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数据指标

广东房企称以刚需应对国五条细则

来源:钢联资讯|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房企进入年报披露期。根据兰德咨询2012房企年报研评数据,广东标杆房企领跑全国。2012年销售额位居千亿级的房企分别为万科、绿地、保利、万达、恒大、中海,6个名额中广东…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房企进入年报披露期。根据兰德咨询2012房企年报研评数据,广东标杆房企领跑全国。2012年销售额位居“千亿级”的房企分别为万科、绿地、保利、万达、恒大、中海,6个名额中广东房企占了4位。广东房企在开年以来的抢地潮中也身影频现。据大智慧通讯社统计,截至2月底,万科、保利、中海、金地、碧桂园、雅居乐6大华南房企今年已夺地558.21万平方千米,支出合计204.95亿元。3月1日,“国五条”有关细则出台,据业内预计对楼市可谓“一记重拳”。万科、保利有关业内人士告诉南都记者,对政策环境及市场变化有预期有准备,不少房企直言企业分化将加剧,“谨慎乐观”。

华南房企热销珠三角

回顾华南大型房企在去年以来的回暖潮中,成绩喜人。兰德咨询发布的2012房企年报研评按房企年销售额进行等级划分,2012年“千亿级”房企分别为万科、绿地、保利、万达、恒大、中海,6个名额中华南房企占了4位。

2012年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综合实力榜100强,前10位中华南房企占据6席,万科、恒大、中海、保利再度位居前四,“四大天王”位置企稳。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品牌价值20强中,华南区企业12席,占60%。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公布的《1月份10大房企业绩报告》显示,今年1月,房企销售量持续升温。万科、保利、中海等10大房企商品房销售面积共计546万平方米,销售金额共计612亿人民币,同比分别增长121.7%和136.6%。南都记者从多家华南房企1、2月销售报告获悉,华南房企表现亮眼,继续领跑市场。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严跃进认为,“1月份楼市延续了暖冬行情的趋势,‘尽早入市’的情绪弥漫催生了这一波行情。”

南都记者注意到,中海1月份销售报告显示,珠三角地区为合约销售额及合约销售面积最多的地区。无独有偶,《1月份10大房企业绩报告》对10大房企销售面积统计结果显示,10大房企在珠三角的占比最大,占了四大经济区的32.0%。

对此,亚太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向南都记者表示,珠三角城市具有巨大的市场承受力的空间范围,购房需求力非常旺盛,加之去年以来户籍制度改革等利好的激发,推动了珠三角房产的销售。中指院也指出,展望未来,长三角、珠三角等成熟的城市群的集聚程度将继续提高,随着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带动效应的进一步显现,所在区域房地产市场前景可期。

积极拿地回归一二线市场

“市场布局对于销售业绩会有重大影响”,兰德咨询总裁宋延庆表示,“以保利和恒大对比为例,2012年,恒大实现销售额同比增长14.8%,与过去多年的凌厉势头形成了较大落差。反观保利地产,2012年销售额破千亿,又逆转了恒大,这与保利重点布局一二线城市直接相关。背后原因是,去年一二线城市市场好于三四线城市。”

南都记者发现,今年以来,多家华南大型房企积极拿地,全面回归一二线城市。

据大智慧通讯社统计,2013年1月1日-2月26日十大标杆房企共获得规划建筑面积735.26万平方米,拿地支出合计259.86亿元。分别占去年全年的8.08%和12.36%。其中,保利、中海、万科、金地为代表的华南房企拿地尤为狂热。

根据数据,不足两月间,万科以42.31亿元获得的规划建筑面积达189.11万平方米;保利地产夺地154.55万平方米,拿地支出高达56.99亿,位居支出之首,中海地产拿地支出次之,为56.01亿元。截至2月26日,金地夺地33.9万平方米,拿地支出40.3亿元,占去年全年的56.19%,

年初以来,华南房企回归一二线市场趋势明显。南都记者从万科1月销售报告中获悉,在1月新增的8个项目中,有7个项目位于一二线城市,仅有一个项目在三线城市。CRIC监测数据显示,企业加大在一二线城市拿地占比是导致成本一路走高的主要原因。

“一二线城市土地稀缺,中心区域土地贵如黄金,而且具备稳定广阔的上涨空间,市场购买力强。”方圆地产首席市场分析师邓浩志向南都记者表示,一二线城市历来是大房企兵家必争之地,部分三四线城市的土地价格上涨较快,开发成本高且购买能力有限,“可能增加资金周转压力与投资风险”。

