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称微刺激存打折之虞 税收政策落地效果不太好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最近公布的3月一些数据使得人们相信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长数据并不会太好看,现在似乎到了考验的时刻。在中国经济下行的压力下,包括减轻小微企业税务负担等政策的出台,被业界解读为今年中央第…
最近公布的3月一些数据使得人们相信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长数据并不会太好看,现在似乎到了考验的时刻。在中国经济下行的压力下,包括减轻小微企业税务负担等政策的出台,被业界解读为今年中央第一波“微刺激”的稳增长政策启动。为小微企业减负、为中国经济“加码”固然是好事,但具体效果如何,恐怕还需看落实。
日前,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自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将享受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小微企业范围由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6万元扩大到低于10万元,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李克强总理在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上表示,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7.5%左右,无论经济增速比7.5%高一点或低一点,只要能够保证比较充分的就业,不出现较大波动,都属于在合理区间。围绕这个合理区间,采取一些诸如减税的‘微刺激’政策是必要的。”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对小微企业减税就是减轻企业负担,使得企业能够在一定范围内休养生息。企业能够生存,不仅经济能够发展,而且也解决就业。
从国家工商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无论是数量还是吸纳就业的情况,小微企业无疑是“主力军”。截至2013年底,全国小微企业超千万户,占企业总数的76.57%。若把个体工商户也纳入统计,占比超过九成。这些企业解决了我国1.5亿人口的就业问题,新增就业和再就业人口的70%以上也集中在小微企业。
事实上,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为小微企业减负的优惠政策,如从2013年8月1日起,对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的小微企业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但在4月8日博鳌亚洲论坛上发布的中国《小微金融发展报告2014》显示,近六成的参访企业表示未享受到该政策福利。而在2013年小微企业最希望政府推行的举措中,减少税费是最迫切的政策需求。
税收政策落地效果不太好,在中国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吕世杰看来,主要原因是利益分配问题。他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税收所得是地方财政的重要来源,尤其是在落后地区。税收政策的执行,缺少监管机制,不少地区在政策层面上随意性很强,所以有些减税政策就没有得到很好地贯彻落实,甚至是层层打折。这就造成一些企业没有受惠。
“按照今年制定的这个政策,贯彻落实还是会有问题。同时,虽然辐射面还是比较广,有更多的小微企业可享受这一优惠政策。但减税的力度还可以加大,建立一个长效机制。”周德文认为,此外,还要在行政收费上进行改革,而这个力度甚至要比税收优惠还要大才行。除了应该收取的费用可以“费改税”外,其余应该全部取消。
要想通过扶持小微企业,提振经济活力,吕世杰还认为,这次减税政策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但还是远远不够,尤其是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比较突出,银行嫌贫爱富的形象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因此,国家在规范金融秩序的同时,应在“疏导”的架构下,规范民间资本的流通,给互联网金融、普惠金融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创造金融市场平等竞争的环境。
正如3月末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沈阳瀚华小额贷款公司考察时所说的那样,小额贷款服务小微企业,两“小”和谐叠加,就能做出大美的事业。
- [腾讯]
- 关键字: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