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数据指标

紧缩流动性或是中国经济转型之需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周一(6月24日)银行间市场资金利率大幅回落,但仍然处于历史高位。对于市场资金的紧张,央行并没有出手相救,而是要求商业银行加强流动性管理,防范风险。专家分析,市场资金紧张主要原因是恐…

周一(6月24日)银行间市场资金利率大幅回落,但仍然处于历史高位。对于市场资金的紧张,央行并没有出手相救,而是要求商业银行加强流动性管理,防范风险。

专家分析,市场资金紧张主要原因是恐慌情绪和央行没有放松政策所致;资金紧张会持续到7月中下旬,配套的紧缩措施可能会继续出台。

“收紧流动性不是短期措施,至少是中期措施,而且是监管层有意为之,为了中国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采取的主动行为。”平安证券固定收益部副总经理石磊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盘活存量不只是针对金融体系,更是针对实体经济,挤出泡沫领域和低效率行业所占据的资金,让资金流到受鼓励、有效率的行业。

资金紧张源于恐慌和央行不救

6月20日,银行间市场隔夜同业拆放利率疯涨到13.4440,7天资金利率也超过了11%,创下历史高位。市场处于极度恐慌当中,由此传出央行向工行投放500亿元低利率资金和中行资金违约的消息,还有消息称央行在当天下午投放了4000亿元缓解流动性紧张。不过这一切都被辟谣了。

24日,银行间市场短期资金利率连续第二天大幅回落。隔夜同业拆放利率大降200.30个基点至6.4890,7天利率降了123.20个基点至7.3110。质押式回购利率方面,隔夜利率大跌了224个基点至6.6500,不过7天利率暴涨了206.6个基点至7.5660.

对于近期资金面的紧张,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对本报记者分析,主要是个别银行资金违约事件持续发酵,市场恐慌所致。在他看来,资金紧张程度没有利率飚涨那么严重,而是没钱的银行为了融入资金抬高资金价格,有钱的银行担心融出资金自己缺钱,不愿意也不敢拆出资金。“而在市场呼吁降准的时候,预期落空,恐慌持续发酵。”

石磊则认为,市场流动性紧张主要原因是央行不救的态度,监管层愿意看到市场紧张,有意为之的。“中国经济要主动收紧,要砸出一个坑来,不只是央行这么做,其他监管部门也在收缩。”

对于央行的“铁血”,赵庆明表示,作为最后贷款人,当市场出现流动性枯竭的时候,利率飚得那么高,央行应该要贷款缓解这个问题。但一些银行违规操作,左手倒右手,由表内到表外的情况,央行出手相救的话就会纵容,起不到惩戒的作用。他认为,从银行体系存在的问题来看,确实应该惩戒一下。

央行警示商业银行加强流动性管理

24日,央行公布了一周前下发的《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事宜的函》,其中明确表示,当前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处于合理水平,但由于金融市场变化因素较多,且临近半年末重要时点,客观上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央行要求商业银行加强对流动性影响因素的分析和预测,做好半年末关键时点的流动性安排。商业银行应针对税收集中入库和法定准备金缴存等多种因素对流动性的影响,提前安排足够头寸,保持充足的备付率水平,保证正常支付结算;按宏观审慎要求对资产进行合理配置,谨慎控制信贷等资产扩张偏快可能导致的流动性风险,在市场流动性出现波动时及时调整资产结构;充分估计同业存款波动幅度,有效控制期限错配风险。

确实有业内人士认为,近期流动性紧张跟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和资产结构、期限错配不无关系。民族证券固定收益部研究员尹小兵多次对本报记者表示,央行收紧流动性是为了控制货币供应增长速度和社会融资规模。

金融机构特别是大型商业银行在加强自身流动性管理的同时,还被要求积极发挥自身优势,配合央行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有交易员表示,上周五资金利率回落是因为大行开始融出资金,使得拆借市场有所稳定。

石磊分析,这是从央行角度谈流动性,央行的措施对流动性的影响是最直接的。但这次明显不是央行一家在收紧,不能理解为短期措施。“三季度收紧的力度非常大,信用风险也在加大,监管层有意要把三季度经济降下来,看有什么样的风险,才能对后面有所交代。”

央行在上述函中还提出,各金融机构要统筹兼顾流动性与盈利性等经营目标,合理安排资产负债总量和期限结构,合理把握一般贷款、票据融资等的配置结构和投放进度,注重通过激活货币信贷存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避免存款“冲时点”等行为,保持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

挤掉实体中的泡沫和无效行业在日前的二季度货币政策例会公报中,央行也表示,在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稳定性、连续性的同时,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更有力地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更扎实地做好金融风险防范。

越来越多的经济界人士呼吁央行挺住压力,坚持稳健货币政策不放松,否则中国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将功亏一篑。

“确实应该盘活部分存量,由在金融机构空转到在实体经济实转。今年年初以来,社会融资规模增长非常多,但经济增长实际上是不景气的,钱去哪里了?考虑到货币超发和空转,银行倒手资金和影子银行的情况,就不应该再放松了。”赵庆明认为,这不是央行再放水的问题,而是钱去哪里的问题。如果再投放流动性的话,会导致流动性泛滥,跟转方式、调结构是不一致的;另一方面,社会融资规模已经很大,再投放货币,通胀压力会很大。

“不是推工具的问题,要推工具早就推了。一定是冲着实体经济来的,要让实体经济缺钱,把原先占用大量资金的行业挤破。”石磊认为,市场之前关于“激活存量”的理解都太直接了,这应该不是工具的问题,不是证券资产化等问题。而是把原来不鼓励的行业和占用资源、但低效率的行业挤死,资金就会流到鼓励的、有希望的行业,这就是不破不立。“一定要让占用大量资金的行业出事,然后才能盘活存量。比如泡沫房地产(行情专区)行业,很多效益不好、主要靠借贷为生的高负债行业。”

石磊表示,这轮收缩决策层是主动的,决心和力度都很大。“因为领导换届,为了让后面的工作好做,一定要挤掉泡沫。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前让经济降下去,把问题暴露出来,未来的风险才会降下来,经济才有再起来的可能。”

 

延伸阅读
上一篇:“钱荒”背后折射出的政策意向
下一篇:今日辟谣(2023年11月17日)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紧缩 流动性 或是

宏观经济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