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数据指标

货币战争可否避免 以邻为壑手法难辨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就在放长假的春节期间,G20(二十国集团)于上周末举行高峰会,会中再度决议,各国承诺不会以汇率做为提振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工具;另外,对于日元自去年12月以来的大幅贬值,G20会议也并未提出…

就在放长假的春节期间,G20(二十国集团)于上周末举行高峰会,会中再度决议,各国承诺不会以汇率做为提振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工具;另外,对于日元自去年12月以来的大幅贬值,G20会议也并未提出直接的批评。与此同时,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更进一步发表强烈声明,重申如果日本2%的通胀目标未能达成,将进一步修改中央银行法。

安倍晋三虽尚未提出修法的具体内容,但却明指“政府通胀(通缩)目标须得到央行同意”的现行法规不当;因此非常明显,安倍是再度对所有人宣示日本通缩目标“使命必达”的决心,甚至即使违背国际准则,亦在所不惜。

人民币走向至为关键

与日元这阵子以来大幅贬值强烈对比的,倒是人民币的升值。去年十月至今,日元相对于美元贬值17%,人民币则相对于美元升值了1%。这一波人民币升值的意义主要不在于幅度的大小,而是在于人民币是否已产生“由贬转升”方向上的改变。

人民币的升值,减缓了许多其他新兴市场货币贬值的压力,也因而至少在目前降低了全球陷入“货币战争”的可能性。人民币的未来走向至为关键。以当前情况分析,人民币升值事实上有几个好处:不但减轻进口物价上涨压力;而且因为去年中国贸易盈余再度增加(自2011年的1540亿美元,提高至2310亿美元),此时人民币升值,有助于贸易帐的平衡。另外,因为中国自日本进口大量关键零配件,人民币的升值再加上日元的贬值,令中国生产制造成本降低,从而提供了一个产业转型升级的好机会。

而在世界的另一端,英镑正面对景气衰退所带来的贬值压力。身为欧元区之外的欧洲主要货币,英镑在去年前三季欧元岌岌可危之时,扮演资金避风港的角色。但随着欧元危机解除,英镑的地位受到挑战,对英镑的关注,更回归至英国经济的基本面;但这个基本面,却并不怎么乐观。一方面,英国去年前三季国民所得都是负成长;另外,贸易与财政双赤字问题严重,通胀忧虑又未除;在这些情况下,英镑自去年第四季后持续走贬,也造成欧元及美元的压力。

亚洲的日元,欧洲的英镑,两者贬值原因不同;日本是政策引导,英国是市场因素,但两者都引发相关区域的高度关切。担心货币战争的开打,也担心“以邻为壑”伤害的造成,1930年代殷鉴不远,历史是否重演,是上个周末G20会议关心的重点,但也因此借着会议公开的讨论与陈述,厘清当前一些国际金融市场的混淆与误会。

贬值战争开打不易

“以邻为壑”基本上是一个国家/地区,以“增加出口,借以提振经济”作为政策所造成。当大家都各展身手,用种种方法去增加自己的出口时,当然就形成别的国家/地区出口减少,或进口增加的结果;依据1930年代的经验,随之而来的,就是竞相报复的情况,最终导致谁都得不到好处的贸易萎缩的下场。

至于具体“以邻为壑”手段,则一般有四种常用政策工具,包括政策引导的货币贬值、降低工资、出口补贴以及进口限制等。虽然国际货币基金、世界银行、欧洲央行等机构,均自2008金融海啸爆发后,一再呼吁各国要避免使用“以邻为壑”手段,但事实上有时看到一个国家采用某种政策,并不易分辨是属于“以邻为壑”性质,或只是单纯为提振该国经济的“国内政策”。因此有时也甚至不是很清楚是否该“加以谴责”,这一次日元的贬值,基本上就是这样一种情况。

日元这一波虽大幅贬值,但安倍晋三已声明过太多次,日本货币宽松的目标是为了解决“通货紧缩”的“国内问题”,“制造出2%的通胀率”是其目标。至于因为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甚至因为高调宣布将采用量化宽松,因而带动的日元贬值,则并非其政策目标,而仅为“政策副产品”。

因为这样的一种论调,尤其全球也都认同,日本的通缩的确是日本独有且相当严重的一个慢性病,因此对于安倍要以激烈手段去对抗通缩,似乎也没有太多可公开指责之处。更如同IMF总裁拉加德所言,“要让金融体系能运作,每一个国家都应依据他自己的经济情况,订定最佳策略”。因此,虽然日元的贬值让太多国家感到压力,但在上个周末的G20会议后,与会各国并未对日本提出批评,形同默认日本的货币政策虽对他国产生压力,却是属于“国内政策”的一环。日本在G20会后次日,也应是松了一大口气,日元当天对美元再度贬值0.8%(自92.96一美元贬至93.72),日经指数亦以大涨234点(2.1%)收盘。

整体来说,因此想要模仿日元贬值,甚至进入“竞贬货币战”,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日本有其“造成贬值的正当理由”,第一,不是为了出口竞争力,第二,不是借由出口增加去带动经济成长;因此,如果其他国家在没有“对抗通缩”的理由之下,也想要以极宽松的货币政策去达成贬值,将很可能遭到国际的谴责。


延伸阅读
上一篇:减税进行时 中小企业春天来临
下一篇:今日辟谣(2023年11月17日)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货币 战争 可否

宏观经济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