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成:中国银行业改革必须急于解决的几大问题
来源:钢联资讯 作者:何志成(Mysteel特聘顾问) |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中国银行业几个巨无霸级的股份制银行的领导班子近期开始了“八大军区轮换制”般的大调整,有升迁,有轮换,截止11月底,半数大银行的新领导班子已经产生。新班子,新气象,市场对国有大银行的…
中国银行业几个巨无霸级的股份制银行的领导班子近期开始了“八大军区轮换制”般的大调整,有升迁,有轮换,截止11月底,半数大银行的新领导班子已经产生。新班子,新气象,市场对国有大银行的新班子寄予那些希望呢?希望这些新的掌舵人能够抵御中国经济下滑对银行业的冲击,同时承担起未来银行业改革的重担,不仅要做大,更要做强,不仅要保持自己盈利的增长,还要帮助更多的企业和居民创造更多的财富,不仅要在国际500强的排名榜上保持领先地位,还要有决心去创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级大银行——百年老店。
中国银行业市场在过去的十年发生了很大变化,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完成了上市,越来越多的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同时,外资银行参股中资银行,中资银行走向世界,形成了大开放的基本格局。而近十年来如风起云涌般兴起的几百家地方性商业银行,已经对国有银行的垄断格局形成了“群体攻势”,抢去了半边天下。未来国有大银行怎么走?值得新领导集体深思。
回想十年来,我国银行业通过成批次的大规模上市已经解决了做“大”问题,但做强尚需时日。上市并非目的,它只是银行业深化改革的第一步。未来必须解决国有垄断性企业和大银行联合垄断资金市场问题;解决银行服务对象仍然以国企为主的问题;解决金融资源在地域和产业分配中严重苦乐不均问题;更加急迫的是必须解决资产同质,风险同质的问题,使银行业能够真正抵御较大级别的系统性风险,国际性风险;未来国有大银行做得最大的一件事是,成为国有大中型企业走向世界的坚强后盾,不仅要为它们提供资本支持,还要提供信息支持,创新支持、优良国际金融环境的支持。银行业改革有很多事情要急着做。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国际银行业普遍受到巨大冲击,轮番冲击,欧美大银行在走下坡路,这给中国银行业走向世界提供了良机。可以预计,未来一两年由中国银行业主导的国际银行业兼并重组,尤其是并购案将急速上升。这既是大机会,也是大考验,中国银行业能够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吗。可以想见,在中资银行国际化的同时,在中资企业走出去的同时,人民币向着“世界货币”前行的步伐也将加速——人民币汇率改革必将加速。我注意到,11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决定在香港开办人民币汇率远期期货买卖市场,同时增加交易品种(澳元与加元),未来不久人民币汇率一定会加大双向波动幅度,同时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引入卖空机制——尝试自由浮动。可以预期,未来人民币汇率改革不仅给中国银行业以机会,更会加大银行业改革的难度,同时催生一系列的金融创新。
走向世界是未来银行业改革的重中之重
2008年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尤其是欧债危机使中国银行业走向世界出现了重大机遇期,未来两三年,中国银行业尤其是国有大银行在全世界布点的步伐必将加速,它与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大趋势也是一致的;而中国企业走出去意味着人民币也将走出去,不仅是人民币结算,还包括人民币投资,海外并购。这需要人民币汇率更加灵活,更加真实,更多的市场化。当一个更加灵活的人民币开始走向世界后,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为核心的银行业改革将很快将提上日程。必须看到,与过去相比,中国银行业的实力,尤其是资金实力已经具备,缺的是战略准备,人才准备,刚刚上任的国有银行新领导们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准备,迈出改革步伐。
国有大银行无疑是中国银行业国际化的主要力量,向外拓展,也是避免国内银行业同质化竞争的最好选择。我预期,未来国有银行业市场份额的基本分配格局将是:对国内市场尤其是对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任务将更多地由中型银行尤其是地方性商业银行负责,而未来辅助国有大中型企业走出去包括引入国际性公司走进来的任务将主要由国有大银行承担。为此,国有大银行不仅要姓“中”,更要姓“世”,这些大银行不仅要在海外稳步建立分支机构,还要成为外资银行的新股东,甚至成为大股东;未来金融产品的主体不仅是信贷资金,贸易结算服务,还要包括财务顾问、并购顾问、汇率买卖服务等。
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必须抓紧研究:当国有大银行参与海外并购并成为国际级大银行的股东后,它将不可避免地成为国际外汇市场的做市商,甚至成为国际上各种债券市场的做市商——这才是真正的大考验。因此预计,未来几年,中国银行业的风险主体将逐渐从国内市场转向国际市场,当它们逐渐取得国际性大银行中的股权和话语权后,也将承担国际市场的重大系统性风险,包括主权债风险。在防范自身风险的同时,它们还要为海外中资企业提供避险服务,包括创新一系列可以对冲的金融服务产品。中国银行业的服务职能和水平需要大幅度提高。
综上所述,当国有大银行的新领导上任之后,他们会立即感到,环境大不同,任务大不同,经营思路也需要大不同。未来国有大银行不应在国内市场继续争霸,而要到国际市场去争霸。未来国有大银行的风险构成不仅以国内市场为主,更多需要考虑国际市场风云变幻所产生的一系列风险。我国银行业要加快走向世界,再次经历“凤凰涅槃”,但愿新领导们能够带领国有银行广大员工完成一次脱胎换骨的改变。