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数据指标

中国需在大规模对外投资中做好战略准备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国家主席习近平4月7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开幕大会上表示,新世纪以来,中国同周边国家贸易额由1000多亿美元增至1.3万亿美元,已成为众多周边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重要投…

国家主席习近平4月7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开幕大会上表示,新世纪以来,中国同周边国家贸易额由1000多亿美元增至1.3万亿美元,已成为众多周边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重要投资来源地。中国同亚洲和世界的利益融合达到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健康发展势头,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将持续扩大,对外投资也将大幅增加。据测算,今后5年,中国将进口10万亿美元左右的商品,对外投资规模将达到5000亿美元,出境旅游有可能超过4亿人次。

习近平以国家主席身份首次亮相博鳌,并在“吸引外来投资和扩大对外投资”方面进行浓墨重彩的论述,表明中国在积极致力于为广大外商投资企业营造更加开放、更加优化的投资环境之外,还将致力于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体现了中国坚持对外开放、促进互利共赢的姿态,也可以被视为向其他国家释放积极信号:中国愿与亚洲各国一道,通过相互开放市场,促进互利投资合作,共同应对后金融危机时代带来的新挑战和新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都是投资引进大国。截至2012年年底,在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累计约1.27万亿美元。但现在,中国引进外资的增速正迅速减少。2012年,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总额达1117亿美元,不过,在增速上却是负增长,比2011年减少了3.7%。吸引外资乏力的势头延续到了2013年。据商务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1—2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74.84亿美元,同比下降1.35%。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投资与企业司司长詹晓宁表示,中国吸引外资进入了成熟阶段,将很难重现过去起飞阶段的高速增长。中国吸引外资将更多地从量的增长转向质量和结构的提升与优化。

在引进外资进入负增长的同时,中国对外投资增速却开始大幅增加。“十一五”(2006年—2010年)期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超过30%。到2012年,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41个国家和地区的4425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772.2亿美元,同比增长28.6%。从海外投资目的地来看,对俄罗斯投资实现高速增长,达117.8%;对美国、日本、东盟、中国香港的投资也均实现两位数的较快增长,分别为66.4%、47.8%、52%和32.9%。而2013年1—2月,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33个国家和地区的1187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83.88亿美元,同比增长147.3%。

事实上,中国还有更高的目标——商务部确定的“十二五”(2011年—2015年)对外投资目标是:到2015年对外直接投资将达到1500亿美元,年均增长17%。

对比2012年以及2013年前两个月引进外资及对外直接投资的数据,不难看出:中国吸引外资已到达峰值,将要开始走下坡路;但中国的对外投资则刚刚进入迅猛增加的阶段,中国正在迅速变成一个重要的对外投资国家。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中国已经由过去的净流入国家变成了净流出国家。中国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的此消彼涨,反映了国内经济下行的压力,以及国内投资机会的减少。而这种此消彼涨的格局,也将对中国未来的利用外资政策和对外投资政策产生不小的影响。

中国大规模的对外投资,势必对全球市场带来巨大影响力。但是需要引起思考的是,中国每年大规模的对外投资应该换回些什么呢?

应当注意到,近年来中国海外投资净收益明显恶化。从国家外汇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来看,2012年中国海外投资净收益为-574亿美元,而在2011年,根据调整后的数据,当年中国海外投资净收益为-853亿美元。如果只是比较2011年与2012年的数据,2012年中国海外投资净收益确实出现了一定改善。尽管如此,与历史数据相比,2011年与2012年中国海外投资净收益明显恶化:2011年之前,中国海外投资净收益的最低值为2010年的-381亿美元。

分析人士认为,投资结构的差异是造成中国海外投资净收益处于不利局面的根本原因之一。而结合当前一些事实可能会有更深刻的理解:中国的对外投资主体多为政府部门,尤以外汇储备经营为大头。虽然近年来中国在外储经营方面多有创新,但因庞大的体量,仍只能以持有美国国债为主,投资收益率低下可想而知。

显然,中国要想改善海外投资净收益,就必须推动藏汇于民及对外投资制度方面的改革。更为重要的是,如果中国确定要在大规模的对外投资中实现经济利益、外交、政治甚至军事上的多重目标,那么就需要从现在开始做好战略准备。

 

延伸阅读
上一篇:商务部:用世贸规则维护企业利益
下一篇:今日辟谣(2023年11月17日)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中国 大规模 对外投资

宏观经济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