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数据指标

国资改革冲锋取经淡马锡

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南方都市报消息,弹指一挥间,国有企业改革已经35个年头,共历4个重要阶段,而每个阶段都取得了重要成果。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用千字篇幅…

南方都市报消息,弹指一挥间,国有企业改革已经35个年头,共历4个重要阶段,而每个阶段都取得了重要成果。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用千字篇幅为国资国企改革重新勾画了蓝图。

而对于上述《决定》,中国发展改革研究院经济所所长匡贤明表示,《决定》在国企改革方面,不管是改革思路还是改革措施上,均有重要突破。这些领域的突破,不仅涉及到国有企业自身改革,而且直接涉及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进程,涉及到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如果这些措施能够得到有效落地,将极大释放市场化改革的红利,实现经济平稳较快的增长。

此后沪版国企改革“20条”,发展混合所有制等多项具体措施备受关注。此外,有消息显示,广东、重庆、山东等地或两会前出方案,国企改革将再上新征程。如此种种,无一不在昭示着,国企改革再次发力。

市场化路径

【13彷徨】

在百度[微博]上搜索关键词:国企改革、市场化,能搜索到无数条相关链接。即使在10年前,上海社科院老一辈的研究员袁恩桢教授就曾指出,国企改革尚须市场化推进。

不过,目前市场化程度还不够高。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周放生坦言,过去的2013年,在《决定》出台前,国企的市场化还处在彷徨状态。其表示,国企的市场化主要是解决两个基本问题:一个是国企经营方式的市场化;另一个就是国企制度体制的市场化。而前者,目前“大体上是做到了”。而后者,关于企业制度体制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能高不能低、机构重叠等国企通病仍然相当程度地存在着。”

国资委专家组成员、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张春晓表示,国企改革就是要国企在市场化基础上推进,不是行政手腕强力推进。中央对于国资改革总体思路是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14启动】

周放生认为,市场化是下一步国企改革的关键,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其中,在国企产权制度改革方面,要引入非国有资本,使得人格化的出资人到位,有人对经营风险承担责任。股权结构要市场化,首先要实现混合所有制。在完全竞争性行业,国有股权可以是第一大股东,但不应绝对控股。也可以参股,或者国有资本完全退出。而在国企公司治理制度改革方面,周放生提出,真正市场化的董事会应建立在混合所有制股权多元化的基础上。

周放生对南都记者表示,从国家到地方,目前的态度比较积极,“而且也确实感觉到不改革不行”。在这种情势下,纷纷研究、制定具体的改革目标和路线图。“2014年,改革是可以启动起来的,或者说也可能在一些试点单位取得一定的成效,摸索出一些经验和规律,制定出一些具体的规定,为后几年大规模地推动改革打下良好的基础和前提。”

国资系统一位相关人士表示,在未来,国资监管自身也要不断转型,与市场接轨;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实现国资监管的全覆盖;简政放权,以管资本为主,让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加强国有资产监管,依法依规履行出资人职责。

采写:南都记者刘国珍

“平等”强音

【13首现】

《决定》中,“平等”的涵义在有关国企改革的内容中随处可见。周放生表示,把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放在一个平等的地位上,是这次《决定》的新意。“过去没有讲得这么清楚,都是重要基础、组成部分,公有制财产不可侵犯,私有财产也不可侵犯,这次这几处都表明把它们放在一个平等的地位,这是这次《决定》的亮点。”

“这个提法,在改革的实践上又往前走了一步,过去一直没有讲这么透彻,这次讲透彻以后,将来大家不用再争论这个所有、那个所有,都统一在中央《决定》的这个认识上,我觉得更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张春晓表示。

在众多专家眼里,“公有经济和非公有经济今后将不分伯仲。”也不会再有“国进民退”与“国退民进”的争议。

【14初效】

周放生对南都记者表示,目前国企和民企因为“出身”不一样,所以身份、待遇和权利都有所不同。未来要做到,“第一是把两种所有制经济放到平等地位;第二是相互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只有如此,才能实现身份一致、公平对待、待遇平等。

对于2014年,周放生认为,要按照中央决定的要求,大力推进混合所有制。如果改革力度强,2014年或能看到初步成效,而未来三至五年,混合所有制或能基本实现。

“如果这次能解决,将来,甚至是下一代人都可能不再知道什么是‘国有企业’。”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决策咨询委委员、经济学家张军教授表示,“慢慢地在官方的视野里面,在党的文件里面,甚至在媒体报道里面,国有企业这个词要退出历史舞台。”周放生亦认为,只要改革到位,比如说军工、自然垄断行业、公益性企业等少数企业,可能还会保留国有企业的形态,绝大多数国有企业会逐渐“没了”。

采写:南都记者刘国珍

取经淡马锡

【13嵌入】

淡马锡模式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关键并不在模式,而在于真正实现政资政企分开,并严格依法管理。有分析人士认为,在我国推进国资国企改革过程中,淡马锡模式可以作为学习借鉴的经验。而“淡马锡”这个词,也真正正正、结结实实地嵌入到在2013年的“国企改革”中。

就在去年10月,上海国资改革方案还未出炉,市场便已打探出上海国资委“要参考新加坡淡马锡模式”,国资体系未来的走向可能是国资委———资产管理公司(淡马锡)———国企。而到了去年11月,《决定》明确提出建立国有资本经营公司。“我们现在提出搞国有资本经营公司其实就是参照新加坡淡马锡模式。”有专家如此提道。

周放生表示,这次改革的方向是监督和运营分开。

【14本质】

“将来的国资委是制定规定、当裁判,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做领队,它们将来是作为国有企业持股主体,其行为是真正地按市场化来做。”周放生认为,“未来的国有资本经营公司就是中国的一个个‘淡马锡’”。从中央到地方可能会有几十个“淡马锡”。周放生表示,淡马锡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它所持有企业几乎没有国有独资公司,全是混合所有制。而且竞争性领域国有股绝对控股的很少,大部分是第一大股东或是参股。

放眼2014年,周放生表示,学习淡马锡关键就是“要做到淡马锡说了不算,将来混合所有制公司里的董事会说了算,才算是学到淡马锡的本质”。

不过,在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决策咨询委委员张军看来,“我们在国企国资改革上,不能一味套用新加坡模式,在目前分类改革的模式下,不同行业、地区、领域也应该允许有一些不同的做法。这是我们的条件决定的。”张军认为,“我们还是把国资与国企分开,把大多数国企变成市场化的公众企业比较靠谱。与其照搬新加坡的模式,不如大幅度降低政府和企业的关联度,或是政府对企业的控制程度,这样风险更小。”

延伸阅读
上一篇:今年货币政策可能面临两难局面
下一篇:今日辟谣(2023年11月17日)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国资 改革 冲锋

宏观经济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