中指研究院研报显示,房企要实现业绩大幅增长,持续增加土地储备是必需,但高昂且持续增长的土地成本将成为阻挡中小房企发展的障碍。行业分化由此加剧。CRIC研究中心评论员李莹也指出,随着典型企业拿地策略分化越来越明显,业绩出色或者国资背景的企业在这场调控浪潮中越来越应对自如,而其他企业则逐渐在土地市场中缺乏优势。

以“刚需”应对调控

不断抬头的暖春行情终于让政府坐不住了。继2月20日新“国五条”的出台,本月1日,相关细则应声出台。业内人士推测,地方性细则将在两会后陆续出台。广东省房地产行业协会秘书长王韶认为,市场不断回暖,政府出台调控政策,“在情理之中。”

“国五条”细则再次强调了限购措施,个税征税方式也从严。细则中要求二手房交易的个税征收,由交易总额的1%,调整为按差额的20%征收。业内人士认为此举从限制供应层面体现政府调控决心。

南都记者在“国五条”及其细则出台后,采访了华南多家开发商,多数表示短期内政策影响不能显现,会待效果凸显再“随行就市”。

万科表示坚持主流市场定位,做对产品,2012年卖出所有房子里,144平米以下普通住房占比是90%,从客户类型看首次置业和改善型客户占比达到87%。万科很典型地多卖比较小的房子,基本面向自住型客户。

保利地产也向南都记者表示购买保利房子的客户中,约80%的比例是刚需购房。恒大更是一贯表示,走民生地产路线,“为老百姓盖住得起的房子”。

以刚需应对调控,已经成了广东这一批领先开发商的共识。在市场持续回暖的背景下,开发商借力中小户型的发展,试探着政府调控的临界点。

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副主任陈炳才指出,住房转让20%所得税2006年就有了,但没执行下去。中国房地产学会执行会长陈贵对细则的调控效果报以质疑。“对老百姓,无论买房的还是卖房的,好像都没有好处,副作用强烈,却救开发商,救地方政府,救土地财政”。在他看来,房价不会因为细则的出台而下降。

中指研究院展望房产未来10年,刚需仍会占市场主流,城镇化进程将强力推动首次置业等刚性需求。王韶认为抑制投资投机需求仍是主调,限购和差别化信贷短期内不会退出,他呼吁房企调整产品结构,加大中小户型等普通产品建设,快速去库存,回笼资金。

多元化探索

按照2012年各企业平均每个项目的业绩贡献度计算,在保持现有在售项目个数的基础上,万科、中海、恒大等企业每年需新增10-35个项目。项目数量的增加势必给企业管理带来更大挑战,区域布局更广、城市更多也需要牵扯到更多精力,需投入更多人力、物力、资金进行管理。

对此,万科从去年以来动作不断,蓄势进军海外,向外国学习。万科总裁郁亮告诉南都记者,万科要在第三个十年成为中国大陆优秀的企业,第四个十年,万科目标是成为全球标准下的优秀企业。“因此要向外国学习,和优秀的合作伙伴合作,完善管理水平。”

今年以来,万科已先后联合香港新世界、美国铁狮门合作进军香港、美国市场。郁亮表示,未来万科仍将通过与当地知名开发商合作稳步推进国际化战略。

碧桂园从马来西亚起步加码海外市场。碧桂园马来西亚市场有关负责人向南都记者表示,一年以来碧桂园在马来西亚的投资总额已经高达百亿人民币,并推出马来西亚“第二家园”计划帮助购房办绿卡,重点吸引中国客户。目前在马来的投资项目已有5个,后续投资金额将不断加大。

除了向海外进军,商业地产也是近年来华南房企的关注焦点。记者了解到,富力、保利、中海、雅居乐、万科、恒大、金地等地产大集团,均宣称将加大商业地产的开发比例。

“大房企发展多元化的战略前景很好,但是真正成功的并不多。”谢逸枫告诉南都记者。“万科的多元化尝试面临多种压力。一方面是如何找到市场需求与做好产品定位;另外一方面,作为非美国本土房企,是否存在水土不服的情况,怎么去克服?”

中指研究院指出,大型房企项目大幅增加将提高企业管理难度,地价上涨提高城市准入门槛,企业向更大规模发展路途艰难。

但正如行业老大万科所言,调控的目的是让行业发展的基础更为健康,让这个赛场更专业更良性地竞争,“蛮荒时代已经过去,现在更要靠技术和管理水平。挑战当然有,但机遇还是要大过挑战”。

延伸阅读
上一篇:去年全国支农再贷款投放规模升至2000亿
下一篇:今日辟谣(2023年11月17日)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广东 应对 五条

宏观经济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