断释放设立民营银行的信号。先是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金融…

让民营银行落地,是民营企业家长期以来的梦想。而久久未能破题,也使得民生银行成为我国金融体系中难得的个例。

不过去年,高层却不断释放设立民营银行的信号。先是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称,要“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之后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又明确指出,要“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在加强监管前提下,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

前后的发声,让外界感受到民营银行临近的脚步。今年3月,银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各地转报推荐的试点方案中择优确定了首批5家民营银行试点方案。而最新的消息是,银监会已正式批准3家民营银行的筹建申请。尽管首批的数量有所减少,但这预示着民营银行真正落地。

民资涉足比例

在国际金融投资家联合会执行主席孙飞看来,民营银行批准设立是中国金融放宽管制,进一步市场化的信号。他对新金融记者表示,民营资本发起设立银行具有机制灵活、勇于开拓、敢于创新的优势。

“民营银行可依托股东的优势资源及经营理念实现差异化,比如突出互联网金融的优势与创新,实现与传统商业银行的差异化竞争。”孙飞称。

3家民营银行获批筹建,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对此十分欣慰。他说,这是中国金融改革的破冰之举。中信建投一研究人员则表示,民营银行的出现,是地下民间融资的阳光化,填补了传统银行金融服务的空白区域,促进了经济制度和金融制度向“耦合”的均衡状态发展。

“伴随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民营银行的设立将有助于市场定价及运营效率的提升。”即便如此,平安证券一位不愿具名的银行业分析师依然认为,过快地放开民营资本会导致银行业的波动加大。更为关键的是,民营资本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差,容易受到外部冲击的影响。

据该分析师介绍,民营资本在各国银行业中所占比重的差距较大,这主要是由于各个经济体的发展程度和内部金融制度安排的差异造成的,“从国外经济体转型成功的经验来看,开放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会提升金融体系效率,但限制放开基本都是在利率市场化完成或进程后半段,且是温和渐进的。”

新金融记者注意到,此前已有大量民间资本投资入股金融机构并参与金融机构重组改革。银监会提供的数据显示,民间资本已经在银行业资本构成中占显著比例,如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总股本中,民间资本占比分别由2002年的11%和19%提高到2013年的45%和56%,已有100多家中小银行的民资占比超过50%,部分中小银行为100%民资。全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民资占比已超过90%,村镇银行民资占比达73%。国有银行上市后,也有民营机构和公众持股。

按照《指导意见》的说法,高层依然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入股金融机构和参与金融机构重组改造。允许发展成熟、经营稳健的村镇银行在最低股比要求内,调整主发起行与其他股东持股比例。不过,由于民间资本入股现有银行业机构已较为普遍,因此在继续扩大民资投资比重的同时,外界更希望看到,由纯民资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让民资拥有真正的话语权。

并非谁都适合

“设立民营银行,允许民间资本进入金融行业进行吸存负债经营,这已突破了资本金约束,但能否吸收稳定的存款,将是新设民营银行需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前述银行业分析师直言。

由于规模限制,该分析师认为,民营银行的客户定位层次将主要落在小微企业一类。参股的民营资本,需要集中考虑自身的优势所在进行客户的拓展。而业务模式的选择决定了最终经营业绩的成败及关键。“并不是所有企业都适合进入银行业。”她说。

“从行业整体角度来看,民营银行遍地开花会降低行业整体的集中度水平,增加行业的竞争水平,伴随竞争和业务开展的深入,客户分层、业务结构将更加明晰。”由于缺乏必要的银行金融经营经验,一些受访者也认为若前期能够纳入部分银行参股成为次要股东,则在经营风险上和业务协同性上可能有所促进作用。

在他们看来,能够引领各个细分领域的银行将会有明显的盈利及估值优势。同时,诸如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创新工具,云数据计算、互联网技术的运用等也将在利率市场化及金改的过程中扮演更加重要的作用。

不过周德文则对新金融记者表示,商业银行的实力和运营经验都比民营银行更加完善和有竞争力,民营银行要健康发展,要比国有银行付出更大努力。要有防范风险的意识,找到自己的客户群。要在防范风险上下更大功夫,紧紧围绕中小微企业,不要跟大银行抢大客户。

 

上一篇:湖北:推广财政资金为小微企业增信模式
下一篇:今日辟谣(2023年11月17日)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无

宏观经济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